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姓 名: | ××× | 性别: | 男 | 年龄: | 8岁 |
标本名称: | 心包组织 | ||||
简要病史: | 患者因心包积液手术,临床疑为TB. | ||||
肉眼检查: |
lfl001200546 离线
liguoxia71 离线
我们的病例中,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特别是在坏死组织中极明显,但图中看上去并不多。可能是采图的原因?
典型的Charcot-Leyden结晶:纵切面呈红色的棱形晶体,两端尖,有折光性。横切面呈正六边形。
我们的一例表现为肝、肺和皮下肿块,临床送检皮下肿块,但未提供病史,我们当时诊断:“嗜酸性肉芽肿性炎伴坏死性隧道形成,建议临床进一步检查除外寄生虫感染。”后来翻阅病历,出院时未确诊。患者数月后再发腹壁皮下肿块,更遗憾仍未确诊。另一例亦为腹壁皮下肿块。后见楼主上传的病例,才有深究的念头,真惭愧,同时非常感谢楼主。
中华外科病理学,P3226
皮下型肺吸虫病
四川及贵州地区所见的肺吸虫病,多为皮下型。患者多为儿童,有生食石蟹史。主要表现为皮下结节,数目不等,常为多发性,且具有游走性特点,以胸腹壁多见。亦可上至颈部、眶周,下至背部、腘窝、膝等处。
病变:皮下结节一般如豌豆或蚕豆大小,呈卵圆形、条索状或不规则形。
镜下:在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背景上,见有清楚的坏死腔隙或窦道形成,其直径约为1-10mm,囊腔内为凝固性坏死组织,囊内一般不易见到虫体,偶见虫体者,亦为未发育成熟的幼虫(无子宫和虫卵),故病变组织中均无虫卵可见。但在腔隙坏死组织和肉芽肿内,常可见大小不等呈棱形粉染的夏科-雷登结晶散在,并有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在活检组织中,如见有上述典型病变,即使未发现虫体和虫卵,仍可作出皮下型肺吸虫病的诊断。
华夏病理/粉蓝医疗
为基层医院病理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努力让人人享有便捷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服务。
liguoxia71 离线
zhongshihua 离线
虫虫
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肺吸虫病)。见窟穴状病灶、Charcot-Leyden结晶、坏死、嗜酸性肉芽肿。
感谢楼主提供病例,曾见二例小儿腹壁病变,很惭愧,当时不求甚解。
以下百度搜索的内容:
http://baike.baidu.com/view/161461.htm
由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以肺部为主)的并殖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又称肺吸虫病。并殖吸虫需两个中间宿主即川卷螺或拟钉螺及石蟹或喇蛄。虫卵在水中孵出毛蚴,钻入螺体内发育为许多尾蚴,当螺为石蟹或喇蛄吞食后,尾蚴即在其体内发育为囊蚴。当人吃进这些带囊蚴的蟹肉或喇蛄肉后,即可感染本病。猫、犬等动物是重要的贮存宿主。本病有两种主要临床类型:①卫氏型并殖吸虫病。由卫氏并殖吸虫等引起。以咳嗽、胸痛、咳果酱样痰等呼吸系统症状为特征,痰中常可找到虫卵。②四川型并殖吸虫病。由四川并殖吸虫等引起 。以皮下游走性包块 、胸腔积液 、心包积液、蛛网膜下腔出血及末梢血液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为特征。由于虫体在人体内不能成熟,故痰中无虫卵。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免疫学反应。治疗以吡喹酮或硫双二氯酚为首选药物。
http://www.39kf.com/cooperate/Exercise/Human-parasites/2006-08-16-231985.shtml
31.一男性,四川籍。腹壁、腰背部发现多发性游走性皮下结节,活检见结节内有隧道样窟穴及夏科—雷登氏结晶,有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但未见虫卵及虫体,应考虑是何种寄生虫病
A.肝吸虫病 B.肠吸虫病 C.并殖吸虫病 D.血吸虫病 E.阿米巴病
http://www.fx120.net/yxlw/lcgk/grycrb/200607201455241094.htm
肺外型并殖吸虫病二例:“并殖吸虫性胸膜和心包膜炎并积液者临床上比较罕见,易被误诊或漏诊而延误其有效治疗。”
华夏病理/粉蓝医疗
为基层医院病理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努力让人人享有便捷准确可靠的病理诊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