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2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6 阅读:3450
二态性导管癌(dimorphic ductal carcinoma)

kint123 离线

帖子:1611
粉蓝豆:237
经验:2086
注册时间:2009-01-31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09-15 18:00|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乳头状癌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癌细胞有两种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基底侧细胞与表层细胞相比,体积较大,胞浆透明,核大,此种表现称之为癌的二态性。目前的研究显示,传统生长方式的导管癌也可表现出二态性癌的特点。当导管癌表现出二态性特点时,基底侧细胞非常类似于增生的肌上皮细胞,也可类似于小叶癌细胞的派杰样扩散(Fig 3-96)。如下特征有助于鉴别:

(1)判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还是单一细胞群:二态性癌是同一种细胞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①基底侧和表层细胞的核表现基本一致:虽然表层细胞的核要小一些,着色深一些,但均具有非典型性,染色质性质相似;②两种细胞间有移行过渡。显著增生的肌上皮细胞核有皱褶和核沟,染色质淡,胞浆丰富。小叶癌派杰样扩散的瘤细胞显著大于表层细胞,瘤细胞黏附力丧失,而表层细胞黏附力强(Fig 3-97)。

(2)肌上皮显著增生的病例中,基底侧和表层细胞均无非典型性,肌上皮细胞核有皱褶和核沟,而表层细胞核小,圆形或卵圆形。小叶癌派杰样扩散者仅基底侧细胞有非典型性,而表层细胞核小,淡染,细胞常扁平。

诊断时不要将UDH伴有成熟现象误诊为二态性癌(Fig 3-98)。

二态性导管癌(dimorphic ductal carcinoma)图1
描述:3-96.JPG.jpg
二态性导管癌(dimorphic ductal carcinoma)图2
描述:3-97.JPG.jpg
二态性导管癌(dimorphic ductal carcinoma)图3

描述:3-98.JPG.jpg
标签:
0
signature
The More We See, The Less We Know!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kint123 离线

帖子:1611
粉蓝豆:237
经验:2086
注册时间:2009-01-31
加关注  |  发消息
4 楼    发表于2011-09-20 19:58:38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啊呀,今天才发现,咱们论坛已经翻译完这本书,并且出版了

http://www.ipathology.cn/channel/detail/name/bbs/article/401183.html

大家去看看吧,我就不继续更新了

原书名为《Diagnostic Problems in Breast Pathology》

0
回复
signature
The More We See, The Less We Know!

kint123 离线

帖子:1611
粉蓝豆:237
经验:2086
注册时间:2009-01-31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11-09-15 18:00:48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有关乳头状癌二态性表现可参考如下内容:

http://www.iiyi.com/med/viewthread.php?tid=1997675

 

0
回复
signature
The More We See, The Less We Know!
回复:6 阅读:3450
共1页/2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