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细胞学专区开设的几个专栏,更多的是关于诊断方面的讨论。但是很多帖子争论激烈,并不是由于病例本身有多么疑难,而是由于制片质量太差,诊断标准实在无从把握,只好连蒙带猜的发表意见。这样的讨论虽然热烈,可并不能给我们的实际工作解决更多的问题,也许下一次碰到了还是弄不明白。因此在开设安必平专栏的时候,我就有这么一个想法,一定要将病理技术与病理诊断更好的结合起来,为大家带来一些实用性更强的资料,同时也希望更多的诊断医生关注制片质量,解决制片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液基细胞学的发展。由于以前没留意收集一些制片质量不好的片子,因此先建立这样一个宫颈液基细胞学制片质量问题转帖,大家能把一些工作中碰到的问题集中起来,便于交流讨论,更便于同行之间互通有无,相互学习,借鉴。
液基细胞学的开展与推动,一定需要细胞学诊断医生更多的关注液基细胞制片质量,通过镜下观察,指导病理技术人员解决制片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个人从事液基细胞学制片工作有5年多时间,制片数量超过5万例,我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制片方面的心得。两位版主hay老师和 zhangjianxin老师,开展液基制片的时间更早,经验也更加丰富,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大家共同参与,一定能为液基细胞学的发展做更多有意义的工作。
一张好的液基制片,不管诊断如何,起码看起来人都感觉要舒服很多。哪怕就从这样一个小小的改变开始,都希望大家长期关注此贴。
以下是引用掌心0164在2010-3-19 8:55:00的发言:
|
谢谢mingfuyu老师带来国外的观点,非常好的学习资料。我就其中某些不同的观点做如下讨论:
1.这个问题是一致的,判断取材部位是否准确,主要是看有无颈管腺细胞。当然具体要说看到多少,这个就没有明文规定了,我个人的经验一般是单个看见10个以上,成团的看见一团即可。
2.取材力度的问题,是可以通过镜下观察来判断的。这点我不是很赞同“我们管不了”。在我们国内,取材很多时候都是由实习同学操作的,我就发现力度大小她们把握得不是很好,带来许多实际问题。力度过大的表现是:出血性的标本比较多,镜下也常见组织片。取材力度过小的表现是:细胞量往往不足。这些判断标准不是根据一个两个标本,而是根据同一取材医生多个标本来判断的。当我们发现力度不适合的时候,跟取材医生电话沟通,或是规范取材人员,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3.第三个问题国外跟国内的要求不一样,国内一般不在月经期取样,也常要求尽量不要取样前阴道用药,同房等。对经期涂片的判读也是国内医生面临的一个课题。
4.出血的问题是取材中需要认真对待的,血液及黏液对制片还是有很大的影响。遗憾的是临床医生常常不经过任何处理。不知道国外的临床医生是如何具体面对这些问题?
5.孕期妇女取样,国内也无一致标准,我见得多的是孕中期取样。孕早期和晚期取样,国内与国外的观念不太一样。
6.老年性妇女取样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宫颈萎缩,取样刷很伸入宫颈管。且围绝经期和绝经期的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宫颈萎缩,移形带常移至宫颈管内。所以常出现细胞数量少,颈管细胞未见,成片脱落的副基底层细胞等现象,归纳起来说就是“萎缩的背景”。
1.如何判断医生取材部位准确?判读标准是什么?外公颈和阴道都是鳞状上皮,我们分不开,靠临床医生告诉我们。移形区有内宫颈腺上皮或/化生细胞。当然内宫颈是腺上皮细胞。
2.如何判断医生取材力度适中?判断指标有哪些?力度我们管不了,也无所谓,但必需给足够鳞状上皮才算满意样本。液基要5000+鳞状上皮,conventional 更多,相当于7+/-细胞/40X视野。
3.取材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下情况怎么跟临床医生要求:月经期不能取样,干净几天后可以开始取样?阴道冲洗,阴道用药后对取样时间有无要求?同房过后对取样时间有何要求?我们并不要求月经期或同房后不能取样,但读片人必需认清子宫内膜细胞(经期涂片)和精子。有时经期涂片血太多,需酸洗。阴道冲洗,阴道用药我们没注意到问题,各种细胞病理和妇产科协会也没任何提议。
4.取样过程中遇到出血情况如何处理?宫颈糜烂,分泌物过多时如何处理?血多影响制片(blood clots filter and reduce squamous cellularity)时酸洗。没注意到宫颈糜烂,分泌物过多会对制片质量有影响。有时细胞胞浆丢失成裸核,不一定是取样或制片的问题,可能和月经周期有关。
5.孕期妇女如何取样,时间如何规定?无特殊规定。读片小心,孕期有时呈萎缩状。
6.老年性妇女取样有无特殊要求?无。有时细胞数太少。建议临床医生给intravaginal estrogen cream (如无禁忌症)一周后取材。
取样不满意时,我们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临床沟通最适合呢?午饭或路上碰到非正式谈,打电话,或写在报告的comment里面。
以下是引用全子在2010-3-18 21:49:00的发言: 还有我们的液基片子为什么几个月前的都褪色很厉害,收集的典型病例无法复习 |
褪色主要是表现在胞浆部分,当然细胞核也会有部分褪色,判断的标准就是看核是蓝色还是略带紫红色,后者说明核也有部分褪色了。
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种情况:1.染色过程中,EA/OG的上色不够,其实胞浆染色时间适当久一点,在镜下不会有太多影响,可对防止片子过早褪色是有帮助的。2.染色过程中的PH值控制不好,一般来说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偏碱所致,EA/OG在碱性环境中不容易上色,即使上色了其结合性也不好,时间久了就容易褪色。3.染色完成以后,片子在酒精中浸泡时间过久,EA/OG的上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物理作用,酒精浸泡会使其褪色并影响长时间的保存。4,封片时候的中性树胶用二甲苯稀释过多,很多时候制片员为了封片方便,会将中性树胶调得很稀,这样封出来的片子,密封性不好,时间久点也会使其褪色,尤其会影响到苏木素的着色。
如果片子褪色严重,又想复习的话,建议完全褪色后重染。可将片子泡在二甲苯中,待盖玻片脱落(时间久的片子可能要泡一天左右)。待二甲苯挥发完全,再用无水酒精泡(切不可直接用水清洗,否则片子要成大花脸了!),然后水洗,接着用1%盐酸酒精使其苏木素完全退干净,(可在此加一步1%氨水清洗),水洗(最好用流水)后用酒精固定,就可以按正常步骤染色了。
以上分析只是个人经验,希望对全子老师有所帮助。
benben520sps 离线
1.如何判断医生取材部位准确?判读标准是什么? 2.如何判断医生取材力度适中?判断指标有哪些? 3.取材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下情况怎么跟临床医生要求:月经期不能取样,干净几天后可以开始取样?阴道冲洗,阴道用药后对取样时间有无要求?同房过后对取样时间有何要求? 4.取样过程中遇到出血情况如何处理?宫颈糜烂,分泌物过多时如何处理? 5.孕期妇女如何取样,时间如何规定? 6.老年性妇女取样有无特殊要求? 取样不满意时,我们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临床沟通最适合呢? 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是应该注意一下,总结经验 |
以下是引用掌心0164在2010-2-4 21:39:00的发言: 制片质量的前提需要临床医生有好的取材、好的固定、好的技术员好的制作、好的染色和好的封片。每一步都严格按照标准来就行;但是标准何在?人员如何培训? |
掌心说得不错,一张好的制片的确包括从取材到制片的各个环节。缺少标准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标准不可能完全被严格执行,或者说在执行标准中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去改正。
液基细胞学如今发展很迅速,很多标准都没有制定出来,通过大家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这个阶段的需求。
从标本的取材开始,就有很多问题需要明确,首先要求使用一次性宫颈取样刷,取材时把毛刷中间较长的部分插入宫颈管,外侧毛刷抵住宫颈外口,力度适中的推向宫颈,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到5圈。那么这里就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了,怎么保证临床医生取好材?取不好全是临床医生的责任吗?我觉得,责任首先在于阅片医生。因为临床医生取材是否满意,是需要我们根据镜下观来判断的。镜下判断的标准有哪些,跟临床医生最相关的是什么,我先提几个问题,请关注过的朋友积极讨论。
1.如何判断医生取材部位准确?判读标准是什么?
2.如何判断医生取材力度适中?判断指标有哪些?
3.取材中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以下情况怎么跟临床医生要求:月经期不能取样,干净几天后可以开始取样?阴道冲洗,阴道用药后对取样时间有无要求?同房过后对取样时间有何要求?
4.取样过程中遇到出血情况如何处理?宫颈糜烂,分泌物过多时如何处理?
5.孕期妇女如何取样,时间如何规定?
6.老年性妇女取样有无特殊要求?
取样不满意时,我们又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临床沟通最适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