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巨检:无特殊。
2、镜下改变(图16-18)
(1)结构特征:
①常可见流水样或揉捏样结构,可明显或不明显。
②次级管腔的大小和形态不规则,成角、裂隙样,有时位于周边;
③可出现上皮桥,但其内细胞拉长,形成的梭形细胞桥纤细(而不是“僵硬”的罗马桥)
④增生细胞核分布不均匀,可见核重叠。
(2)细胞学特征:
①腔内增生细胞成分多,可见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大汗腺化生细胞;
②核的表现多样(成角、梭形、卵圆形或圆形);
③增生的细胞群内可见大量具有肌上皮特征的细胞,后者表现为小的固缩的核或拉长(双极性)梭形细胞核;
④细胞边界不清。
(3)免疫标记:
①UDH同时强阳性表达低分子CK如(8,18,19)和高分子量CK(CK5/6,14,34βE12),为其特征;
②有诊断疑问者应标记高分子量CK,强阳性者提示为UDH,与之相反,绝大部分DCIS和ADH不表达或基本不表达。
③具有肌上皮特征的细胞一般不表达SMA、calponin,但常表达S-100,CK5/6和CK14、神经生长因子p75,偶也表达p63、CD10。
=============================================
图16:UDH
女性,39岁,乳透示右乳腺纤维囊性病变。
名称:图1
描述:16.1:穿刺细胞学示大量具有黏附性的上皮团,其内有上皮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和肌上皮细胞(核拉长或双极性核)
名称:图2
描述:16.2:部分细胞团内上皮细胞核增大,核浆比升高。注意还存在第二种细胞,表现为核固缩或拉长。尽管存在两种细胞,但细胞学仍诊断为“怀疑恶性”
名称:图3
描述:16.3:切除活检示导管内增生为异质性,上皮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肌上皮细胞核拉长、深染或双极核,次级管腔不规则,呈裂隙状
名称:图4
描述:16.4:UDH特征性的流水样排列,次级管腔大小和形态不规则
名称:图5
描述:16.5:UDH细胞表达CK5/6
名称:图6
描述:16.6:UDH细胞表达CK5/6,但并非所有细胞均阳性
1、巨检:无特殊。
2、镜下改变(图16-18)
(1)结构特征:
①常可见流水样或揉捏样结构,可明显或不明显。
②次级管腔的大小和形态不规则,成角、裂隙样,有时位于周边;
③可出现上皮桥,但其内细胞拉长,形成的梭形细胞桥纤细(而不是“僵硬”的罗马桥)
④增生细胞核分布不均匀,可见核重叠。
(2)细胞学特征:
①腔内增生细胞成分多,可见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及大汗腺化生细胞;
②核的表现多样(成角、梭形、卵圆形或圆形);
③增生的细胞群内可见大量具有肌上皮特征的细胞,后者表现为小的固缩的核或拉长(双极性)梭形细胞核;
④细胞边界不清。
(3)免疫标记:
①UDH同时强阳性表达低分子CK如(8,18,19)和高分子量CK(CK5/6,14,34βE12),为其特征;
②有诊断疑问者应标记高分子量CK,强阳性者提示为UDH,与之相反,绝大部分DCIS和ADH不表达或基本不表达。
③具有肌上皮特征的细胞一般不表达SMA、calponin,但常表达S-100,CK5/6和CK14、神经生长因子p75,偶也表达p63、CD10。
=============================================
图16:UDH
女性,39岁,乳透示右乳腺纤维囊性病变。
名称:图1
描述:16.1:穿刺细胞学示大量具有黏附性的上皮团,其内有上皮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和肌上皮细胞(核拉长或双极性核)
名称:图2
描述:16.2:部分细胞团内上皮细胞核增大,核浆比升高。注意还存在第二种细胞,表现为核固缩或拉长。尽管存在两种细胞,但细胞学仍诊断为“怀疑恶性”
名称:图3
描述:16.3:切除活检示导管内增生为异质性,上皮细胞核圆形至卵圆形,肌上皮细胞核拉长、深染或双极核,次级管腔不规则,呈裂隙状
名称:图4
描述:16.4:UDH特征性的流水样排列,次级管腔大小和形态不规则
名称:图5
描述:16.5:UDH细胞表达CK5/6
名称:图6
描述:16.6:UDH细胞表达CK5/6,但并非所有细胞均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