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页/42条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回复:42 阅读:7855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8-21 18:42|举报|关注(1)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姓    名: ××× 性别:   年龄:  
标本名称:  
简要病史: 偶尔发现左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CT示最大者为3.2cm。无发热、肝脾肿大、体重减轻及盗汗。 外院淋巴结穿刺细胞学检查示大量幼稚淋巴细胞,高度怀疑为淋巴瘤。
肉眼检查:  淋巴结组织1.2x0.6cm, 灰红色。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1
    图1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2
    图2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3
    图3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4
    图4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5
    图5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6
    图6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7
    图7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8
    图8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9
    图9
  • 男/17岁 淋巴结活检, 淋巴瘤与反应性? (IHC10-8-22)扁桃体 10-8-30图10
    图10
标签: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30 19:41:00 编辑
0
signature
xljin8
×参考诊断
滤泡型淋巴瘤,分级3a.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21 楼    发表于2010-08-26 04:24: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26 15:10:00 编辑

 

谢谢王主任分析,患者骨髓活检是正常,无急性白血病情况。

这个病例有不同意见诊断,有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也有诊断反应性增生,希望得到网友的帮助。

由于儿童和青年人最常见的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是:1)急性白血病;2)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免疫表型绝大多数为T细胞),3)ALCL; 4)Burkitt淋巴瘤。 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很少见, 诊断要非常谨慎。当然,少见不是没有。

诊断反应性增生的主要理由:

1)20楼图1和图2-4有相似处,淋巴细胞结节状增生。增生结节之间有正常淋巴结组织残留。而图1是陈国璋教授讲课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中的幻灯片。

2)增生细胞的异型性不大、细胞大小变异明显,有较多免疫母细胞和浆细胞。

3)IHC标记 增生细胞CD20的表达缺乏一致性,细胞膜CD20阳性程度不一,缺乏360度完全性膜表达。

4)增生细胞不同程度表达浆细胞抗原(CD36);轻链为非限制性, Kappa和Lambda均阳性。

5)IHC EBV-LMP有阳性细胞。

 

因此,为了鉴别淋巴瘤和反应性增生,此病例正在进行基因重排和EBER检测。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海上明月 离线

帖子:9476
粉蓝豆:1172
经验:10007
注册时间:2009-08-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2 楼    发表于2010-08-26 13:51: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9-01 12:09:00 编辑  

 金主任的精辟的分析对我的启发和教益很大,谢谢金主任。

请教一个问题:这个病例的Ki-67标记阳性率达到60%,Lambda标记阳性细胞占绝对优势,而Kappa标记的阳性细胞实际很少很少,只是零星分布(绝大多数细胞是背景染色,Lambda和Kappa抗体稀释度再提高1:800至1000看看,可能二者结果显然两样)。那这种情况在“传单”是否会发生?

请指教。谢谢!

0
回复
signature
王军臣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23 楼    发表于2010-08-26 16:0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26 17:22:00 编辑

 

本病例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要非常慎重。如果是DLBCL, 怎么进一步分亚型?是非特指类型还是特指类型或不能分类?非常困难!

Ki-67 指数是判断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但是,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活跃,如Kikuchi 坏死性淋巴结炎,在其增殖期,细胞的增殖活性非常高、核分裂像很多。 对于母细胞性淋巴瘤/白细胞、Burkitt 淋巴瘤等,其增殖活性则更高(一般大于95%)。因此,Ki-67指数的高低并不能证明或说明病变性质是良性或恶性,只有当诊断建立在肿瘤的基础上,可作为:1)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指标,根据Ki-67指数的百分数来辅助鉴别良性或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瘤还是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癌);2)低度恶性或高度恶性。3) 反应性还是肿瘤性(星形细胞增生还是星形细胞瘤, WHO1级)当然,对一些“超常”的Ki-67指数增高,要警惕自己的诊断是否有偏差?

本病例增生的B淋巴细胞大、中、小都有、以中等大小为多数。细胞大小不一,代表细胞不同的分化程度。CD38阳性B细胞也有弱有强,提示B细胞的成熟程度不一;Kappa和Labda二种轻链都有阳性细胞,提示轻链非限制性表达,为非克隆性增生。

有老师提出诊断为“不能分类B细胞淋巴瘤, 具有DLBCL和Burkitt淋巴瘤中间特征”,但是Ki-67指数没有大于95%,形态学也不具有“不典型Burkitt淋巴瘤特征。

以上分析带有主观性,请批评指正,谢谢!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海上明月 离线

帖子:9476
粉蓝豆:1172
经验:10007
注册时间:2009-08-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4 楼    发表于2010-08-26 17:3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讲解深刻!代表网友们向金主任致谢!

欢迎网友们和专家们继续参与该病例的讨论。

再接着,待更高稀释度Lambda和Kappa标记、基因重排和EBER检测结果。

0
回复
signature
王军臣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25 楼    发表于2010-08-26 18:23: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26 18:46:00 编辑

 

IHC 标记Lambda 图1稀释度 1:6000图2 1:5000。

Kappa和Lambda IHC标记要点是抗体的稀释度。

  • 图1
  • 图2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3673566 离线

帖子:1879
粉蓝豆:79
经验:3305
注册时间:2006-10-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6 楼    发表于2010-08-26 22:54: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倾向反应性增生。

期待基因重排结果。

0
回复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27 楼    发表于2010-08-28 05:25: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28 05:26:00 编辑

 

最新进展,EBER-; IgH克隆性重排。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海上明月 离线

帖子:9476
粉蓝豆:1172
经验:10007
注册时间:2009-08-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8 楼    发表于2010-08-30 10:3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例主要特点:左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送诊淋巴结1.20.6cm,镜下以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增生为主(伴有少量大淋巴细胞)但也含小淋巴细胞,部分区域见淋巴组织残留,IHC标记显示这些细胞呈弥漫性阳性表达CD20CD79a,与Lambda标记相比Lambda标记阳性细胞占优势,Ki-67标记阳性率达到60%,显示IgH克隆性重排。

请网友继续发表意见。谢谢!

0
回复
signature
王军臣

wfbjwt 离线

帖子:6628
粉蓝豆:163
经验:7418
注册时间:2006-10-08
加关注  |  发消息
29 楼    发表于2010-08-30 13:09: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重排结果是不是说明已经是B细胞淋巴瘤了?
0
回复
signature
嫁人就嫁灰太狼,学习要上华夏网。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30 楼    发表于2010-08-30 19:35: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30 19:37:00 编辑

 

左侧扁桃体切除标本HE图片

  • 图1
  • 图2
  • 图3
  • 图4
  • 图5
  • 图6
  • 图7
  • 图8
  • 图9
  • 图10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wy1992 离线

帖子:4855
粉蓝豆:1
经验:6825
注册时间:2007-06-30
加关注  |  发消息
31 楼    发表于2010-08-30 19:53: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刚上传的图为滤泡性淋巴瘤
0
回复
signature

朱正龙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32 楼    发表于2010-08-30 23:3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请参见另外一例相同的病例

 http://www.ipathology.cn/forum/forum_display.asp?keyno=230708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33 楼    发表于2010-08-30 23:45: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最后诊断:滤泡型淋巴瘤,分级:3a。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34 楼    发表于2010-08-31 05:3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31 05:44:00 编辑

 

请比较图1颈部淋巴结活检和图2扁桃体切成标本形态学上是否有区别?

  • 图1
  • 图2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学浅 离线

帖子:2053
粉蓝豆:79
经验:3125
注册时间:2008-06-01
加关注  |  发消息
35 楼    发表于2010-08-31 19:3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滤泡淋巴瘤3级常是当成弥漫大B了,该如何防止类似错误呢?
0
回复

XLJin8 离线

帖子:2275
粉蓝豆:1535
经验:2417
注册时间:2009-03-04
加关注  |  发消息
36 楼    发表于2010-09-01 06:54: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9-02 06:11:00 编辑
以下是引用学浅在2010-8-31 19:38:00的发言:

 

滤泡淋巴瘤3级常是当成弥漫大B了,该如何防止类似错误呢?

 

非常好的问题!试做解答:

1)WHO2008定义FL3级是指中心母细胞〉15/HPF,它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大小分化程度来区分,1-2级与3级预后不同;

2)就组织结构来讲,可根据肿瘤性滤泡的多少,WHO2008又分(1)>75% = 滤泡为主、(2)25%-75%=滤泡+弥漫、(3)<25% = 局部滤泡。

3)您讲DLBCL与FL3级易混淆可能是FL伴有弥漫性大B细胞(DLBCL)区域, 大多为后二种情况。显然,肿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区域越广泛、诊断为DLBCL的可能就越大。

4)鉴别诊断关键点:a.临床活检的代表性,如果病理科收到的淋巴结标本中只有DLBCL形态,那么错诊是临床淋巴结取样误差造成, 病理诊断无法避免。b.如果淋巴结中有,但由于取材或镜下观察时遗漏了FL区域。在我国FL诊断率偏低,大都是最后一种情况。

5)诊断滤泡性淋巴瘤究竟需要观察到多少个肿瘤性滤泡?第3版AFIP淋巴组织和脾脏肿瘤分册中讲的:“只要观察到一个典型的肿瘤性滤泡,就可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FL)。

6)争议(不同观点):肿瘤诊断组织病理学(第3版)1188页陈国璋教授讲到(滤泡性淋巴瘤中的弥漫性区)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FL中出现弥漫性区域表示疾病进展。对于1-2级的FL,弥漫性区域达25%-50%, 才影响预后;但是对于3级FL,只要出现弥漫区域,无论多少,都影响预后。因此,陈国璋认为:对于3级FL出现弥漫性大B区域,应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7)WHO2008观点(P223页):在滤泡性淋巴瘤中只要出现DLBCL区域就要把DLBCL做为首要诊断,然后估计一下DLBCL和FL的百分比(%),分别列出。文中提到: 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3级(A或B)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绝对不正确的。应该诊断为 1. DLBCL( %)2.FL, 3级(A或B)( %)。

8)事实上,去分化的概念被病理学广泛运用,如去分化脂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就不是诊断为:MFH, MFH( %),高分化脂肪肉瘤(亚型)( %)。因此,陈国璋教授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已。就将来讲,DLBCL可能根据其临床演变,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肿瘤(套细胞淋巴瘤除外)等其他低级别(或惰性)淋巴瘤,疾病进展期向DLBCL的转化。

9)对于临床治疗,如果FL3级中出现DLBCL区域,就是“稍过诊断”为DLBCL对治疗也无影响,都是采用R-CHOP方案。对于预后,3级FL比DLBCL稍好,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循证医学依据来证明。

10)无肿瘤性滤泡,能否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 WHO2008是肯定的。但有严格的诊断要求:1.滤泡中心细胞和中性母细胞构成、2.滤泡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3.t(14;18)易位。

 

您对上述争议有何评论?

 

谢谢提问!

0
回复
signature
xljin8

学浅 离线

帖子:2053
粉蓝豆:79
经验:3125
注册时间:2008-06-01
加关注  |  发消息
37 楼    发表于2010-09-01 19:53: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金老师回答得太详细了。谢谢!
0
回复

wfbjwt 离线

帖子:6628
粉蓝豆:163
经验:7418
注册时间:2006-10-08
加关注  |  发消息
38 楼    发表于2010-09-01 20:03: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学习了!
0
回复
signature
嫁人就嫁灰太狼,学习要上华夏网。

大海一栗 离线

帖子:1258
粉蓝豆:9
经验:1596
注册时间:2010-07-09
加关注  |  发消息
39 楼    发表于2010-09-01 21:40: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学习了!谢谢!
0
回复

肉肉卷 离线

帖子:153
粉蓝豆:952
经验:329
注册时间:2010-06-26
加关注  |  发消息
40 楼    发表于2010-09-14 21:4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以下是引用xljin8在2010-9-1 6:54: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学浅在2010-8-31 19:38:00的发言:

 

滤泡淋巴瘤3级常是当成弥漫大B了,该如何防止类似错误呢?

 

非常好的问题!试做解答:

1)WHO2008定义FL3级是指中心母细胞〉15/HPF,它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大小分化程度来区分,1-2级与3级预后不同;

2)就组织结构来讲,可根据肿瘤性滤泡的多少,WHO2008又分(1)>75% = 滤泡为主、(2)25%-75%=滤泡+弥漫、(3)<25% = 局部滤泡。

3)您讲DLBCL与FL3级易混淆可能是FL伴有弥漫性大B细胞(DLBCL)区域, 大多为后二种情况。显然,肿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区域越广泛、诊断为DLBCL的可能就越大。

4)鉴别诊断关键点:a.临床活检的代表性,如果病理科收到的淋巴结标本中只有DLBCL形态,那么错诊是临床淋巴结取样误差造成, 病理诊断无法避免。b.如果淋巴结中有,但由于取材或镜下观察时遗漏了FL区域。在我国FL诊断率偏低,大都是最后一种情况。

5)诊断滤泡性淋巴瘤究竟需要观察到多少个肿瘤性滤泡?第3版AFIP淋巴组织和脾脏肿瘤分册中讲的:“只要观察到一个典型的肿瘤性滤泡,就可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FL)。

6)争议(不同观点):肿瘤诊断组织病理学(第3版)1188页陈国璋教授讲到(滤泡性淋巴瘤中的弥漫性区)尽管有不同的意见,一般认为FL中出现弥漫性区域表示疾病进展。对于1-2级的FL,弥漫性区域达25%-50%, 才影响预后;但是对于3级FL,只要出现弥漫区域,无论多少,都影响预后。因此,陈国璋认为:对于3级FL出现弥漫性大B区域,应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7)WHO2008观点(P223页):在滤泡性淋巴瘤中只要出现DLBCL区域就要把DLBCL做为首要诊断,然后估计一下DLBCL和FL的百分比(%),分别列出。文中提到: 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3级(A或B)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绝对不正确的。应该诊断为 1. DLBCL( %)2.FL, 3级(A或B)( %)。

8)事实上,去分化的概念被病理学广泛运用,如去分化脂肪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分化脂肪肉瘤),就不是诊断为:MFH, MFH( %),高分化脂肪肉瘤(亚型)( %)。因此,陈国璋教授的观点并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已。就将来讲,DLBCL可能根据其临床演变,区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包括黏膜相关淋巴瘤、小B细胞淋巴肿瘤(套细胞淋巴瘤除外)等其他低级别(或惰性)淋巴瘤,疾病进展期向DLBCL的转化。

9)对于临床治疗,如果FL3级中出现DLBCL区域,就是“稍过诊断”为DLBCL对治疗也无影响,都是采用R-CHOP方案。对于预后,3级FL比DLBCL稍好,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循证医学依据来证明。

10)无肿瘤性滤泡,能否诊断为滤泡性淋巴瘤? WHO2008是肯定的。但有严格的诊断要求:1.滤泡中心细胞和中性母细胞构成、2.滤泡性淋巴瘤的免疫表型、3.t(14;18)易位。

 

您对上述争议有何评论?

 

 

讲得太好了!

0
回复
signature
学无止境
回复:42 阅读:7855
共3页/42条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