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全程条码管理流程设计
福建省宁德市闽东医院 毛瑛玉 林茂华 郑原印 沈丽蕊 林春燕
一、项目背景和意义
病理诊断作为“最后诊断”,甄别“癌”与“非癌”的问题事关重大,丝毫的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后果,所以,病理工作格外繁杂精细,病理医生和技术员的日常工作极具挑战性,而目前国内病理人员奇缺的专业困境无疑又加重了现有在岗病理人的工作压力。涉及病理标本、组织块、切片及报告单的“三查七对”是日常病理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随着医院内外数字化渐进深入,难免不让人想到引用数字条码技术从不同程度上解放出一些人力资源,不仅可望减少人工差错,也可把有限的人力投入到更纯粹的专业工作关键之处,更好地提升专业服务品质。
条码技术的发展迎合了物流日益丰富的现状,也见跻身于医疗行业的苗头,在临床检验机构标本传送中已有很成熟的使用经验,然而,在病理专业,由于病理标本的多样化、病理条码打印成本昂贵以及既有的PACS、HIS、LIS等众多院内信息软件系统并存的情况又使得病理科条码系统开发受到制约,因此,目前国内多数病理科尚未使用条码技术,少数引进条码技术的科室也多限于部分环节中使用。
本项目以病理专业开发条码系统较为困难的客观状态为出发点,拟整合医院内、外的信息资源、病理资源开发条码技术在病理专业中的应用,旨在缩短病理组织学标本核对的时间、减少病理工作中查询资料循环检索的次数,最大限度地减少病例信息的纯手工输入、人工核对以减少人工差错的机率,也避免信息不全造成专业工作失误的可能性,从而增加医疗安全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成功后有望以中级医院为切入点全面推广应用。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开发概况
国外病理专业使用条码早于国内,涉及临床-病理科标本的送检、病理科内部工作室之间组织块、玻片的交接环节,国内少数医院和几家检验机构也有在病理科的部分工作环节使用条码。尽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业内倾向于在病理工作的整个流程中使用条码,但因为病理科的标签不但要求抗化学腐蚀、耐磨性,而且是在塑料包埋上、玻片的固定位置上打印标签,需要用到至少2种以上的特种打码机,使得病理条码成本昂贵持高不下,也妨碍了条码技术在病理科的研发、使用和推广。近年来,条码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和普及,可望找到性价比较高的设备或调整局部工作环节设计以降低病理条码的使用成本。
三、研究开发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拟将条码技术贯穿到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全过程(包括病理标本送检、开回执、取材、制片、诊断、发报告、归档),设计病理条码标识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并根据流程设计开发软件,配备相应的硬件,实践流程内容。用条码标识标本、组织块、切片,以条码标签代替手工标签,以扫描条码为主的识别代替传统的纯人工识别。通过条码应用软件的开发,归集医院中现有的PACS、HIS、LIS信息系统的数据供检索、查询。完成条码对象的计数与排序:通过条码扫描输入,实现标本数、组织块数、切片数等有关岗位工作量的统计,并设置数字模拟排序过程辅助技术员进行组织块、切片、片盘有序排列及归档,并在试验中改进流程以适应日常工作。
(以下已省略,详细见会议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