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4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4 阅读:2636
【留学生故事之二】-----我的语伴(ZT)

Rebecca 离线

帖子:2771
粉蓝豆:52
经验:3408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0:40|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我的语伴(ZT)

 

我的语伴是一个日本女生,比我小5天出生。

她高中在英国读书,大学在早稻田,又去北京大学交换过一年。

理所当然,日文,中文,英文都流利得不行。

照她所说,她离开英国也有好一阵子了,所以现在英语退步了。

我呢,碰巧也能说日文,中文,英文,这三种语言,但是相对来说日文最薄弱。

 

语伴的名字叫:悠。

悠上个星期去泡温泉了,给我捎了四块饼干回来说是土产。

我嘛,只好今天晚上请她吃了一顿关西的 お好み焼き 料理。

 

我千方百计地引导她说英文,可是她就不断地用中文回答我。

她说我刚从美国回来,英文说得太好,对她不公平。

哈哈,搞得邻座以为我俩是:一个中国女孩和一个美籍亚裔 一样。

结果...都不是...呵呵。

 

遇到像悠这样的日本女生语伴,人生倒是一种幸遇。

说着说着话,我们可以切换三种不同的语言,在茫茫的词海里面挑选自己想要的词。

一句话,可以说着一半然后换成另一种语言,

然后再继续换——取决于哪一种语言里哪一个词更符合自己的表达。

 

今天她说了一个词 —— retaliation (报复),彻底惊讶了我。

我心想,要是我没有背过GRE红宝书的话,还真栽在你手上了。

一般口头语言都用revenge,没有谁会用retaliation 这种书面语。

然后说起 “痣”,她问我中文是什么,我说是:zhi4。

我问她日文呢?她说是 “黑子”(ほくろ)

日文中的汉字使用就是这样的感觉,乍看起来没有道理,但是想一想又说得通。

真是不同的文化,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

虽然大部分汉字的使用都是相通的。

英文是什么呢?

我们两个都忘了,她只记得打头字母是m的单词。

一查字典:”mole” ーーー笑了,没听过呀。

然后说起“酒窝”这个词,我叫道:"dimple" !! 她说:“哈哈,我也知道!”

 

回家后收到她的短信:

" Thanks for the dinner tonight! I'm quite impressed with your English speech lol. Actually I'm not in a very good mood today, but you've somehow cheered me up. :)"

 

能遇到这样的日本女生做日文学习语伴,真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幸事。

 

日本料理真的好吃啊,不是开玩笑的。        

 

【留学生故事之二】-----我的语伴(ZT)图1
 
                                                  关西的 お好み焼き 料理

 

标签:
本帖最后由 Rebecca 于 2011-11-18 11:02:54 编辑
0
signature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

月下笛 离线

帖子:246
粉蓝豆:21
经验:327
注册时间:2011-08-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11-11-22 07:50:02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写得很不错,图片也很漂亮,看着很有食欲啊

0
回复
signature
人人追求个性的年代,我甘愿平庸。

射手笑笑 离线

帖子:1495
粉蓝豆:187
经验:2536
注册时间:2009-05-29
加关注  |  发消息
2 楼    发表于2011-11-25 18:50:42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没有吃过日本料理的表示,啥时候去吃一顿哈哈

0
回复
signature
人最幸福的一生是人生层次不断上升的一生…… 痛而不言是智慧,笑而不语是豁达……

多多 离线

帖子:174
粉蓝豆:1
经验:452
注册时间:2007-12-31
加关注  |  发消息
3 楼    发表于2011-11-26 20:31:59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不喜欢日本人

0
回复
signature
知足常乐

Rebecca 离线

帖子:2771
粉蓝豆:52
经验:3408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4 楼    发表于2012-07-13 20:52:05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Rebecca 于 2012-07-14 10:54:16 编辑
引用 3 楼 多多 在 2011-11-26 20:31:59 的发言:

不喜欢日本人

 

可以理解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伤痕。不必永远只停留在仇恨二字这一浅表层面上。

日本是值得对它感兴趣的中国年轻一代去深入了解研究的一个发达国家。甲午战争后连腐败无能的晚清政府战败国都明白并开始向日本派遣大量的官费留日生,纵观中国近代史演绎与晚清至民国初年2万多名各种人才留日生无不息息相关。日本是最早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与法制也是学习得最成功的国家。它向英国学习造船建立了自己的造船工业乃至制造自己的巡洋舰、驱逐舰到航母;它向法国人学习法律,为我所用;它向美国学习经济与管理...它继承并发扬中国的文化,日语不但借取汉字并把汉字的偏旁部首都拆开了借用,可谓用的淋漓尽致,日语更吸纳了多种外来语。 

二战前美国对日本几乎一无所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宣布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开始认真深入地去了解日本这个民族。1947年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女教授'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撰写出版《菊与刀》,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 文本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语言富有智慧和幽默感。读之既启人深思,又引人入胜,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这本书也是战后美国为接管日本制定相应一系列策略的一本重要参考蓝本。

大国崛起的中国仍需要好好学习、深入研究、并借鉴包括日本在内所有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熟悉日本的各种专家和专业人才,这是无需置疑的。如果让我们孩子像我们一样只停留在‘地道战’、‘地雷战’的水平上,那显然是很滑稽或很可笑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无论政治、外交、军事、科技、经济、商贸...莫不如此。

 


 

0
回复
signature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与月。
回复:4 阅读:2636
共1页/4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