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讨论首页
资讯学术本站会议
讨论专业文娱自建
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
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
分享资源下载
文献杂志检索
人才求职招聘委托
社区博客科室学会
商家品牌产品求购
服务会诊书店邮局
当前位置:讨论区>自建讨论>专业
推广栏目:安必平细胞学|迪诺基因|吴秉铨基金|兰丁AI云诊断
当前所在小组:4周年庆典活动征文
回复:9 阅读:2052

养 儿 与 养 猪

楼主 巴山夜雨涨秋池 离线 发表于 2011-07-20 20:32:00举报|关注(0)  快捷回复

 

 

                                      养 儿 与 养 猪


    这标题,一看就让人不舒服,不畅快,不落忍,甚至有几分愤懑,几分反感,几分悲戚。
    上网浏览了一下国内新闻,以“小学择校费10万”为题的报道立即刺激了我的神经。值得庆幸的是,

其后打的是问号,没有打句号。 可悲的是,没有打感叹号。如果,这真的成为热炒的网络事件的话,一

定有人出来说明:最终证实,木有此事。如果不热炒,估计也没人出来说话了。阈值的不停提升,让人们

几近麻木,点把点刺激早已引不起身体的丝毫反应。
    我很久没有关注过择校费了。五年前,我知道,小学六年择校费是4万8(一个市辖区下某小,非所谓

的重点)。教育事业经过几年的发展,择校费上10万理论上还是说得过去的,毕竟最近几年物价上升太快

。那么多行业吃干饭,不能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喝稀饭啊,那不影响未来国人灵魂塑造么?这确实是个后

果极其严重的问题。
    群里有人爆料,25万包初中,不知是不是确有此事。如此算下来,孩子从呱呱坠地买奶粉开始,到大

学毕业(不含研究生及以上),衣食住行卫各种开支加起来,70万不一定拿得下来。
    教育资源不平衡其实是个伪命题。我了解到的情况是“烂”学校同样收费,相当多的市辖区学校、子

弟学校、实验学校不及县下一些学校教学质量高。
    户口不在辖区也是个伪命题。用工制度改革导致人员流动大。即使拥有主城户口,也不一定在其辖区

,孩子就近上学也逃不了择校费。
    交了钱,孩子就能成材,或者能改变孩子未来, 明显也是伪命题。那无疑跟炒股一样,充满了风险

与不确定性。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猫在家里或电脑前当啃老族。降低要求找个工作吧,那点工资吃

饭也成问题。“推理证明”,交了钱,真正成材的孩子也不是多数。药家鑫不也是天之娇子么,不照样成

柴,除了冒出一股黑烟,就只余下一堆白灰了。
    曾经在哪里看过报纸,说不允许收择校费,我着实兴奋了两天。两天后,我失望了,见到朋友手里拿

着一张手写收据:“捐资助学费X万元整”。我问他:“你在做慈善事业?”他很高兴地说:“嗯嗯。赞

助他一下。”从此,我对他生出十二分由衷的敬佩。他确实很兴奋,请我去喝酒,说孩子上学的事终于解

决了,要庆贺一下。他醉了,我付了款,送他回去。我痛心地给他老婆说:“妹子,无论是包包白还是瓢

儿白,都要一斤一斤地称啊,损耗还那么大,一个月下来能赚几个老人头,你不是不知道。两口子连房子

的首付都还没有着落,悠着点啊。”他老婆热泪盈眶地说:“谢谢关心。”
    如果哪天报纸上说,不允许收捐资助学费,我一定不再兴奋,因为我知道,收据上将出现类似“集资

办学费Y万元整”的字样,且Y一定大于X。跟银行不准收开户费一样,政令总是畅通无阻的,收费依然是

水涨船高的。不管还好些,一管收的更多了。马蜂窝和肿瘤轻易动不得,一动就肆无忌惮地扩散。各行各

业的文字游戏,其实都是玩给咱等双目不识几个丁的人看的。
    一晚,我梦见自己掉在漩涡里不能自拔。一少妇拉我上岸。聊到了教育。幼儿园、高中、大学都是非

义务教育。人家没有义务给你教育,你当然要交钱了嘛。人家要生存要发展要为子孙着想,你当然要交很

多钱了嘛。我说那小学和初中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吧。她说,是啊,那几十百把块钱学杂费不是都给你免

除了吗,如此大的恩赐还不感激涕零?我大惑不解:那为什么免了比不免还交得多的多呀?她有些怒了:

不跟你说了,谁叫你以前不多读点书。说罢,该妇女飘然而去,仅留的一丝余香也慢慢地随风而逝了,直

令我懊悔不已。醒来后,我认真回忆了一下梦境中的细节:原来她读的书比我还少啊,我好呆也是个中学

文化程度啊, 她小学都没毕业啊,也能教训我啊?
    很久没吃肉了(我属于非严格素食主义者)。那天突然想吃,我去了一个超级市场:二十几块钱一斤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一斤是500克,十两,一两相当于一个小包子,干煸以后就活脱脱一颗蚕豆,一颗

蚕豆两块多,一头猪能有多少颗蚕豆啊!我第一反应是,好,好啊,农民伯伯收入增加了, 有利于缩小

城乡差距。周末爬山,我去了农家,跟老伯边吃午饭边聊天,回来一直不高兴:现在农民养猪不仅不赚钱

,还在亏钱,亏钱为什么还养呢?为了种地的大粪肥料。我按理科逻辑一直追问下去:“为什么还要种地

呢?”老伯迷惑地看了我半晌,惊诧不已:“我冇种地,我冇种地你咭哪样?”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突然

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是啊,农民都不种地,我们喝西北风吗?同时也感叹憨厚朴实的农民

老伯那智商并不在我之下。临走,我把裤兜里仅有的五百元拿出来,给了老伯四百。他拉着我的手,深情

地说:“饭钱冇得恁恺多,我晓得你是个好人,在捐资助农。帮我解决老两包化肥,能种九分五厘地哩。


    途中我在思考:假如不用那两包化肥呢,一定没有好收成。突然明白:其实很多人,都在为了吃而拼

命,包括农民、教师与银行职员。
    养儿与养猪一样,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投入产出比太低,甚至亏损。
    但是,亏损也得产,不产麻烦就大了......
    因为,人多好办事。假如人太少的话,堂堂大中国,连小小的菲律宾都打不过。
    那,玩什么玩,玩王二儿么?

被赞数:0
1 楼 发表于 2016-06-01 09:11:21|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标题有意思
2 楼 发表于 2011-07-23 21:59: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窗外梧桐空有枝,

夜来风爽雁归迟。

郎君一去已三载,

他乡可有梧桐思?

3 楼 发表于 2011-07-22 20:59: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谁也不是强迫的,义务教育期间有书读,都是愿意交的呀,当然也是无奈交钱,
4 楼 发表于 2011-07-22 19:58: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哦,这个可以理解。周瑜打黄盖。我说的情况基本属于强迫捐资。
5 楼 发表于 2011-07-22 05:23: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三限生”指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政策而录取的学生这些学生离正式录取的分数线还差了几分因此享受三限政策。

目的一是满足部分学生上高中的愿望(当然是相对好的高中);二是通过这种方式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6 楼 发表于 2011-07-21 23:05: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何为三限生,请教。争取多了解点知识。
7 楼 发表于 2011-07-21 21:17: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没办法

科室同事,刚给孩子交钱

这里不叫择校,叫“三限生”……

8 楼 发表于 2011-07-21 21:01: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新版新华字典收录了很多时代语汇,其中有一句注释是这样的:有俩钱,看把他给烧的。
9 楼 发表于 2011-07-20 22:26: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1-07-20 22:31:00 编辑

 給孩子择校,就是給孩子做教育投资,我想很多有条件的父母都愿意去做,哪怕是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啊,自己可以勒紧腰带,可以吃萝卜咸菜,一定要給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这可能也是中国式教育的代表心态,虽说此间有很多不合理的社会因素,但是家长的做法在传统的中国人眼里合情合理.

我今天跟同事谈起此事,她刚刚为孩子交了10万元的小学择校费,她非但没有任何抱怨,还喜滋滋地说,这种錢你不认识人还交不上呢,长长的交钱队伍,她还是首批能交进去的,后面的人可能还要交更多甚至无法交,她还表示对此一点不后悔,女儿有了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也就放心了,不公平吗?这个社会本来就没有公平,你不想择校完全可以就读地段小学啊,我不愿意去,我愿意花钱咋地?!有钱就有选择的权力,这就是硬道理!

我儿子就读的高中,一届800多学生中有一半是择校生,择校生中一半是成绩合格但愿意交择校费的,另一半是借读生,所谓借读生就是你的考分不够这个学校的录取线,学校不给你学籍,但是允许你在这里借读,条件当然是交钱.由此导致教室里面人头涌涌,进去开家长会坐在那里感到窒息,空调也起不了作用,密密麻麻的课桌连走路都困难,真难为这些人高马大的高中孩子了.我儿子对那些择校的孩子表示深切同情,他说孩子有受教育的权力,他们也不容易,只是几分之差嘛!我感叹孩子的善良同时也不禁为我们国家的教育捏一把汗.

学校又是怎么说的呢?老师说学校老师常年无偿看管晚自习的孩子,老师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这些补贴哪里来?学校教学楼运动场地要改建,经费从哪里来?教育要投资,啊,老师也是人,学校办教育有自己的难处啊

回复:9 阅读:2052
共1页/9条<<1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本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