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1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1 阅读:1868
泡澡与病理杂志

唐伯虎学病理 离线

帖子:364
粉蓝豆:8
经验:364
注册时间:2006-10-02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2-03 10:55|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江南冬天,为何要到澡堂读病理杂志?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冬天多雨而湿冷,平时单位上班有中央空调,温度高而干燥,时间长了,人体适应了良好的环境,周末在家反而不适应,上午买菜做饭还可以,下午觉得特别湿冷,所以澡堂成了理想的去处。


从抽象的角度看病理诊断是“两个转换”:1、学习:把书本的文字结合少量图片,转换成大脑中的某个病种的实物整体想象——大体形态和镜下所见。2、工作:大体标本、镜下所见转换成文字——病理报告。


想象和两个转换要环境的启迪,工作了一周的身体也要自我休闲一下,在氤氲迷漫的澡堂看看病理杂志,闭上眼回忆一下一周来所见,有何体会,有时会有在办公室里学习所没有的意外收获。

开读片会时,有同道埋怨做病理太苦、太难,书上的东东记不住。我认为那是在家一本正经读书,未必修成正果。古往今来,多少和尚、尼姑天天念经,非常用功,得道成仙者、成为高僧者很少,西天取经留传到今者,我仅知唐僧一人。

如果象我这样泡澡读病理杂志,休闲学习,无论是病理文化、还是澡堂文化,总会有收获的。

标签:
0
signature
天天哇哈哈,下班了回家做菜,不要想到取材,那是切菜刀和猪肉,不是标本和取材刀.

123 离线

帖子:61
粉蓝豆:2
经验:65
注册时间:2007-01-29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07-02-03 18:05: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病理文化+澡堂文化
0
回复
回复:1 阅读:1868
共1页/1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