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讨论首页
资讯学术本站会议
讨论专业文娱自建
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
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
分享资源下载
文献杂志检索
人才求职招聘委托
社区博客科室学会
商家品牌产品求购
服务会诊书店邮局
当前位置:讨论区>自建讨论>专业
推广栏目:安必平细胞学|迪诺基因|吴秉铨基金|兰丁AI云诊断
当前所在小组:永恒的丰碑
回复:0 阅读:2312

孙志刚、陈竺、张茅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楼主 扬帆 离线 发表于 2011-05-11 18:27:00举报|关注(0)  快捷回复

孙志刚、陈竺、张茅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卫生政务通报》第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www.moh.gov.cn                         2011-05-09   17:27:45

  按:为贯彻落实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今年3月19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现刊发他们的讲话,供各地深入学习贯彻。

 

凝聚共识攻坚克难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  孙志刚

(2011年3月19日)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和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下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等一会,陈竺部长将作重要讲话,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下午,张茅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深化认识,增强信心

  医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公立医院改革事关医改全局,事关百姓福祉,我们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第一,要充分肯定公立医院及医务人员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人员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值得社会尊敬和信赖的队伍,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在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世界银行曾赞誉我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这些成就的取得,公立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功不可没。对此,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要继续增进对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要客观看待公立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公立医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其历史背景和演化过程,应该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特定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引发的问题。譬如,药品加成政策,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财力紧张的背景下实施的,曾对当时缓解卫生资源短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发生变异的以药补医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逐步演化成了一种逐利机制。这种逐利机制日益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益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处方、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不合理检查等不规范诊疗行为,以及忽视成本等问题,推高了医疗费用,绷紧了医患关系,长此以往将有损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逐步解决公立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三,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深化医改摆在了突出位置。二是人民群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要求更加迫切,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充满了更多期待,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必将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三是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对政府职能的认识,都在不断深化。尤其是近两年的医改实践,大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共识也越来越多。四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突破一些难事。五是一些地方积极试点创新,在探索“四个分开”实现形式上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都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四,要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紧迫性。医改实施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已经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2.6亿。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近6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明显降低了群众在基层就医费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社会各界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医改各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前四项改革的成果为公立医院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期盼公立医院改革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没有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前四项改革的成果也很难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公立医院改革事关近期五项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乃至医改全局的成败。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集聚力量,集聚智慧,攻坚克难,力求今年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有重大突破,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二、综合改革,分层推进

  公立医院改革是今年攻坚克难的主攻方向。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结合实际,确保完成今年的改革任务。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公立医院改革必然涉及到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我们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公立医院诸多问题中哪些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体制机制来取代旧的体制机制?用什么办法建立新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恐怕主要是回答这些问题。顶层设计只能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经过几个反复,完成认识的全过程。公立医院改革既涉及外部利益格局的调整,又涉及内部诸多机制的变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通过试点形成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准确判断,需要通过试点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各试点市县是整个改革的先头部队,肩负着为改革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光荣使命,要不负众望,下更大的气力推进改革。顶层设计不是高不可攀的。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十分明确,只要我们结合实际把这些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框架和实施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市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因此,各地要认真学习文件,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要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基本思路,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制订出具体化的制度框架,确定实施路径,形成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已经实施改革的试点城市要按照文件的要求,认真审视原有的改革方案和改革进展情况,不断充实和完善改革设计。从国家层面,今年我们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市县改革的指导,认真分析研究试点市县的经验和问题,集中力量着手进行面上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设计。

  第二,要推进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只选择某一方面的改革,短期内可能奏效,但由于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难以维持长久,更难以总结形成向全国推广的基本路子。必须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才能重新构建起新的体制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推进综合改革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从而促使各级政府真正履行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补偿机制,才能终结以药补医机制的运行,从而根治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才能符合公立医院的特点,从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和改善服务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药品及器材采购供应机制,才能做到既安全有效又价格合理,同时又能遏制乃至杜绝采购和销售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强化成本费用核算、减少浪费和流失,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医保支付方式,才能有效发挥医保体系对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应该如何建立上下分工协作机制,从而合理配置各种医疗资源,满足不同需求?还有,应该怎样核定医疗服务价格?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等等。这些问题,在综合改革中都要尽可能有所回答。各试点市县今年都要在综合改革上下更大气力,大胆进行探索。没有进行综合改革的,要按照国办发〔2011〕10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改革方案,突出综合改革,力求取得新的突破。

  第三,要分层次推进。公立医院有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层级和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各有侧重,改革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县级医院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又是连接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年在继续推进试点城市改革的同时,要把县级医院改革摆到突出位置。这既是对公立医院改革认识的深化,也是巩固基层医改成果的客观需要。各地要对县级医院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财政投入、编制、人事、分配、药品、医保支付制度、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借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有益经验,结合县级医院的实际,制订综合改革方案。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把改革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确保不引发社会震荡。要全面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县级医院达标建设,大力加强县级医务人才建设,形成一支医疗技术优良、医德医风高尚、深受群众尊敬和信赖的医务人员队伍。

  第四,要统筹兼顾。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挖掘内部潜力,规范诊疗行为,强化成本核算,控制医药费用,使医院管理步入科学化、精细化轨道;通过服务创新,全面推广惠民便民措施,使人民群众尽快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同时,要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对此,国务院已经下发了鼓励和规范社会办医的文件,各地要尽快清理修改与文件要求不符的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订鼓励社会办医的办法和实施细则。

  三、形成合力,务求实效

  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下大力气,真抓实干,通力协作,合力攻坚。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各地特别是试点市县要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按照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医改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各地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科学设计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层层抓好落实。

  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按照有关职责分工,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为试点市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价格调整、人事分配、编制核定和管理等方面,尽可能给予宽松的政策,支持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各级医改办要配合卫生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强化督促检查。要按照既定的任务进度要求,认真抓好各时间节点的工作。各省都要成立专班,深入基层,解剖2-3家县级医院,分析梳理情况,形成对策建议,并将研究报告及时上报国务院医改办。

  三要加强财力保障。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所需的必要投入。希望各地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所需资金,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公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氛围。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既展现公立医院改革的信心、决心和成效,也反映公立医院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改革中涌现的典型做法、先进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保护和激发试点地区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性。

  今年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一定能够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上取得突破,为医改不断取得新成效做出应有贡献。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卫生部部长  陈竺

(2011年3月19日)

  这次会议是继去年镇江会议后召开的第二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也是医改进入攻坚之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踏入“点面结合、远近兼顾、边试边推”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并突出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确定由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办共同牵头负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大大加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力量。刚才,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同志从医改全局的高度,就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肯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的进展和成效

  根据国务院部署,去年2月23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门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地也选择了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开展近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

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四个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涌现丰富多样的做法。

  第一,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和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等四种具体模式。这些探索加强和改善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行绩效,同时绝大多数地区注意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

  第二,在实行“政事分开”、改革治理机制方面。各地围绕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合理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责、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环节进行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治理机制。潍坊、深圳市采取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或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北京、潍坊市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或院长考评体系,镇江、深圳市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改革将放权、选能与问责更好地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发挥了医院院长的聪明才智,又保障公立医院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公益性功能。

  第三,在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补偿机制方面。各试点城市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创新政府投入方式,提高投入管理水平。北京、上海、鞍山等市对新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的投入由政府保障;北京市对离退休人员费用给予全额保障,芜湖、马鞍山市采取由政府投入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保;北京市建立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财政补偿政策,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予以合理补偿;陕西省子长、府谷县级医院人员工资由政府全额预算保障;鞍山、马鞍山市和陕西省子长县探索逐步化解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上海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安徽省向试点城市下放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提高了护理收费标准。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各地探索形成了支付方式改革、预算管理、设立独立药品管理中心、通过增加财政补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设立药事服务费,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成率、实行差别加价等多种具体方式,减少用药行为的扭曲,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

  第四,在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分类制度方面。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做到“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强监管。上海等地探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

  以上这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已经触及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展示了改革的有效途径。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比较、评估和总结,最终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选择空间。

  (二)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调整重组。

   各地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针对区域、城乡、结构等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情况,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调整重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第一,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北京、上海、鞍山、深圳、芜湖、洛阳、宝鸡等地采取中心城区控制、整合资源、搬迁重建,发展郊区、新区和卫星城区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地区布局,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通过制定振兴规划、增加政府投入、完善调控政策,加强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

  第二,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过去两年,中央财政投入300多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全国普遍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并采取招聘专业卫生技术人才、选派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陕西、江西等省,特别是陕西子长、府谷等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改变以药补医机制,维护了医院公益性,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发展。

  第三,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方面。各地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要求,在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签订长期协作协议、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不同形式。镇江、芜湖、马鞍山、鞍山、洛阳等试点城市探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深圳、厦门等地探索采取“院办院管”的方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资源纵向流动、服务上下联动,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宝鸡市创新团队式帮扶模式,探索建立城乡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四,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各地不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壮大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流公立医院病人。

  (三)全面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推广实施。

  各地围绕群众关切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惠民便民措施,让群众尽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第一,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面。全国有1200所三级医院建立多种形式预约挂号平台,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等候时间。有4964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绝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地区在医院实现了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垫支、排队和跑腿问题。

  第二,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方面。在全国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试点,减轻了患者负担,4000多名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北京、镇江等市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控制医疗成本。上海、厦门出台了控制医药费用的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

  第三,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到2010年底,制定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22个专业222个病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遴选25个省的96家医院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开展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共评估236个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个医院。

  北京等地的惠民便民措施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肯定。北京市在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和预约诊疗。上海市提出方便群众就医、配药、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改善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服务、加强监管和宣传等五个方面共27项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措施,全市36家三级医疗机构均已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潍坊市推出20项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项目。七台河市实施“十免、十降、十提高”三大惠民措施和“868”人民满意工程。鄂州市推广“冬梅护理”品牌,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实现窗口服务当天结算。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各地围绕广大医务人员关切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等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第一,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海市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0年全市招录1830名住院医师进入39家培训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天津、深圳、镇江、潍坊等地也开展了全科医师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医生临床能力。第二,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深圳、马鞍山、鄂州等市创新编制管理方法,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使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与医院功能定位、工作量等实际情况相符合。第三,实行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地普遍实行岗位设置和全员聘用,建立科学的人员绩效评估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工资。芜湖、鄂州市规定医院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倾斜,其中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年收入不低于院领导年收入。第四,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各地普遍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建立了医疗责任保险机制。第五,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昆明、北京等地积极探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作用,其中昆明市办理多点执业人员接近1200人。

  总体来看,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宏观方面看,试点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开始向好的方向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开始调整优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城镇化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有所增强;从微观方面看,随着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公立医院在服务、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开始改进,人民群众开始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各试点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丰富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和策略方法,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内容是正确的。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第一,必须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事实证明,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符合医疗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立医院就越要坚持公益性。第二,必须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多方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涉及组织、人社、编办、财政、发改(物价)等众多部门职责。实践证明,哪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搞得好,改革工作推进就比较顺利。第三,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着眼长远制度建设,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又要考虑群众当前关注的突出问题,推广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同时,努力促进两者的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第四,必须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原则,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创新。各地要坚持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原则和顶层设计,同时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做法,总结新的经验。第五,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同区域、类别、层次的公立医院,各有其特点和要求,应该分类指导;改革的任务复杂多样,过程漫长曲折,必须根据环境条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循序渐进,分步推进。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公立医院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第一,体制机制改革虽然在点上有所突破,但面上未形成趋势,总体滞后于管理服务等惠民便民措施的推进速度,反过来也制约了惠民便民措施的可持续性。第二,各地改革在范围、力度和进度上存在不平衡。第三,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着思想认识分歧、体制机制制约、技术能力制约和优质资源不足等问题,消除这些问题、实现改革目标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二、远近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进入医改攻坚之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突出抓好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七次和第八次全体会议,要求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出部署。在今年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副总理提出今年要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三方面的工作,特别强调公立医院改革是改革难点中的难点,是今年攻坚克难的主攻方向,要求在这方面的机制建设上啃硬骨头,使改革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出全面周密部署。

  《工作安排》确定了2011年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提出了重要工作要求。各地要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全国卫生系统、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必须把全面贯彻落实《工作安排》作为今年医改的中心工作。在全面部署落实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在试点城市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综合试点。

  今年试点城市要重点推进“四个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第一,关于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既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全行业监管,也要举办好公立医院直接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从试点实践看,设立专门公立医院管理机构,有利于统筹配置公立医院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公立医院运行绩效,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试点城市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实化专门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关于公立医院管理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的相互关系,各地可以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的基础上进行探索。

  第二,关于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有利于提高其经营管理自主权,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推行政事分开、完善治理机制的目标,就在于合理划分政府与医院的责权利,从制度安排上解决公立医院代表谁的利益、追求什么目标的问题,保证公立医院与政府、人民群众的目标相一致并高效运转,实现公益性和效率性的高度统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要有整体的思路和系统的设计,重点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和三个机制。两个环节:一是理顺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改革总的精神是应该由所有者行使的权力,必须由政府办医机构行使;应该由管理者行使的权力,则应充分下放给医院。二是完善院长任用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政府管理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对院长的任免和激励约束来实现的。院长是否胜任医院管理工作,是否有动力和压力履行医院管理职责,对于医院的办院方向和运行绩效影响至关重要。三种机制:一是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院长及医院管理层、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责,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二是研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三是加强对公立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设、投融资行为的监管,强化预算、收支、资产、成本核算与控制等财务管理的监管。

  第三,关于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补偿机制对于医疗服务行为进而对费用、安全、质量等有深刻的影响,完善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按照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三个渠道,《工作安排》在增加政府投入、调整服务价格和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方面明确了相关政策和实施路径。

  第四,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健全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特别是完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与会计制度、治理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二是规范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转换程序。三是严格界定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按照经营性质规范管理。明确要求政府不得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第五,实行上下联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一些年来,不少地方由于转诊体系的变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从分工协作关系转变成了竞争关系,产生了“虹吸”和“黑洞”效应。不改变这种状况,大医院就会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争夺资源和病人,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就难以维持。必须探索采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在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综合运用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调整、财政投入等政策,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格局。

  第六,实行岗位管理,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是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相互协调的中枢环节。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基本完成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工作,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

  以上六个方面的改革内容是今年必须深入探索、力求突破、形成经验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前一阶段,卫生部已要求各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安排好重点改革任务。希望各个城市能够在综合推进的基础上,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智慧,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我们也鼓励其他地区进行自主试点。

  (二)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县级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体系的网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联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服务人口超过9个亿。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不仅有利于解决县域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大医院的压力,同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经验。“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先后两轮支持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目前县级医院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存在问题主要是人才、技术、管理等软件能力不足、补偿运行机制不合理。今年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提高能力、加强协作、特别是转变机制为重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

  第一,明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中央今年将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在加强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其人才、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口数超过30万的县(市),2011年底前基本建成1所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90%以上在县域内能够得到基本解决,明显降低县外转诊率。

  第二,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城乡联动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采取合作、托管、选派院长、团队支援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全国推行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生制度,每个县不少于1所医院,每所医院不少于5名医生。遴选6000名左右县级医院骨干医师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对口的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推动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开展远程医学活动,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2011年完成边远地区500所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加强县乡村区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和协同,促进纵向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县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辐射,提高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

  第三,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将试点城市县医院和县级市属医院纳入综合试点范围,另外在全国选择6-8个省作为试点省,全国共300个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落实政府投入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通过改革支付方式、实行“四降一升一增”(即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价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等多种形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进而推动治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维护县级医院公益性质,提高县级医院运行效率。各省(区、市)也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县级医院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医院优先从省级试点地区选择。

  (三)关于在全国推行惠民便民措施。

  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全国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争取在人民群众得实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在改进群众就医服务方面,要求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二是在控制医药费用方面,要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实现基本医疗保障费用直接结算;促进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广泛使用适宜技术;完善药品和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医药费用的监管控制。三是在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方面,要求加强制定实施临床路径,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管理,开展医疗安全质量控制评价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评审,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这些惠民便民措施都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力所能及、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助于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各地可以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增加一些新的必要举措,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试点城市要率先全面推行这些措施,并在力度和范围上体现试点城市的特殊要求。

  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2011年是三年医改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群众对改善医疗服务的期望日益迫切。

  (一)加深对有关重要问题的认识。

  首先,要科学认识评价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公立医院体系。但在管理与服务方面,仍然需要通过改革促进精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所以,衡量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评价标准应该是各项改革措施是不是紧紧围绕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从群众的角度看,管理与服务改革措施是更为直接、更为根本的,体制机制改革是工具和手段,是为了让管理和服务措施能够持续长效发挥作用的保障条件。评估改革应当以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在全国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争取在人民群众得实惠和医务人员受鼓舞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大力推动试点城市在“四个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这一工作思路,既是过去一年试点探索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策略。科学认识这两方面的工作思路,关键要把握两条:一是惠民便民措施和体制机制改革都是重要的改革措施。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强调,惠民便民措施涉及医院内部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等方面的变革,触及医院、患者、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等各方利益格局的调整,也是重要的改革措施。二是要把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和推进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第三,要科学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公立医院改革所要解决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其解决涉及广泛、重大、深刻的利益调整,面临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技术能力和卫生资源等约束,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因为困难而犹豫观望、裹步不前,也不能盲目乐观、操之过急。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形势下,应该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加快改革步伐,扩大改革范围,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但是,也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采取“走小步,不停步,尽可能不走弯路回头路”的策略,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向医改长远目标迈进。

  (二)切实加强领导。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各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责任。各地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充实力量,竭尽所能、千方百计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制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对于试点城市,点上的体制机制改革要大胆探索,面上的措施要全面实施;对于非试点城市,面上的措施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也鼓励积极探索。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了解医疗行业规律的优势,密切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牵头工作,组织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的贯彻落实。卫生部将整合内部力量,设立专门的临时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机构,加强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组织、指导和推进工作。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试点地区卫生局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加强推进改革的力量,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第二,要加强信息交流,开展调研督导。我们将在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建立联络员制度,从16个试点城市中选择联络员相互派驻,参与试点工作各个环节,加强沟通联络。将建立工作进展信息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各地有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面的重要活动、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工作进展,收集典型案例,总结试点经验。今年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开展联合调研督导,督促各地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第三,要加强政策研究,做好新闻宣传。一方面对体制机制改革存在思想分歧的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为推动改革做好理论保障;一方面要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公立医院改革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总结形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体系做好准备。在新闻宣传方面,既要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决拥护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也要积极协调各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改革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政策解读,使全社会理解、配合和支持改革,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公立医院改革要取得成效,归根结底必须依靠每一位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让医务人员切实受鼓舞,要求政府通过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让优秀人才向往从医,让医务人员安心、有尊严地从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奋发昂扬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

  今年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一是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二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研究解决护士不足和支援农村、基层人员编制问题。三是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使医务人员安心从医。四是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建立并贯彻落实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使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五是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价值。六是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提高职业荣誉感。这些举措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地位的肯定和辛勤劳动的认可,对于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改革,促进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并取得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

  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公立医院是绕不去的“一道坎”。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密切关注,群众殷切期望。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探索出符合医疗事业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公立医院改革路子,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张茅

(2011年3月19日)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陈竺同志、孙志刚同志阐述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上海、鞍山、镇江、芜湖、宝鸡6个试点城市介绍了各自改革实践和体会,会议还印发了各个试点城市好的做法和经验,都很有特色。会议期间,大家学习了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讨论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加以研究采纳。总体而言,会议达到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的目的,对于做好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下面,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这次会议的总结

  听了6个城市的交流发言和下午分组讨论的汇报,很受启发。大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同志们所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和改革干劲,使我们对下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充满了信心。我归纳大家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是顺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条件。

  公立医院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也主要在公立医院,社会各界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关注度非常高,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医改的专题询问中,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公立医院改革也是医改难点中的难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今天,各个试点城市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莅临会议,反映各地都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各地实践证明,只要试点城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大意义,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各级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有力抓手,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就能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成效。

  (二)统筹整合卫生资源、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优先重点。

  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在改革中注重优先对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努力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各地对隶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的卫生资源统筹整合,统一规划。一些地方将企业医院纳入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整体考虑。这些做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卫生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职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统筹协调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组建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多种方式,探索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团队式帮扶、县乡一体化等模式,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大医院支持基层、县级医院支持乡村的机制,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三是统筹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医疗资源。北京、上海等地在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统筹规划区域内医疗资源,采取新建、迁建、改扩建等方式,将优质资源向郊区转移,形成布局合理的医疗中心,方便群众看病。四是统筹中西医发展。很多地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医保报销等政策措施推动中医发展和利用。

  (三)增加政府投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保障。

  公立医院改革旨在建立维护公益性的体制机制。要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增加财政投入是关键环节;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财政投入也是重要保障。在分组讨论中,很多同志介绍了各自地方增加政府投入维护医院公益性的实践经验,强调了财政投入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着手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同时,各地探索实行支付方式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部分地方增设了药事服务费,以多种措施配套解决以药补医机制,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四)坚持 “让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

  一方面,各地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实惠、健康状况是否不断得提高作为判断医改是否取得成效的主要标准,出台了多种多样的便民惠民措施。另一方面,各地十分关注对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积极性的调动,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待遇水平,创造了更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五)分步实施,加强评估,不断改进,是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策略。

  北京市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改革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办医主体;之后划分政府与医院责权利,实现政事分开;最后加大补偿力度,特别是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完成医药分开。前一步为后一步奠定基础,不同步骤也可以协同推进。不少城市在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同时,也注意对实施成效的考核监测和对做法经验的总结推广。对较为成熟的政策措施,通过监测评估纠正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对于一时看不准的政策措施,坚持边实施、边评估的策略,积极稳妥推进。

  二、关于优先发展县级医院,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

  (一)以县级医院综合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

  县级医院覆盖农村70%的人口,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大医院支持基层,城市支援农村,都要通过县级医院这个枢纽来实施。要通过改革发展县级医院,改善长期薄弱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使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县城规模都在扩大,在县城居住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优先发展县级医院、深化县级医院改革,也是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同时,县委县政府具有很强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县级医院不存在复杂的办医主体,推动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大、难度较小。与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相比,县级医院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相对较少,在县级医院探索医药分开等综合改革既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又能为城市大型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经验。

  (二)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

  搞好县医院改革,重点是要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中,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以药补医机制,最迫切要求的改革是医药分开。实践证明,我们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中推进医药分开,比较快地取得了效果,群众也得到了实惠。解决以药补医机制,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使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同时,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有助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医疗行为,有利于预防和纠正不正之风,保持医务人员队伍的纯洁性,还有利于减少药品滥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在今年深入推进“四个分开”中,重点探索解决以药补医机制。

  探索医药分开,就是要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一是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切实落实政府补助政策,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二是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改革现行按项目付费,采取总额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方式。实践证明,这是控制医疗费用、解决以药补医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大家深入研究、积极推行。三是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上海市介绍了很好的经验。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改变扭曲的医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四是增设药事服务费,合理弥补药事服务成本,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和合理用药。

  要深化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改变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和医院收入挂钩,特别是与药品销售收入挂钩的机制,使医务人员收入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中央对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加快推进、突出抓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孙志刚同志和陈竺同志已经作出部署,大家务必以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抓紧贯彻落实。

  (一)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我们国家的制度有这个优势,政府有强有力的动员能力,只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就能突破。《工作安排》中明确要求,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在中央层面,国务院医改办和卫生部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牵头单位。我们要继续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协调规划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主动交流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部门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切实落实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各项任务。

  一是要全面抓好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两方面任务。这是我们在过去一年试点工作所取得的宝贵经验。这两方面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相辅相成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惠民便民的保证,如果没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便民惠民服务就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惠民便民措施则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切实改善了医疗服务,控制了医疗费用,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医改的实惠。因此,这两个方面的改革要密切协调、配合推进。二是要明确试点城市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推进和突出重点两方面的要求。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不断凸显;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积累经验,也需要各地在综合改革方面加强探索,因此今年,我们对试点城市的总体要求就是加强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的力度。但各地因实际情况不同也要确定改革的重点。三是要坚持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大胆探索的推进策略。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医改文件和《工作安排》,对中央确定的改革原则和方向必须要坚定不移予以贯彻。对于“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四个分开”等改革方向和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各地根据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作基础等,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改革模式、政策措施和推进路径。改革的经验往往出自基层,要通过总结基层的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推动面上改革的措施。四是要走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相结合的道路。这几年,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应该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午上海市介绍了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经验。各地还应在如何吸引鼓励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方面积极探索。五是要统筹协调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医改各项重点任务之间的关系。今天参会的很多同志是各地的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医改五项重点任务都需要大家关注和推进,压力很大。但是,公立医院改革在五项重点任务中不是孤立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了,将对另外四项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其他四项任务对公立医院改革也有推动作用。五项任务互相联系,要协调推进,形成合力。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是我们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中坚力量,公立医院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这支队伍的努力,很多难关也要依赖医务人员的智慧予以攻破。关心好、爱护好、稳定好、发展好这支队伍,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学科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解决医务人员关切的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发掘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医疗卫生系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通过一天的会议,大家进一步学习领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了解借鉴了各地的经验,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更加统一的认识,振奋了精神,激发了斗志。相信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医院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推向前进,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

<DIV style="LINE-HEIGHT: 150%; FONT-FAMILY: 仿宋_GB2312; FONT-SIZE: 16pt" id=allStyleDIV> <P>  按:为贯彻落实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今年3月19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卫生部部长陈竺、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现刊发他们的讲话,供各地深入学习贯彻。</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22pt"> <P align=center>凝聚共识攻坚克难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实效</P> <P align=center></SPAN>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  孙志刚</P> <P align=center>(2011年3月19日) </P> <P>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国医改工作会议和李克强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下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等一会,陈竺部长将作重要讲话,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下午,张茅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一、深化认识,增强信心</P> <P></SPAN>  医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公立医院改革事关医改全局,事关百姓福祉,我们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P> <P>  第一,要充分肯定公立医院及医务人员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医务人员是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值得社会尊敬和信赖的队伍,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在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均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世界银行曾赞誉我国用最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这些成就的取得,公立医院和广大医务人员功不可没。对此,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要继续增进对公立医院和医务人员的理解,进一步调动他们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 <P>  第二,要客观看待公立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公立医院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其历史背景和演化过程,应该历史地、辩证地看待特定时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引发的问题。譬如,药品加成政策,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国家财力紧张的背景下实施的,曾对当时缓解卫生资源短缺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有发生变异的以药补医政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逐步演化成了一种逐利机制。这种逐利机制日益削弱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日益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处方、滥用抗生素、过度治疗、不合理检查等不规范诊疗行为,以及忽视成本等问题,推高了医疗费用,绷紧了医患关系,长此以往将有损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迫切需要通过改革,逐步解决公立医院存在的突出问题。</P> <P>  第三,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有利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把深化医改摆在了突出位置。二是人民群众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要求更加迫切,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充满了更多期待,只要制度设计得当,必将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支持。三是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对政府职能的认识,都在不断深化。尤其是近两年的医改实践,大家对公立医院改革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共识也越来越多。四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有能力、有条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办一些大事、突破一些难事。五是一些地方积极试点创新,在探索“四个分开”实现形式上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些都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P> <P>  第四,要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紧迫性。医改实施以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已经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超过12.6亿。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近60%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明显降低了群众在基层就医费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社会各界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医改各项任务是紧密相联,环环相扣的,前四项改革的成果为公立医院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期盼公立医院改革尽快取得实质性突破。没有公立医院改革的成功,前四项改革的成果也很难得到巩固和发展。因此,公立医院改革事关近期五项重点任务的全面完成乃至医改全局的成败。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集聚力量,集聚智慧,攻坚克难,力求今年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上有重大突破,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二、综合改革,分层推进</P> <P></SPAN>  公立医院改革是今年攻坚克难的主攻方向。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结合实际,确保完成今年的改革任务。</P> <P>  第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公立医院改革必然涉及到体制机制的重大创新,我们至少要回答三个问题:公立医院诸多问题中哪些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体制机制来取代旧的体制机制?用什么办法建立新体制机制?顶层设计恐怕主要是回答这些问题。顶层设计只能从实践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经过几个反复,完成认识的全过程。公立医院改革既涉及外部利益格局的调整,又涉及内部诸多机制的变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通过试点形成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准确判断,需要通过试点总结出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各试点市县是整个改革的先头部队,肩负着为改革披荆斩棘开辟道路的光荣使命,要不负众望,下更大的气力推进改革。顶层设计不是高不可攀的。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涉及方方面面,要求十分明确,只要我们结合实际把这些要求转化为具体的制度框架和实施方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市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因此,各地要认真学习文件,准确把握精神实质;要结合本地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要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基本思路,运用系统工程的思维和方法,制订出具体化的制度框架,确定实施路径,形成操作性强的改革方案。已经实施改革的试点城市要按照文件的要求,认真审视原有的改革方案和改革进展情况,不断充实和完善改革设计。从国家层面,今年我们要切实加强对试点市县改革的指导,认真分析研究试点市县的经验和问题,集中力量着手进行面上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制度设计。 </P> <P>  第二,要推进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只选择某一方面的改革,短期内可能奏效,但由于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难以维持长久,更难以总结形成向全国推广的基本路子。必须通过多方面的综合改革,才能重新构建起新的体制机制。基层医疗机构推进综合改革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才能真正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从而促使各级政府真正履行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和义务?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补偿机制,才能终结以药补医机制的运行,从而根治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才能符合公立医院的特点,从而充分调动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技术和改善服务的积极性?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药品及器材采购供应机制,才能做到既安全有效又价格合理,同时又能遏制乃至杜绝采购和销售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内部管理机制,才能强化成本费用核算、减少浪费和流失,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医保支付方式,才能有效发挥医保体系对医院医疗费用增长的控制?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有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应该如何建立上下分工协作机制,从而合理配置各种医疗资源,满足不同需求?还有,应该怎样核定医疗服务价格?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等等。这些问题,在综合改革中都要尽可能有所回答。各试点市县今年都要在综合改革上下更大气力,大胆进行探索。没有进行综合改革的,要按照国办发〔2011〕10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改革方案,突出综合改革,力求取得新的突破。</P> <P>  第三,要分层次推进。公立医院有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层级和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各有侧重,改革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县级医院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又是连接城市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桥梁和纽带,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年在继续推进试点城市改革的同时,要把县级医院改革摆到突出位置。这既是对公立医院改革认识的深化,也是巩固基层医改成果的客观需要。各地要对县级医院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财政投入、编制、人事、分配、药品、医保支付制度、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围绕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借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有益经验,结合县级医院的实际,制订综合改革方案。要建立强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把改革的各项工作做深做细,确保不引发社会震荡。要全面提高县级医院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县级医院达标建设,大力加强县级医务人才建设,形成一支医疗技术优良、医德医风高尚、深受群众尊敬和信赖的医务人员队伍。</P> <P>  第四,要统筹兼顾。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通过管理创新,挖掘内部潜力,规范诊疗行为,强化成本核算,控制医药费用,使医院管理步入科学化、精细化轨道;通过服务创新,全面推广惠民便民措施,使人民群众尽快感受到医改带来的好处和实惠。同时,要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对此,国务院已经下发了鼓励和规范社会办医的文件,各地要尽快清理修改与文件要求不符的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订鼓励社会办医的办法和实施细则。</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三、形成合力,务求实效</P> <P></SPAN>  当前,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下大力气,真抓实干,通力协作,合力攻坚。</P> <P>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是今年医改工作的重点。各地特别是试点市县要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责任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力推进。按照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医改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要求,各地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科学设计方案,明确目标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层层抓好落实。</P> <P>  二要加强协调配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按照有关职责分工,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为试点市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价格调整、人事分配、编制核定和管理等方面,尽可能给予宽松的政策,支持试点地区大胆探索。各级医改办要配合卫生部门加强统筹协调,认真组织实施,强化督促检查。要按照既定的任务进度要求,认真抓好各时间节点的工作。各省都要成立专班,深入基层,解剖2-3家县级医院,分析梳理情况,形成对策建议,并将研究报告及时上报国务院医改办。</P> <P>  三要加强财力保障。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对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大对公立医院改革所需的必要投入。希望各地根据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所需资金,推动改革顺利进行。</P> <P>  四要加强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公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氛围。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既展现公立医院改革的信心、决心和成效,也反映公立医院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对改革中涌现的典型做法、先进经验,要加大宣传力度,保护和激发试点地区的改革热情和积极性。</P> <P>  今年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关键一年。我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迎难而上,一定能够在探索公立医院改革上取得突破,为医改不断取得新成效做出应有贡献。</P> <P align=center>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22pt"> <P align=center>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攻坚克难 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P> <P align=center></SPAN>卫生部部长  陈竺</P> <P align=center>(2011年3月19日)</P> <P>  这次会议是继去年镇江会议后召开的第二次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也是医改进入攻坚之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踏入“点面结合、远近兼顾、边试边推”阶段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加快推进并突出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确定由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办共同牵头负责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大大加强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力量。刚才,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同志从医改全局的高度,就做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发表了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一、充分肯定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的进展和成效</P> <P></SPAN>  根据国务院部署,去年2月23日卫生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五部门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各地也选择了37个省级试点地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开展近一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P> <P>  (一)积极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P> <P>各地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在“四个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方面涌现丰富多样的做法。</P> <P>  第一,在实行“管办分开”、改革管理体制方面。试点城市逐步形成了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直接委托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和在卫生行政部门之外设立公立医院管理机构等四种具体模式。这些探索加强和改善了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了公立医院的运行绩效,同时绝大多数地区注意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P> <P>  第二,在实行“政事分开”、改革治理机制方面。各地围绕明确政府办医主体、合理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职责、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和激励约束机制等环节进行了大量有建设性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治理机制。潍坊、深圳市采取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或综合目标管理责任书的形式,北京、潍坊市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或院长考评体系,镇江、深圳市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些改革将放权、选能与问责更好地结合起来,既增强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发挥了医院院长的聪明才智,又保障公立医院切实履行政府赋予的公益性功能。</P> <P>  第三,在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补偿机制方面。各试点城市努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落实政府投入政策,创新政府投入方式,提高投入管理水平。北京、上海、鞍山等市对新建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大型医用设备的投入由政府保障;北京市对离退休人员费用给予全额保障,芜湖、马鞍山市采取由政府投入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保;北京市建立了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财政补偿政策,对公立医院政策性亏损予以合理补偿;陕西省子长、府谷县级医院人员工资由政府全额预算保障;鞍山、马鞍山市和陕西省子长县探索逐步化解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上海市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安徽省向试点城市下放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权,提高了护理收费标准。在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方面,各地探索形成了支付方式改革、预算管理、设立独立药品管理中心、通过增加财政补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设立药事服务费,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成率、实行差别加价等多种具体方式,减少用药行为的扭曲,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P> <P>  第四,在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分类制度方面。各地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做到“一视同仁”,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强监管。上海等地探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功能。</P> <P>  以上这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已经触及最深层的根本问题,展示了改革的有效途径。这些探索为进一步比较、评估和总结,最终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和广阔的选择空间。</P> <P>  (二)大力推进医疗服务体系调整重组。</P> <P>   各地根据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针对区域、城乡、结构等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情况,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医疗资源调整重组,完善医疗服务体系。</P> <P>  第一,加强薄弱区域和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北京、上海、鞍山、深圳、芜湖、洛阳、宝鸡等地采取中心城区控制、整合资源、搬迁重建,发展郊区、新区和卫星城区等方式,优化公立医院地区布局,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同时,通过制定振兴规划、增加政府投入、完善调控政策,加强薄弱领域的能力建设,满足群众的医疗保健需要。</P> <P>  第二,优先发展县级医院,统筹城乡卫生发展。过去两年,中央财政投入300多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全国普遍开展城乡对口支援,并采取招聘专业卫生技术人才、选派到城市大医院进修培训等方式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陕西、江西等省,特别是陕西子长、府谷等县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落实政府责任,增加政府投入,改变以药补医机制,维护了医院公益性,带动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发展。</P> <P>  第三,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方面。各地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要求,在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城市大医院与县级医院、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分工协作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签订长期协作协议、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或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不同形式。镇江、芜湖、马鞍山、鞍山、洛阳等试点城市探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资源共享,实现集团内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纵向流动和业务分工协作。深圳、厦门等地探索采取“院办院管”的方式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资源纵向流动、服务上下联动,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宝鸡市创新团队式帮扶模式,探索建立城乡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P> <P>  第四,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各地不断完善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壮大医疗资源,满足群众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合理分流公立医院病人。</P> <P>  (三)全面加强惠民便民措施推广实施。</P> <P>  各地围绕群众关切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突出问题,推出了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惠民便民措施,让群众尽快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P> <P>  第一,在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方面。全国有1200所三级医院建立多种形式预约挂号平台,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缩短了群众看病就医等候时间。有4964所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医疗安全得到保障。绝大部分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地区在医院实现了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减轻患者垫支、排队和跑腿问题。</P> <P>  第二,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方面。在全国开展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试点,减轻了患者负担,4000多名儿童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北京、镇江等市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控制医疗成本。上海、厦门出台了控制医药费用的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P> <P>  第三,在不断改进医疗质量安全方面。到2010年底,制定的临床路径累计达到22个专业222个病种,全国有30个省(区、市)共计1383家医院的8292个临床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遴选25个省的96家医院作为卫生部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开展2010年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评估工作,共评估236个建设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48个医院。</P> <P>  北京等地的惠民便民措施内容丰富、措施有力,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肯定。北京市在三级医院全面启动无假日门诊和预约诊疗。上海市提出方便群众就医、配药、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改善院前急救和医院急诊服务、加强监管和宣传等五个方面共27项改善医疗服务的具体措施,全市36家三级医疗机构均已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工作。潍坊市推出20项便民利民的优质服务项目。七台河市实施“十免、十降、十提高”三大惠民措施和“868”人民满意工程。鄂州市推广“冬梅护理”品牌,实行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实现窗口服务当天结算。</P> <P>  (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P> <P>  各地围绕广大医务人员关切的工资待遇、职业发展、执业环境等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努力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第一,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海市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0年全市招录1830名住院医师进入39家培训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天津、深圳、镇江、潍坊等地也开展了全科医师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高医生临床能力。第二,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深圳、马鞍山、鄂州等市创新编制管理方法,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使公立医院人员编制与医院功能定位、工作量等实际情况相符合。第三,实行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各地普遍实行岗位设置和全员聘用,建立科学的人员绩效评估制度,实施岗位绩效工资。芜湖、鄂州市规定医院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倾斜,其中学科带头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年收入不低于院领导年收入。第四,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各地普遍开展“平安医院建设”,全面推进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建立了医疗责任保险机制。第五,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昆明、北京等地积极探索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卫生人才合理流动,充分发挥作用,其中昆明市办理多点执业人员接近1200人。</P> <P>  总体来看,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宏观方面看,试点地区医疗资源配置开始向好的方向调整,公立医院布局结构开始调整优化,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日益提高,公立医院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需求、城镇化发展的一致性、协调性有所增强;从微观方面看,随着一系列看得准、见效快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公立医院在服务、安全、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开始改进,人民群众开始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带来的好处。各试点城市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丰富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政策措施和策略方法,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实践证明,中央确定的公立医院改革的目标、方向和内容是正确的。改革试点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第一,必须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事实证明,坚持公益性的改革方向,符合医疗行业的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立医院就越要坚持公益性。第二,必须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多方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涉及重大利益调整,涉及组织、人社、编办、财政、发改(物价)等众多部门职责。实践证明,哪里政府领导、部门配合搞得好,改革工作推进就比较顺利。第三,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着眼长远制度建设,推进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又要考虑群众当前关注的突出问题,推广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同时,努力促进两者的相互衔接、相互支持。第四,必须坚持中央确定的方向原则,鼓励地方大胆探索创新。各地要坚持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原则和顶层设计,同时又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新的做法,总结新的经验。第五,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不同区域、类别、层次的公立医院,各有其特点和要求,应该分类指导;改革的任务复杂多样,过程漫长曲折,必须根据环境条件,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循序渐进,分步推进。</P> <P>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公立医院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第一,体制机制改革虽然在点上有所突破,但面上未形成趋势,总体滞后于管理服务等惠民便民措施的推进速度,反过来也制约了惠民便民措施的可持续性。第二,各地改革在范围、力度和进度上存在不平衡。第三,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着思想认识分歧、体制机制制约、技术能力制约和优质资源不足等问题,消除这些问题、实现改革目标将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二、远近兼顾,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P> <P></SPAN>  进入医改攻坚之年,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形成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合理分工和协作格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突出抓好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第七次和第八次全体会议,要求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出部署。在今年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李克强副总理提出今年要抓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三方面的工作,特别强调公立医院改革是改革难点中的难点,是今年攻坚克难的主攻方向,要求在这方面的机制建设上啃硬骨头,使改革走上良性运行的轨道。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对公立医院改革工作作出全面周密部署。</P> <P>  《工作安排》确定了2011年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提出了重要工作要求。各地要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完善医疗纠纷调处机制,改善医患关系。全国卫生系统、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必须把全面贯彻落实《工作安排》作为今年医改的中心工作。在全面部署落实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工作。</P> <P>  (一)在试点城市开展重大体制机制改革综合试点。</P> <P>  今年试点城市要重点推进“四个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主要包括六个方面。</P> <P>  第一,关于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既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全行业监管,也要举办好公立医院直接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从试点实践看,设立专门公立医院管理机构,有利于统筹配置公立医院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利于明确责任,加强对公立医院的治理,提高公立医院运行绩效,有利于推动公立医院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各试点城市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实化专门公立医院管理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关于公立医院管理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的相互关系,各地可以在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注意维护卫生体系的完整性、协调性、连贯性的基础上进行探索。</P> <P>  第二,关于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治理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有利于提高其经营管理自主权,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推行政事分开、完善治理机制的目标,就在于合理划分政府与医院的责权利,从制度安排上解决公立医院代表谁的利益、追求什么目标的问题,保证公立医院与政府、人民群众的目标相一致并高效运转,实现公益性和效率性的高度统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要有整体的思路和系统的设计,重点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和三个机制。两个环节:一是理顺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责权。改革总的精神是应该由所有者行使的权力,必须由政府办医机构行使;应该由管理者行使的权力,则应充分下放给医院。二是完善院长任用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政府管理公立医院主要是通过对院长的任免和激励约束来实现的。院长是否胜任医院管理工作,是否有动力和压力履行医院管理职责,对于医院的办院方向和运行绩效影响至关重要。三种机制:一是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院长及医院管理层、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责,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二是研究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三是加强对公立医院履行功能定位和发展建设、投融资行为的监管,强化预算、收支、资产、成本核算与控制等财务管理的监管。</P> <P>  第三,关于推进医药分开、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补偿机制对于医疗服务行为进而对费用、安全、质量等有深刻的影响,完善补偿机制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任务之一。按照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三个渠道,《工作安排》在增加政府投入、调整服务价格和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方面明确了相关政策和实施路径。</P> <P>  第四,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建立健全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特别是完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与会计制度、治理机制和监督管理制度。二是规范不同性质医疗机构的转换程序。三是严格界定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按照经营性质规范管理。明确要求政府不得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P> <P>  第五,实行上下联动,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一些年来,不少地方由于转诊体系的变化,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从分工协作关系转变成了竞争关系,产生了“虹吸”和“黑洞”效应。不改变这种状况,大医院就会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争夺资源和病人,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就难以维持。必须探索采取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在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综合运用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价格调整、财政投入等政策,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格局。</P> <P>  第六,实行岗位管理,改革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是维护公益性和调动积极性相互协调的中枢环节。要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基本完成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工作,实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完善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P> <P>  以上六个方面的改革内容是今年必须深入探索、力求突破、形成经验的重大体制机制改革。前一阶段,卫生部已要求各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安排好重点改革任务。希望各个城市能够在综合推进的基础上,集中人力、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智慧,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我们也鼓励其他地区进行自主试点。</P> <P>  (二)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P> <P>  县级医院是我国公立医院体系的网底,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联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服务人口超过9个亿。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不仅有利于解决县域群众的看病就医问题,也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市大医院的压力,同时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突破口,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经验。“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先后两轮支持县级医院进行标准化建设,目前县级医院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存在问题主要是人才、技术、管理等软件能力不足、补偿运行机制不合理。今年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以提高能力、加强协作、特别是转变机制为重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P> <P>  第一,明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中央今年将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在加强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其人才、技术、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口数超过30万的县(市),2011年底前基本建成1所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杂症的诊治90%以上在县域内能够得到基本解决,明显降低县外转诊率。</P> <P>  第二,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城乡联动纽带作用和县域龙头作用。采取合作、托管、选派院长、团队支援等方式,提高县级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全国推行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生制度,每个县不少于1所医院,每所医院不少于5名医生。遴选6000名左右县级医院骨干医师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对口的三级医院进修学习。推动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开展远程医学活动,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2011年完成边远地区500所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以县级医院为龙头加强县乡村区域医疗服务网络建设和协同,促进纵向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使县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辐射,提高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率。</P> <P>  第三,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将试点城市县医院和县级市属医院纳入综合试点范围,另外在全国选择6-8个省作为试点省,全国共300个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落实政府投入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通过改革支付方式、实行“四降一升一增”(即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价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等多种形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进而推动治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维护县级医院公益性质,提高县级医院运行效率。各省(区、市)也要选择一定数量的县级医院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医院优先从省级试点地区选择。</P> <P>  (三)关于在全国推行惠民便民措施。</P> <P>  今年,我们要紧紧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全国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争取在人民群众得实惠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在改进群众就医服务方面,要求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广泛开展便民门诊服务,推广优质护理服务。二是在控制医药费用方面,要大力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实现基本医疗保障费用直接结算;促进公立医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广泛使用适宜技术;完善药品和耗材集中招标采购;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实施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医药费用的监管控制。三是在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方面,要求加强制定实施临床路径,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管理,开展医疗安全质量控制评价工作,推进医院管理评审,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这些惠民便民措施都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力所能及、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助于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同时也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条件。各地可以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增加一些新的必要举措,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试点城市要率先全面推行这些措施,并在力度和范围上体现试点城市的特殊要求。</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三、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P> <P></SPAN>  2011年是三年医改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面临的最大任务是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群众对改善医疗服务的期望日益迫切。</P> <P>  (一)加深对有关重要问题的认识。</P> <P>  首先,要科学认识评价公立医院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二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公立医院体系。但在管理与服务方面,仍然需要通过改革促进精细化、科学化的现代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努力让群众看好病。所以,衡量公立医院改革的根本评价标准应该是各项改革措施是不是紧紧围绕着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群众是否满意。从群众的角度看,管理与服务改革措施是更为直接、更为根本的,体制机制改革是工具和手段,是为了让管理和服务措施能够持续长效发挥作用的保障条件。评估改革应当以有利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P> <P>  第二,要科学认识、准确把握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思路。一方面在全国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争取在人民群众得实惠和医务人员受鼓舞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大力推动试点城市在“四个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这一工作思路,既是过去一年试点探索形成的重要经验,也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公立医院改革必须坚持的基本策略。科学认识这两方面的工作思路,关键要把握两条:一是惠民便民措施和体制机制改革都是重要的改革措施。正如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强调,惠民便民措施涉及医院内部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等方面的变革,触及医院、患者、医疗保障经办机构等各方利益格局的调整,也是重要的改革措施。二是要把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和推进体制机制综合改革、建立长效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进。</P> <P>  第三,要科学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公立医院改革所要解决的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问题,都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其解决涉及广泛、重大、深刻的利益调整,面临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技术能力和卫生资源等约束,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难以毕其功于一役。对此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因为困难而犹豫观望、裹步不前,也不能盲目乐观、操之过急。当前,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形势下,应该全力以赴、尽力而为,加快改革步伐,扩大改革范围,让群众尽快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但是,也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发展的速度和稳定的程度,采取“走小步,不停步,尽可能不走弯路回头路”的策略,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向医改长远目标迈进。</P> <P>  (二)切实加强领导。</P> <P>  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责任重大。各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P> <P>  第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任务责任。各地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领导,充实力量,竭尽所能、千方百计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制定工作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对于试点城市,点上的体制机制改革要大胆探索,面上的措施要全面实施;对于非试点城市,面上的措施要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也鼓励积极探索。</P> <P>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了解医疗行业规律的优势,密切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牵头工作,组织推动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的贯彻落实。卫生部将整合内部力量,设立专门的临时性公立医院改革工作机构,加强对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组织、指导和推进工作。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和试点地区卫生局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加强推进改革的力量,确保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P> <P>  第二,要加强信息交流,开展调研督导。我们将在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建立联络员制度,从16个试点城市中选择联络员相互派驻,参与试点工作各个环节,加强沟通联络。将建立工作进展信息月报制度,及时了解各地有关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方面的重要活动、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工作进展,收集典型案例,总结试点经验。今年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工作开展联合调研督导,督促各地切实落实各项改革任务。</P> <P>  第三,要加强政策研究,做好新闻宣传。一方面对体制机制改革存在思想分歧的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为推动改革做好理论保障;一方面要研究建立科学、有效的公立医院改革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总结形成改革的总体思路和政策体系做好准备。在新闻宣传方面,既要做好医务人员的宣传动员工作,使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决拥护改革,积极参与改革,也要积极协调各主流媒体,广泛宣传改革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强政策解读,使全社会理解、配合和支持改革,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P> <P>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P> <P>  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公立医院改革要取得成效,归根结底必须依靠每一位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让医务人员切实受鼓舞,要求政府通过完善各项政策措施,让优秀人才向往从医,让医务人员安心、有尊严地从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奋发昂扬的精神、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卫生事业改革发展。</P> <P>  今年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一是完善公立医院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真正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二是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研究解决护士不足和支援农村、基层人员编制问题。三是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使医务人员安心从医。四是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建立并贯彻落实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制度,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使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五是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价值。六是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提高职业荣誉感。这些举措体现了对医务人员医改主力军地位的肯定和辛勤劳动的认可,对于动员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改革,促进公立医院改革扎实推进并取得成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好。</P> <P>  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公立医院是绕不去的“一道坎”。对于公立医院改革,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密切关注,群众殷切期望。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人民群众的热情拥护,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有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我们有能力也有条件探索出符合医疗事业发展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公立医院改革路子,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22pt"> <P align=center>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P> <P align=center></SPAN>卫生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张茅</P> <P align=center>(2011年3月19日) </P> <P>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陈竺同志、孙志刚同志阐述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上海、鞍山、镇江、芜湖、宝鸡6个试点城市介绍了各自改革实践和体会,会议还印发了各个试点城市好的做法和经验,都很有特色。会议期间,大家学习了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医改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讨论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加以研究采纳。总体而言,会议达到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振奋精神、鼓足干劲的目的,对于做好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下面,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一、关于这次会议的总结</P> <P></SPAN>  听了6个城市的交流发言和下午分组讨论的汇报,很受启发。大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同志们所表现出的敢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和改革干劲,使我们对下一步加快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充满了信心。我归纳大家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 <P>  (一)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是顺利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条件。</P> <P>  公立医院是群众看病就医的主要场所,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也主要在公立医院,社会各界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关注度非常高,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针对医改的专题询问中,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公立医院改革也是医改难点中的难点,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今天,各个试点城市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领导莅临会议,反映各地都高度重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各地实践证明,只要试点城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深刻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大意义,把公立医院改革作为各级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一个有力抓手,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就能不断深化,不断取得成效。</P> <P>  (二)统筹整合卫生资源、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优先重点。</P> <P>  看病难的根本原因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各地在改革中注重优先对卫生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努力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各地对隶属于政府不同部门的卫生资源统筹整合,统一规划。一些地方将企业医院纳入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整体考虑。这些做法对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卫生全行业和属地化管理职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统筹协调大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组建医疗集团,实行“院办院管”等多种方式,探索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团队式帮扶、县乡一体化等模式,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大医院支持基层、县级医院支持乡村的机制,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三是统筹中心城区和新城区医疗资源。北京、上海等地在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统筹规划区域内医疗资源,采取新建、迁建、改扩建等方式,将优质资源向郊区转移,形成布局合理的医疗中心,方便群众看病。四是统筹中西医发展。很多地方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通过项目建设、医保报销等政策措施推动中医发展和利用。</P> <P>  (三)增加政府投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是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保障。</P> <P>  公立医院改革旨在建立维护公益性的体制机制。要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增加财政投入是关键环节;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财政投入也是重要保障。在分组讨论中,很多同志介绍了各自地方增加政府投入维护医院公益性的实践经验,强调了财政投入的重要性,即使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也着手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同时,各地探索实行支付方式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部分地方增设了药事服务费,以多种措施配套解决以药补医机制,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P> <P>  (四)坚持 “让群众得实惠、让医务人员受鼓舞”,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目的。</P> <P>  一方面,各地坚持以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实惠、健康状况是否不断得提高作为判断医改是否取得成效的主要标准,出台了多种多样的便民惠民措施。另一方面,各地十分关注对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积极性的调动,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和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待遇水平,创造了更好的职业发展环境。</P> <P>  (五)分步实施,加强评估,不断改进,是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策略。</P> <P>  北京市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采取“三步走”的策略,首先改革管理体制,明确政府办医主体;之后划分政府与医院责权利,实现政事分开;最后加大补偿力度,特别是推行支付方式改革,完成医药分开。前一步为后一步奠定基础,不同步骤也可以协同推进。不少城市在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同时,也注意对实施成效的考核监测和对做法经验的总结推广。对较为成熟的政策措施,通过监测评估纠正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对于一时看不准的政策措施,坚持边实施、边评估的策略,积极稳妥推进。</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二、关于优先发展县级医院,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P> <P></SPAN>  (一)以县级医院综合改革为突破口,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P> <P>  县级医院覆盖农村70%的人口,是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大医院支持基层,城市支援农村,都要通过县级医院这个枢纽来实施。要通过改革发展县级医院,改善长期薄弱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使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各地县城规模都在扩大,在县城居住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优先发展县级医院、深化县级医院改革,也是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P> <P>  同时,县委县政府具有很强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力,县级医院不存在复杂的办医主体,推动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大、难度较小。与城市大型公立医院相比,县级医院改革面临的矛盾和困难相对较少,在县级医院探索医药分开等综合改革既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又能为城市大型公立医院改革提供经验。</P> <P>  (二)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P> <P>  搞好县医院改革,重点是要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在“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中,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是以药补医机制,最迫切要求的改革是医药分开。实践证明,我们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机构改革中推进医药分开,比较快地取得了效果,群众也得到了实惠。解决以药补医机制,有利于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使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同时,改革以药补医机制,有助于促进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医疗行为,有利于预防和纠正不正之风,保持医务人员队伍的纯洁性,还有利于减少药品滥用,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在今年深入推进“四个分开”中,重点探索解决以药补医机制。</P> <P>  探索医药分开,就是要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一是要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切实落实政府补助政策,保障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补贴政策性亏损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二是要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改革现行按项目付费,采取总额付费、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方式。实践证明,这是控制医疗费用、解决以药补医机制的一个重要举措,希望大家深入研究、积极推行。三是要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上海市介绍了很好的经验。要通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促进医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和技术水平,改变扭曲的医疗行为,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四是增设药事服务费,合理弥补药事服务成本,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和合理用药。</P> <P>  要深化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改变医院医务人员收入和医院收入挂钩,特别是与药品销售收入挂钩的机制,使医务人员收入与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挂钩,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P><SPAN style="FONT-FAMILY: 黑体"> <P>  三、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医疗人员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P> <P></SPAN>  中央对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加快推进、突出抓好”。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孙志刚同志和陈竺同志已经作出部署,大家务必以知难而进、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抓紧贯彻落实。</P> <P>  (一)统筹协调,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P> <P>  我们国家的制度有这个优势,政府有强有力的动员能力,只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作就能突破。《工作安排》中明确要求,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在中央层面,国务院医改办和卫生部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牵头单位。我们要继续与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统筹协调规划好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也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主动交流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营造部门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良好工作氛围。</P> <P>  (二)切实落实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中各项任务。</P> <P>  一是要全面抓好开展便民惠民服务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两方面任务。这是我们在过去一年试点工作所取得的宝贵经验。这两方面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相辅相成的。体制机制改革是惠民便民的保证,如果没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便民惠民服务就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和持久动力;惠民便民措施则是体制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切实改善了医疗服务,控制了医疗费用,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群众才能真正感受到医改的实惠。因此,这两个方面的改革要密切协调、配合推进。二是要明确试点城市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推进和突出重点两方面的要求。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不断凸显;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要积累经验,也需要各地在综合改革方面加强探索,因此今年,我们对试点城市的总体要求就是加强体制机制综合改革的力度。但各地因实际情况不同也要确定改革的重点。三是要坚持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大胆探索的推进策略。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医改文件和《工作安排》,对中央确定的改革原则和方向必须要坚定不移予以贯彻。对于“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体人民提供”、“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四个分开”等改革方向和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予以坚持。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各地根据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工作基础等,选择适合地方特点的改革模式、政策措施和推进路径。改革的经验往往出自基层,要通过总结基层的改革经验,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形成推动面上改革的措施。四是要走外延发展和内涵建设相结合的道路。这几年,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应该说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善。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特别是人才队伍的培养。上午上海市介绍了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经验。各地还应在如何吸引鼓励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方面积极探索。五是要统筹协调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医改各项重点任务之间的关系。今天参会的很多同志是各地的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医改五项重点任务都需要大家关注和推进,压力很大。但是,公立医院改革在五项重点任务中不是孤立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了,将对另外四项改革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样,其他四项任务对公立医院改革也有推动作用。五项任务互相联系,要协调推进,形成合力。</P> <P>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P> <P>  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是我们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中坚力量,公立医院改革各项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这支队伍的努力,很多难关也要依赖医务人员的智慧予以攻破。关心好、爱护好、稳定好、发展好这支队伍,是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学科建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工作,解决医务人员关切的问题,提高医务人员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不断发掘先进典型,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医疗卫生系统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P> <P>  通过一天的会议,大家进一步学习领会了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了解借鉴了各地的经验,对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了更加统一的认识,振奋了精神,激发了斗志。相信经过中央和地方、政府与医院共同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推向前进,形成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路子。</P></DIV>
 
    

被赞数:0
回复:0 阅读:2312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本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