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尊敬的郭燕红副司长:
您好,您知道吗?您在5月10日卫生部例行发布会上的话,严重的刺伤了学生们的神经,学生想问您,您考虑过学生们的感受吗?您有没有为我们这个群体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学生们对您的话愤怒过,流泪过,现在几天过去了,回头想想,学生们更多的是,想和您和卫生部的领导们沟通一下,真的希望您能听听学生们的心声,因为,学生们太渴望了,一个人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并有能力从事的工作,是多么大的悲哀。郭老师,您能静下来听听学生们说的话吗?我们渴望解禁,理由如下:
1.病理学科早已形成,病理学科的设置时间悠久,是培养病理专业高等人才的唯一官方学科,放眼过去,中国病理学界大量的精英人才都来自这个学科,病理学科培养的高精尖人才都来自这个学科,您为啥就轻易否定了呢?没有根据显示这个学科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病理岗位,您为什么就轻易否定呢?06版的医师法跟病理学科的设置不衔接,这是国家的错误,这个错误为什么要我们这些底层学子来承担?这个学生们承担不起啊?病理研究生的出身组成,早已是这样,没有任何理由显示这些出身的学子是不适合的,为什么医师法不衔接了,就说这些学生不适合了,这个实在是说不通啊。
2.您说的科研型培养目标不是做临床的,但是我想说,中国研究生大部分是科研型,医学硕士博士组成大部分是科研型,这些组成的硕士博士都进了医院,成了专家教授,顶尖的医生。医学生毕业主要的方向就是进医院。您可能要说科研型的动手能力不强,但是我想说,这是国家导向的问题,学生们无力改变国家的导向。更何况,现在很多科研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是纯科研,是科研与临床并进的,很多医生工作了还在搞科研,科研和临床是分不开的。您怎么能轻易的就否定呢?为什么不肯给学生们一个机会?
3.我们这些学子是有知识的群体,我们通过了研究生考试,我们医学知识相对扎实,我们都是医学生,内外科都学过,我们想说,我们是医学生,我们的知识结构是坚实的,绝对不是存在巨大漏洞,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希望管理层能看到。我们热爱自己的专业,我们有能力从事好自己的专业,为什么不肯给我们机会?我们为病理付出了很多,我们喜欢显微镜下的世界,我想说,我们有实力从事好我们喜欢的工作。
4.我们这些出身的学生,渴望得到正视,管理层有可能对于我们的出身是否能胜任工作有顾虑,我想说,我们愿意接受管理层的考核考察,我们愿意接受专家的测评,看我们到底有没有能力从事好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没有理由显示我们不适合,请给我们这些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学生一个生的希望,我们渴望有变通的机会。
5.我们上这个专业之前,问过卫生局,回答是能考的。政策的突变,不给我们这些学子变通的机会,这个是管理层应该做的事吗,不管不顾学生们的死活,这是管理层应该做的吗?您可知道,您的一句禁令话说的简单,要让多少学生梦断理想和追求?这会要了多少学生的命,多少人要为此而该行,转岗,甚至是失业?
6.我们的请求和呼吁得到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卫生法教研室副主任王岳老师的支持和鼓励,王老师在《健康报》和《医师报》分别发表了声援的文章,我们很感谢。我们的请求,得到了韩启德副委员长的两度亲切回信,韩副委员长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学生们终生难忘。在这里,我们要向所有理解和支持我们的领导、专家、老师和朋友们说一声,谢谢你们,有你们的鼓励和支持,学生们一定会坚持的、坚定的走下去,一定会珍惜机会,好好学习。
最后,我想对您和卫生部的高官、病理学界的专家们说,我们这个群体是热爱病理的群体,我们这个群体是有知识的群体,我们这个群体有热情有能力从事好自己喜欢的专业,请给我们机会,我们相信,解禁绝对不是纵容,是给喜欢事业的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们期待能有这个机会。一个个展翅欲飞的小鸟,渴望拥抱蔚蓝的天空。
此致
敬礼
病理研究生
2011.5.28
epithelial 在线
以下是引用dingwei在2011-6-21 7:31:00的发言:
总结:法律是正确的,国家是正确的,领导是正确的。病理学科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慢慢协商是可以解决的,病理学会在这方面也在不断努力。一句话,相信组织,相信政府,相信党。 一点小建议: 写信或反映问题时应该注意国情: 1、不能有过激的言论和对当前政策、领导人的不满。否则谁也不会来解决这个问题,谁解决,谁就承认国家政策的不妥和自己工作的失误,而这在中国是很难的,搞得不好,问题没解决,这个人的官也就做不成了。 2、首先应该高度评价现在的法规和制度,应该对我们国家的这个进步作出充分的肯定。 3、然后应该歌颂我们卫生部的领导(如郭燕红副司长的讲话)是很有前瞻性,建设性和科学性的,对我们病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4、最后才说中国的现状,病理面临的困难和历史遗留的问题(应该说明解放初期由于病理科在中国相当少,所以把病理划分到基础学科,但随着学科的发展,病理学已经不仅仅是基础学科,临床病理与基础病理已经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如郭燕红副司长说的病理要培养科研型和临床型人才,病理学科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希望我们国家能出台一个暂时变通的方法、妥善地解决遗留历史,并科学地划分病理学科。 同样的话,用不同角度去讲,也许会收到不同的效果。要把领导的思想负担去除,让领导觉得这是一个政绩、没有风险的、值得做的,他才会帮你去说话,帮你去做。没有做成功,也应该表示理解并表示感谢,这样他们才会一如既往地去做。否则一开始就让领导心里堵得慌,谁还会帮你做阿。 老师的话说的很有道理,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太多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想让心中还有正义的领导站出来是不容易的,也是需要技巧的。 病理这个现状是杯具的,不是临床出身会差到哪里?就像大家崇拜名牌大学一样,不是名牌出来的又差在了哪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通过了实践检验的那就是真理! |
以下是引用dingwei在2011-6-23 17:22:00的发言: 哈哈,兄弟言重了,临床过来让我们改报告,看是什么报告,如果是原则性问题,当然不改,院长那里也不会过不去的,因为这片子是要外借的,改了医院会更被动,和院长、临床医生说清楚利害关系,院长、临床医生是不会不讲道理的。 至于临床出了纰漏,让你报告改得圆滑一点,如果不违反原则,为什么不改?这不是面子问题,是会不会做人的问题。你为临床着想,临床医生也会为你着想,院长也会为你着想,因为你最终是为了医院。以后你的报告出现问题,临床医生也会为你说话,他们说一句顶你一百句(这种让临床医生感谢你一辈子的事,千载难逢,好好珍惜吧,让临床感激的机会病理科并不多)。所以我们与临床处得好的人发现临床处理发生了问题,首先和临床医生联系,让他自己先把患者思想工作做好,而不是急着发报告。病理与临床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合作,这样病理才会发展。 以前临床科室吃年夜饭很少请病理科的,现在与病理相关的科室请病理科的也越来越多了,有的临床医生敬酒时说的感谢事,我们自己都早已经忘记了,病理与临床的亲密关系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所以合作才是硬道理。 我们不少病理人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喜欢用别人的错误来抬高自己,所以病理与临床之间,病理与病理之间经常会出现不必要的矛盾。什么“临床怎么在开刀的?”“下面医院怎么在诊断的,这么简单也会看错”说给病人听都不好。这病理的“猫”“咪”之争希望以后不再出现,上级医院对基层医院的病理诊断如果不是原则错误,而且不影响治疗及预后,能不改就希望别改,就是改也希望在用词上圆滑一点,这样对病理地位也是一个保护,基层病理地位都低了,也影响整个学科的地位,你要真有心,私下可以打个电话给报告医生说一下怎么发才恰当。 以前在我这会诊的病人,如果有原则问题,首先和病人说:“这病例很复杂,我们也很难诊断,基层医院更难诊断,所以我们几个专家要一起讨论讨论”。让病人在外面多等等,让病人感到自己的毛病确实很复杂,上面医生为下面医生多说几句好话,病人回去就不会找基层医院病理科的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