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针对第一次传图,想发表一点个人感想:
病理不再仅仅是看到什么报什么的工作,它是以形态学为主的综合性临床诊断,临床信息和内窥镜下所见不容忽视。
像本例第一次传图部分,瘤变区域比较广泛;大部分是高度上皮内瘤变;没有看到浸润,因此诊断是要考虑到临床因素:
1、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
2、环周粘膜隆起;
3、中下段隆起的表面凹陷,覆有黄白苔,质硬,脆,出血多。
因此,吞咽困难的患者,即使再次取材也很可能取不到浸润部分,因为内窥镜下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本例估计绝大多数医师都感觉这是个浸润性癌,只是组织学上没看到,直接发浸润性癌有风险。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处理方法是这样的:发到“高度上皮内瘤变(限局性癌变)”,这样外科医生看到病理报告上有“癌”了,就可以放心手术了。虽然相差很微小,但这样的报告不但避免了患者再次活检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还能使手术得以进行;同时,而这这样的报告即使有人不同意你,但他也反对不了你!这就是所谓“在允许范围酌情浮动的诊断方法”,保证了你的安全。
发病理报告是一门艺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交流的技巧。“过度保守”和“过度激进”都不安全,综合分析各种相关因素如病理形态学、免疫学、临床信息、病史、影像学等等,在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之间巧妙把握,这才是我们“医生的医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个人拙见,欢迎批评指正。
simple1212 离线
yuchenzhang 离线
此病例最后报: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局部癌变。
经某位资深病理老师指点(未经其本人同意,暂不提他名字,但是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绝对权威)
该老师指出:这样的病例镜下所见结合胃镜所见,鳞癌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单从片子来说,由于我们胃镜活检时候取材的局限性,不可能取很深,因此所谓的浸润我们只能“疑似”,因此直接发鳞癌理论上讲还是存在风险的。最合适的就是在镜下所见时候描写一下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情况,然后在诊断中如上所写,这样的写法更适合于送检报告单没有明确怀疑恶性的时候时候。
受益匪浅,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