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以下是引用xljin8在2010-2-27 4:26:00的发言:
|
仔细学习各位专家的讨论,受益匪浅!但还有一些不明白之处想请教:
1、结直肠无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瘤细胞局限在粘膜肌层以内,称上皮内瘤变,不管瘤细胞有无浸润间质。
2、进展期癌,瘤细胞突破了粘膜肌。
以上是对标准的理解,但是,临床取活检,如果取材表浅,未取到粘膜肌层,瘤细胞有间质浸润,怎样鉴别是内瘤变还是进展期癌?个人觉得要结合临床内镜所见,描述未见粘膜肌层,不排除浸润癌的可能。
不知当否?谢谢赐教!
一、病理科医生对于胃肠粘膜活检的病人至少有6种情况:
1、体检常规活检
2、炎症性改变(急性/慢性; HP+/HP-; 反流性;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3、粘膜异常改变定期随访;
4、息肉样改变;
5、可疑癌;
6、明确癌;早期癌/进展期癌。
二、因此,内镜下粘膜活检病理诊断必须 “临床-内镜-病理” 三结合。了解临床诊断是什么?内镜诊断?区分诊断为癌的病例是早期还是进展期。对你的诊断非常重要,要因不同的情况进行综合性分析,对临床医生的问题用完整的病理报告回答。不能只是形态学。
三、诊断上皮瘤变高级别,还应该按照Vienna标准亚分类:
1)腺瘤/异型增生
2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3 )可疑浸润性癌
四、在Padova分类和Vienna分类中没有“癌变”的病理学诊断名称,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五、近期内会上传一些教科书上的上皮瘤变、早期癌和进展期癌的照片供参考。
六、有些问题在“请关注胃肠粘膜活检 上皮瘤变诊断标准讨论 Padova / Vienna Classifications(5个病例/一个提问)"内已有讨论,请参照。
谢谢!
取自: Mordern Surgical Pathology, Second Edition, Volume 1, page673-679. 2009
1-胃腺瘤和异型增生 A 广基腺瘤; B 带蒂腺瘤; C 异型增生 浅表上皮染色深、核染色深;深部的腺体扩张,
2-胃异型增生分级 A low-grade dysplasia;B Hihg-grade dysplasia; C indifinite for dysplasia
3-进展期胃癌大体照片
以下是引用xljin8在2010-2-28 9:26:00的发言:
感谢Dr.Su 对Vienna分类提出不同理解和观点。
个人声明:完全尊重不同的意见。
这个问题的讨论是为了全面认识和正确运用Padova和Vienna 二个分类、请网友帮助我搞清楚在这方面的迷惑。当网友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感到很难解答他的提问。 因此,将其作为一个议题来求助于大家。但是,网络面对广大的网友,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年轻病理医生。因此,在发表意见时应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发表的意见也仅供参考和讨论。 XLJin8和Dr.海上明月在本版创刊词中已有过诚挚的说明。我们仅仅代表个人,意见仅仅提供参考。
再次恳请广大网民和专家能相互理解、各叙所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因为,我们都是华夏病理网的网友!
谢谢金主任的大度。 正是因为为了”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我才对您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另外,正是因为网友们都是基层人员,懂外文的人不多,我们对自己的意见更应严谨。 另外,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我觉得最好翻译为上皮内瘤变比较好。 |
以下是引用xljin8在2010-2-25 3:36:00的发言:
|
Original 1965-1979 |
Padova 分类1979 |
Vienna GI 分类1980 |
Ming’s 1984 |
WHO 2002 |
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
胃Dysplasia |
GI Epithelial Neoplasia |
胃Dysplasia |
Neoplasia |
|
无 |
I类
无瘤形成/异型增生 |
|
|
|
肠化 |
|
|
|
|
|
|
|
|
|
不肯定 |
II类
不肯定 |
|
|
轻度 |
非浸润性瘤形成 低级别 高级别
不肯定原位
原位-浸润不肯定
原位-可疑浸润 |
III 非浸润性瘤形成-低级别 |
低级别异型增生=轻度异型增生; |
低级别 |
中度 |
|
|
|
|
重度 |
|
IV非浸润性瘤形成-高级别
高级别腺瘤/异型增生
非浸润性癌(原位癌)
可疑浸润癌 |
高级别异型增生= 中+高度异型增生 |
高级别 |
|
浸润性癌 |
V浸润性瘤形成 |
|
|
经过充分的讨论,我想有些概念已经比较明确。但我个人认为,也是Dr.Jin曾经所说的观点,通过讨论,甚至通过研究,还要通过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去认识,去发展,最终达到矛盾的统一。
从发展的观点看,当代使用的上皮内瘤变或在胃肠使用的上皮瘤变,是从异型增生的概念发展而来的;而异型增生又是从不典型增生(有的称非典型增生)发展而来的;而不典型增生又是在原来的增生的概念中发展而来。所谓当今大家认为上皮内瘤变或上皮瘤变复杂,就是因为这一概念的演变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教科书上概念的不统一,老师(或上级医生)的在不同的时代接受教育,那么这一演变的概念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后人。这是文化的影响。要与时俱进,不要“拒”进或“惧”进,接受新概念,积极探讨,就会消除文化的影响。
可以肯定,使用两级分类法比三级分类法要好。两级法分类的是指向肿瘤性质的上皮,提示病变处于癌前期或快到或已到交界期;三级法分类在I级和II级中的主观性所起的作用很大,实际上I 级(轻度)异型增生,随访证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应性增生,经过积极的抗炎治疗或消除致病因素,是可以消退的;而II 级(中度)异型增生,部分可进展到III级(重度)异型增生,也有一部分实际上没到那么严重,有的是可以回到轻度的水平,也有的是可以消退的。当然,异型增生不管是哪一个级别,与再生性的增生(如溃疡修复期)是有不同性质的区别。
上皮内瘤变(胃肠上皮瘤变)两级:低级别和高级别;
在胃:
低级别上皮瘤变,实际上包括了原来轻度异型增生(须严格去除急性炎症背景下的反应性增生),还有的是原来分为中度异型但实际上靠不到高级别的(异型程度和病变范围)。
高级别上皮瘤变,实际上是包括了重度异型增生,还有的是原来分到中度异型增生由于病变范围不只是在黏膜表浅的位置而划归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