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讨论首页
资讯学术本站会议
讨论专业文娱自建
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
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
分享资源下载
文献杂志检索
人才求职招聘委托
社区博客科室学会
商家品牌产品求购
服务会诊书店邮局
当前位置:讨论区>自建讨论>专业
推广栏目:安必平细胞学|迪诺基因|吴秉铨基金|兰丁AI云诊断
当前所在小组:永恒的丰碑
回复:5 阅读:3226

再忆沈琼教授

楼主 扬帆 离线 发表于 2010-08-15 08:34:00举报|关注(0)  快捷回复

再忆沈琼教授

摘自:百度贴吧 > 郑州大学

 

   沈琼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病理学家,我国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开拓者和食管细胞学的创始人,全国劳动模范,第4、5、6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授予的首批博生导师。2005年3月30日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4岁,沈琼教授带着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对病人、学生的爱走了,他却把一种精神永远地留在了这个世界。
  有人说,他是食管癌研究的一个标志,不论在国内国外,一谈到食管癌,研究者就会谈到沈琼。
  1959年,沈琼教授到艰苦的太行山区林县等食管癌高发区现场,几十年如一日从事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防治研究,研制出食管细胞采取器,被称为“沈氏拉网法”,并创立了食管诊断细胞学,解决了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中的重大难题。
  上世纪60年代,沈琼和当时河南医科大学肿瘤防治队的同志们一起来到林县,他们跑遍了林县的山山水水。
  当时林县流行着“得了噎食嗝,吃秋不吃麦”的民谣,有的食管癌高发村,家家都有因食管癌而死的亲人。
  检查食管癌,原来用的食道镜,病人恐惧地称之为“吞宝剑”,不但有痛苦,而且一旦查出往往是中晚期癌,无计可施。为了实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对肿瘤要“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指示,沈琼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终于研制成功了“食管细胞采取器”,可以在癌细胞刚刚萌发时就及时捕捉到,为开展人群预防性普查和早期发现食管癌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
  在病理学、放射学、内科、外科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努力下,他运用改进的检查、手术和综合治疗方法,可使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采取“三早 ”措施,可使早期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有的早期手术可存活10年、15年甚至20年以上。我国在食管癌的病因学、发病学和防治研究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沈教授带领研究生进行了癌前病变研究,首创了“食管细胞学”,对食管上皮细胞进行了分级。
  他在鹤壁市郊食管癌高发区农村试用粗制核黄素、冬凌草和腐殖酸分别治疗食管细胞重度增生者,3年后筛选出以粗制核黄素为最佳。继续采用粗制核黄素治疗,至1989年累计癌变率为5.8%,而未治疗的自然癌变率为14.9%。1988年至1991年,再次以1006人群实验3年,证实其癌变抑制率为63%。
  他们还与中国医科院和美国肿瘤研究者合作,在林县采用核黄素和烟酸治疗食管细胞重度增生者,其癌变率下降15%。虽然这项研究还有待更多实验结果证实,其阻断癌变的机理尚待进一步揭示,但这种“防癌于未然”的思路和已取得的研究结果,使人们看到了防食管癌的曙光,阻断食管癌变比食管癌发生后再治疗毕竟效果要好得多,其受益面积要大得多。
  4月9日,记者在郑州见到了沈教授的学生、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云汉,这位66岁的老人提到自己的恩师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说,从1962年大学毕业开始做沈老师的助手,一晃40多年过去了,沈老师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恩师当年亲自反复吞咽食管细胞采取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是沈老师用妙手仁心告诉他应如何对待病人,是沈老师用孜孜以求告诉他应如何对待事业。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8-15 10:16:00 编辑
被赞数:0
1 楼 发表于 2010-11-10 21:40: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Whiteflower_3001-small
2 楼 发表于 2010-08-16 21:51: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沈琼是我的偶像,我1976年开始从事病理工作,我父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人)给我的家信中专门寄了一份刊登沈琼在林县查食道癌的文章,鼓励我做好病理医生,让我学习沈老师的敬业精神,我当时奇怪,以父亲的文化程度,他怎么能知道沈琼老师是我的同行,专门寄给我的文章鼓励我?

现在我也老了,也成了父亲,才知道父母关心孩子远远超过孩子关心父母,当时我利用探家的机会专门去了一趟河南林县。在林县县医院病理科学习一周,学会了食道拉网检查。回到新疆后开展,也做了不少。

现在沈老不在了,我的父亲也去世十多年了。今天看到这样的文章,倍感亲切,学习沈老,缅怀我的父亲。

老一代精神永远鼓舞我们。

3 楼 发表于 2010-08-16 21:14: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不攻克食管癌我就不离开林县,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骨灰放在林县的龙头山上……

  ——沈琼

4 楼 发表于 2010-08-15 08:36: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当年沈琼他们在农村普查食管癌的过程中,能够发现60%~70%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而对那些患有早期食管癌的病人做切除手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90.03%。
杨文献教授,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他当年和沈琼教授一起战斗在林县抗癌工作的第一线。说起沈琼教授,杨文献教授从心里生起了一股敬意:“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敬业的人!”他告诉记者两个故事。
林县某村一40岁的男子,经过检查,沈琼诊断他患上了食管癌,便动员此人做手术。但当时因为此人是癌症早期,他没有一点病症出现,肩能挑,地能种的,他不相信自己患了癌症。在沈琼教授的一再劝说下,他才说出自己的苦衷,家里穷,没有钱做手术,也没有粮票进城。沈琼知道后,立刻从家里拿出粮票并买了往返的车票让此人来郑州做手术,而被沈琼教授这样救助过的人并不止一个两个。
  沈琼在研究食管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种种坎坷。一次,沈琼教授采取某病人的食管细胞,确诊他是早期食管癌,而病人的主治医生都不敢相信。当沈琼提出要对病人做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时,医生不敢做手术,因为他害怕万一切错了自己负不了这个责任。沈琼说服主治医生并下了保证:“你给他做手术,如果切错了,我把自己的食管赔给他!”虽然沈琼说的是气话,但经过手术确认,切除的那段食管的确发现了早期癌细胞,可见沈琼对自己的诊断结果是多么自信。
执著
“他是我国食管癌细胞学创始人,是我国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先驱。他对食管癌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应该说,这支撑着他走过了几十年。”——李姗姗

  因为沈琼在食管癌方面的卓越贡献,1979年,国家将河南医科大学病理学定为我国首批博士点,而沈琼是唯一的博士生导师。但是他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在大城市的实验室里招收博士生上,仍然常年呆在林县进行调查随访研究,在学校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在1986年带了第一批博士生。现在已经是郑州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的李姗姗,从1996年开始跟随沈琼读病理学博士,想起当年,李姗姗记忆犹新。
  李姗姗说,她很佩服沈老,佩服他在学术上的造诣,佩服他对事业的追求。即使八九十岁时,沈琼还经常出去给别人讲他所研究的细胞,他总是这样说:“我这个细胞啊……”他把他所研究的细胞几乎当成了他的私人藏品,一讲起细胞他就兴致高昂。
正是因为对研究的专注,才有了他不群的成就,在全国医学界,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一次沈琼去北京开会,80多岁的他一直在会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细胞,不给别人插话的机会。下面一个年轻人问:“这是谁呀?怎么一直讲?”旁边一长者笑着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沈琼!”年轻人听了之后,啥话也不说了,仰着脑袋仔细听了起来。
李姗姗说沈琼其实很简单,他可以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因为满脑子想的都是对食管癌的研究。“沈老从没有想过往自己的头上罩光环。”李姗姗说,因此他更值得人敬重。
  在他八九十岁的时候,一有人问他:“沈老,你多大了啊?”他就顶人家一句:“你管我多大!”
  李姗姗说沈琼从不服老,80多岁的他还去林县,到了林县后,仍然像年轻时那样骑自行车去农村了解情况。当他90高龄的时候,他的腿已经很不方便了,但他依然还想着去林县。他还在家里专门安置了一个类似自行车的健身器材,他每天都在上面锻炼,盼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他的腿好起来。除了他自己,所有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可是他依然自信:“等我练好了,我还回林县。”
  李姗姗说,沈老就是这样,他永远只会想着自己的事业。一个从国外回来的专家给李姗姗他们讲课,其间提到了沈琼,他这样评价沈琼:“说起食管癌,就会想起沈琼,说起沈琼,就会想起食管癌,他本身就是食管癌的标签。”
贡献
  “他谦虚、认真、朴实、受人尊敬,用什么样的词评价他都不为过,他的发明解决了癌症早期诊断问题,使原来的幻想变成了可能,这让全世界受益。”
——王国清

  2005年4月7日,沈琼教授的追悼会。王国清得知后,专程从北京赶来。王国清,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4月6日晚,记者见到了年已74岁的王国清教授,回忆往事,王国清教授仿佛历历在目。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就是说要集中精力攻克癌症。当时的口号是:高血压低头,肿瘤让路。王国清教授说,这个口号看似简单,但实现非常困难。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当时许多和癌症相关的研究人员纷纷下到了林县,王国清也在这些人之列,他去时,沈琼已经早在林县。以后,他们几乎每年都会在林县相聚,共同的使命让他们成为挚友。
有一名患者,沈琼给他诊断为食管腺癌。此人到北京看病,手术后医生诊断说不是癌,其间沈琼到了北京,他为了明确诊断,就把病人切除的食管带回了郑州。在实验室里,他对食管标本进行了系列切片,最终证实确实是早期食管癌。此人按照癌症治疗,寿命又延长了十几年。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王国清说:“沈琼对科学十分认真负责,我们不能说他敬业,因为敬业这个词用在他身上还显单薄,他是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研究食管癌上面,他的认真,几乎无人能比。”
“科研贵在研究,有时遇到困难,‘山重水复疑无路’,但转一个角度,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代又一代接力攻关,食管癌必将被彻底攻克。”沈琼教授坚定而自信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历史不会忘记这位为攻克食管癌而奋斗一生的教授,而他的骨灰也将埋在林县龙头山下,他会时时刻刻用自己那双睿智的眼睛眺望食管癌被攻克的那一天。   
  

5 楼 发表于 2010-08-15 08:35: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丈夫患食管癌死去,妻子因为悲伤过度也倒地死去,留下两个幼小的孤儿……如此悲剧,真令人闻之心酸,我下决心,致力于食管癌防治研究,以解除人民的痛苦。”
                                                                ——沈琼

    1959年冬天,刺骨的寒风肆虐着。沈琼和河南医科大学肿瘤防治队的同志们来到了林县(现林州市)。当年的林县,用当地干部的话说就是“三不通”:路不通、水不通、食管不通,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沈琼和队友们目睹了因为食管癌而食不下咽的群众的痛苦,沈琼被震撼了,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缚住食管癌这个杀手!
曾为沈琼做助手的赵恒忠老人如今已是年过花甲,而当年初次见到沈琼的时候他年仅16岁。回忆起那段艰苦而又令人难忘的岁月,沈琼教授的故事涌上了赵恒忠的心头。




    “我永远忘不了沈教授曾经说过的话,‘不攻克食管癌我就不离开林县,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骨灰放在林县的龙头山上……’”——赵恒忠

  沈琼这个城里人在赵恒忠的眼中,朴素得惊人。吃的是农民的饭、穿的是农民的衣,每天晚上,沈琼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除了看医书,就是埋头做他的“食管细胞采取器”。当年检查食管癌的时候,用的是食道镜,由于此工具是由铜管制成,所以病人恐惧地称之为“吞宝剑”,不但痛苦,而且检查出来的还是中晚期食管癌。沈琼期待寻找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来提取病人食管表面的细胞。
  谁也不会想到,沈琼制作“食管细胞采取器”的灵感竟来自于逛庙会。一次,沈琼和赵恒忠去逛庙会,在一个卖发网的摊前沈琼突然停住了。他指着那个卖发网妇女头上的发网让赵恒忠看,赵恒忠不明白沈琼是什么意思,还想着是不是城里人没有见过发网之类的东西。等沈琼回去后把发网缠在套有橡胶指套的抽胃液器上时,赵恒忠才恍然大悟,原来沈琼是想借助发网的摩擦来提取食管表面的细胞。这已经是沈琼做的第N次试验了,每当细胞采取器改动一次,沈琼就会亲自试一试。他忍着恶心和呕吐,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一个比较理想的“食管细胞采取器”终于试制成功。
  虽然有了“食管细胞采取器”,但到县医院就诊的食管癌病人却极少。一天也就一两个,而且很多是骨瘦如柴、被家人抬着来的晚期病人。当地百姓形容得了食管癌的人是“吃秋吃不了麦”、“吃麦吃不了秋”,意思是发现得了食管癌后肯定活不过一年。沈琼希望自己能够发现食管癌的早期患者,进而挽救他们的生命。于是他想到“不能在医院坐等病人,而应该主动到农民群众中去检查”。他带着自己发明的“食管细胞采取器”下到一个个村庄。每次给村民做检查的时候,沈琼常常亲自做示范:怎样才能把“食管细胞采取器”的气囊吞下去。在赵恒忠的记忆里,一般的食管癌病人一生也不过吞两三次“食管细胞采取器”,但沈琼这辈子最少也吞下去过几十次。林县的百姓总是把这个采取器亲切地称为“沈氏小球”。做完检查后,沈琼会整天泡在显微镜下看采取到的细胞涂片。这个别人看来枯燥的工作却让沈琼常常忘记吃饭。一旦他发现有异常细胞,就会定期去病人家随访,甚至连续几年都在随访,直到最后确认癌细胞的存在。
  20多年来,沈琼的脚步几乎走遍了林县的大小村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林县,提起沈琼的名字,大人小孩无人不知,那时林县的老百姓爱说个顺口溜“看片子(细胞片),找沈大夫”。
  除了让老乡们感动,赵恒忠也常常被沈琼感动着。每次普查的时候,沈琼和赵恒忠就会住在老乡家,吃在村里。那个时候两人每顿饭都是两碗稀饭和两个白薯,而每次吃饭的时候,沈琼都要把自己的一个白薯让给赵恒忠,说“你个子小,要多吃点”。赵恒忠反驳说:“你个子大,更应该多吃点。”但沈琼还是每顿饭都让给赵恒忠一截白薯。
敬业
  “他的敬业、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求实创新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感动,他把自己毕生的青春和经验都献给了国家。”——杨文献
回复:5 阅读:3226
共1页/5条<<1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本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