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1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1 阅读:3776
阿克曼外科病理学(第10版)简介——小肠

kint123 离线

帖子:1611
粉蓝豆:237
经验:2086
注册时间:2009-01-31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2-05-11 09:43|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本章变化有两个地方
一、乳糜泻
     第10版在形态描述中包括原有的“绒毛萎缩或消失,但黏膜层厚度正常”,还提到“黏膜层厚度正常是由于隐窝增生(crypt hyperplasia)”,第9版(中文)无此描述。
    此外,分级所采用标准有变化,第9版为Drut标准,第10版为Marsh标准:
0级:正常
1级:仅见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
2级:上皮内淋巴细胞浸润+隐窝增殖(crypt poliferation)
3级(a,b,c):分别为轻、中、重度绒毛变短
二、黑素细胞及其相关肿瘤(Melanocytic and related neoplasms)
    第10版中将其单独列出进行描述: 指类似于软组织恶黑(malignant melanoma of soft parts, MMSP)的肿瘤。与MMSP相似的小肠肿瘤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 与MMSP有相同的表现,包括:形态学(束状排列、胞浆透明、核仁显著、偶见色素等)、免疫表型(表达S-100、HMB-45、Melan-A和其他黑色素细胞标记)以及遗传学表现(t(11;22)(q13;q12))所致EWS/ATF1基因融合)
2、 部分肿瘤表达S-100,也存在EWS/ATF1基因融合,但不表达黑色素细胞标记,可能是分化较低的类型。
3、 类似于第2类肿瘤,但可见散在分布的破骨样多核巨细胞。以前报道的胃肠道富于破骨样巨细胞的肿瘤(osteoclast-rich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可能也应归入此类;
4、 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同典型的皮肤黑色素瘤,同时具有EWS/ATF1基因融合。注意:其中部分病例有黑色素瘤病史,曾被诊断为转移性恶黑;
5、 与第4类相似,但无EWS/ATF1基因融合。
 作者的观点是:1、2、3为原发性肿瘤,5为转移性肿瘤,4为来源不明肿瘤;
破骨样巨细胞不仅见于以上描述的病变,还可见于GIST、平滑肌肉瘤及其他肿瘤。

标签:病理 病理学
0
signature
The More We See, The Less We Know!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xclbljys 离线

帖子:5253
粉蓝豆:224
经验:7005
注册时间:2008-11-21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12-05-12 17:35:3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学习黑素细胞及其相关肿瘤的新内容。谢谢!

0
回复
signature
许春雷
回复:1 阅读:3776
共1页/1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