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病理学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促进病理学科的发展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
2008全国病理学技术进展和应用研讨会是由中华病理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第三次全国性的病理技术会议。第一次于青岛举行的2005全国病理学技术进展和应用研讨会主要在常规病理学技术方面进行了交流,并成功地举行了淋巴结组织切片技术操作比赛。第二次于张家界举行的2006全国病理学技术进展和应用研讨会主要交流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并组织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操作比赛。这次在哈尔滨举行的会议主要是研讨和交流分子病理学技术。同时在这次会议中,进行了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技术学组的换届改选。
近年来,病理学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如何保证技术的质量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正如陈杰主任委员在专题报告指出“没有好的技术质量就没有好的病理研究质量和诊断质量”。而要提高制片技术质量关键是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近年来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机等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为制片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有效的质量控制,也是保证常规技术和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均衡发展的有力手段。
新一届技术学组希望在学会的领导下,在全国广大病理技术同道的支持和参与下,逐步开展和做好以下工作。
1.国家认证实验室是每个病理实验室建设努力方向,各实验室应不断地创造条件建立或改建成国家认可的标准化实验室。随时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与取得认可。
2.在新的规范和标准还未建立之前,各实验室应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作为指南,逐步建立和完善规范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制片技术、冷冻切片制作技术、特殊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分子病理学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应每天对制片进行质控,并做好各项登记和检查工作。
3.关于病理活体组织标本固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用4%中性缓冲甲醛(即10%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组织有利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组织抗原,已达成共识。因此要求各病理实验室使用标准组织固定液:4%中性缓冲甲醛固定液。固定液量为组织标本5~10倍,固定时间为6~24 h。
4. 建议在充分交流和论证的基础上,推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组织脱水程序,包括试剂以及脱水程序的合理选择,试剂使用次数标准等。
5.使用标准化的固定液、染色液、抗体等试剂是技术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希望有资质的病理相关产品生产厂商和病理技术人员充分交流与合作,为病理工作者开发、提供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病理试剂,以保证病理技术工作质量。
6.广大病理技术人员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粱英杰、王德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