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44
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关系的分析=Primary lymphoma of breast: a clinicopathologic and prognostic study of 40 cases[刊,中]/杨华1,郎荣刚1,刘芳芳 1,王秀凤1,靳紫健1,吕阿娟1,王莹1,傅西林1,付丽1(1.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研究室 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300060)//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79~84
探讨原发乳腺淋巴瘤(PBL)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按Ann Arbor临床分期标准及Wiseman 和Liao的诊断标准对40例PBL患者进行分期,按照WHO(2008)年造血和淋巴瘤系统肿瘤分类分型,并进行了随访。采用SP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40例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7岁,右侧20例,左侧16例,双侧4例。临床症状大部分表现为逐渐增大的乳腺无痛性包块,肿块数量<3个31例(77.5%,31/40),≥3个9例(22.5%,9/40);Ann Arbor分期:33例(82.5%)为Ⅰ~Ⅱ期,7例(17.5%)为Ⅲ~Ⅳ期。9例(24.3%,9/37)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分34例(85.0%),2分以上6例(15.0%);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29例0~1分(78.4%,29/37),2例2分(5.4%,2/37),3例3分(8.1%,3/37),3例4分(8.1%,3/37)。21例(53.8%,21/39)累及腋窝淋巴结。(2)40例中27例(67.5%)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8例(20.0%)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1例伴大细胞转化),2例为滤泡性淋巴瘤(FL,Ⅰ级),1例为淋巴性浆细胞淋巴瘤,1例为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40例细胞角蛋白均呈阴性,95.0%(38/40)的肿瘤细胞表达CD20和(或)CD79a;MUM1(57.6%,19/33)、bcl-6(30.3%,10/33)、bcl-2(72.7%,24/33)呈阳性表达。3例为生发中心B细胞(GCB)亚型,21例为非GCB亚型。(3)37例(92.5%,37/40)获得随访资料,其中23例(62.2%,23/37)存活,14例(37.8%,14/37)死亡。27例DLBCL的5年总生存率为48.0%,5年无病生存率为36.0%。结论 PBL少见,大多为DLBCL,其中又以非GCB亚型为主。LDH水平、肿块数目、IPI指数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图7表0参19(霍临明 贺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瘤;诊断;预后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2.003
E-mail: fulijyb@hotmail.com
310.44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Significance of chemokine receptor CXCR3 expression in breast cancer[刊,中]/李磊1,陈杰1,卢朝辉1,于双妮1,罗玉凤1,赵武干1,马怡晖1,贾从伟1(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北京 100730)//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85~88
研究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患者相关临床病理指标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即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8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XCR3在80例乳腺癌、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RT-PCR和即时荧光定量PCR显示,18例乳腺癌组织CXCR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2)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CXC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乳腺纤维腺瘤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5);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结转移阳性组CXCR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乳腺癌组织中CXCR3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累及数目(P=0.000)、肿瘤大小(P=0.027)和pTNM分期(P=0.004)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参与乳腺癌病程进展的重要分子;CXCR3的表达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尤其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其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指标。图3表1参15(贺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受体,趋化因子;肿瘤转移;CXCR3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2.004
E-mail: path2008@163.com
310.44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Thyroid 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8 cases[刊,中]/刘霞1,哈德提·别克米托夫1,张巍1,王坚2(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乌鲁木齐830054;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89~93
目的:探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 8例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的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资料,采用En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 结果: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为48.8岁(25~57岁),均表现为前颈部肿块,其中2例伴有声音嘶哑。影像学上多表现为低密度肿块,增强后可强化。术中显示7例肿瘤位于甲状腺下极或中下极,1例位于上极。肿瘤呈结节状,平均直径为4.3 cm。4例周界清楚,4例累及甲状腺外组织。镜下,肿瘤由大小不一的岛状、巢状或索状分布的瘤细胞和纤维性间质组成,后者伴有多少不等的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其中3例呈淋巴上皮瘤样。2例瘤巢中可见鳞状分化,类似胸腺哈氏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D5、bcl-2、p63和CD117,部分表达癌胚抗原,不表达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1。8例原位杂交检测EBER均为阴性。2例分别于第一次术后12年和22个月发生局部复发,予以再次手术。最近一次随访(4~55个月)显示8位患者均健在。结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甲状腺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其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与胸腺癌相似。图11表1参20(齐文安)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胸腺;分化;免疫表型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2.005
E-mail:softtissuetumor@yahoo.com.cn
310.44
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Myxoinflammatory fibroblastic sarcom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6 cases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刊,中]/向华1,师晓莉2,李巧新2,张巍2,王坚3(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03;2.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病理科;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94~98
目的:探讨黏液炎性纤维母细胞性肉瘤(MIF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 方法:对6例MIFS的临床资料、光镜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文献。 结果:6例均发生于成年人,其中男性2例,女性4例,中位和平均年龄分别为47岁和50岁。肿瘤位于下肢3例,上肢2例,腋窝1例。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肢体局部肿胀或缓慢性生长的肿块,伴有轻微疼痛或胀痛感。大体上,肿瘤呈灰白色结节状,直径2.5~4.6 cm(平均3.4 cm)。镜下,肿瘤由黏液样区域、玻璃样变区域和炎性区域混杂组成。除梭形细胞外,在3种区域内均可见到呈单个散在分布或小簇状分布的异型大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形态上类似病毒细胞、R-S细胞或神经节细胞,核分裂象罕见。在黏液样区域内还可见到黏液湖形成及漂浮的单泡状或多泡状脂母样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畸形大细胞主要表达波形蛋白,其他标记包括白细胞共同抗原、CD30、CD68、CD34、S-100蛋白、HMB45、细胞角蛋白和肌动蛋白等均为阴性。随访4例,2例于局部切除后复发。 结论:MIFS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纤维母细胞性肉瘤,易被误诊为良性病变,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图13表1参20(齐文安)
关键词: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性肉瘤;黏液样肿瘤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2.006
E-mail:softtissuetumor@yahoo.com.cn
310.44
低氧诱导因子-1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Impact of HIF-1 on tumor invasion and metastasis[刊,中]/王芳1,常苗苗2,赵静1,姜丽丽3,师永红1(1.内蒙古医学院病理学中心、附属医院病理科,呼和浩特 010059;2. 内蒙古赤峰市医院;3. 内蒙古医学院病理学中心、附属医院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99~103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1对人乳腺癌细胞系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对正常氧和低氧培养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HIF-1α、磷酸化波形蛋白和tubulin蛋白的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干扰MDA-MB-231和SK-RB-3细胞的HIF-1α蛋白表达;穿膜侵袭和划痕修复实验检测干扰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多种乳腺癌细胞系均有HIF-1α蛋白的基础和低氧诱导表达,以高侵袭转移能力的细胞系MDA-MB-231表达最强;经siRNA干扰HIF-1α后,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随之明显减弱,磷酸化波形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HIF-1促进乳腺癌细胞系的侵袭和迁移,可能成为抗肿瘤转移治疗的靶点。图6表0参22(贺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侵润;肿瘤转移;RNA干扰;波形蛋白;低氧诱导因子-1α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2.007
E-mail: yhshi1962@yahoo.com.cn
310.44
人端粒酶RNA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Detection of 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gene by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screening of cervical lesions[刊,中]/高莉1,朱炎1,刘素1,高妍1,朱明华1(1.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病理科 200433)//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2)—104~107
探讨人类染色体端粒酶RNA基因(hTERC)扩增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宫颈脱落细胞防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8年2—10月上海长海医院门诊就诊146例患者宫颈液基细胞学样本,应用间期双色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的扩增情况,并与细胞学和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 杂交成功120例(细胞学阴性20例、细胞学阳性100例)。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与细胞学等级成正相关(r=0.465,P<0.01),与组织学等级成正相关(r=0.610,P<0.01),各级的阳性率分别为:炎性病变0(0/1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28.6%(6/21)、CINⅡ级61.1%(11/18)、CINⅢ级75.0%(18/24)、鳞状细胞癌91.7%(22/24);FISH方法检出高级别(CINⅡ/Ⅲ级)以上病变的敏感性为77.3%(51/66),特异性为82.4%(28/34)。阳性预测值89.5%,阴性预测值65.1%,低级别(CINⅠ级)以下病变的hTERC阳性率与高级别以上病变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550,P<0.01)。结合hTERC高倍扩增(信号数>4)的出现,检出高级别以上病变的敏感性提高到81.2%。结论 hTERC基因扩增的FISH检测有助于辅助细胞学诊断,提高高危病变的检出率。实验结果判断除参照阈值之外,还应结合hTERC基因的扩增类型,出现高倍扩增亦提示高级别以上病变。图2参14(王世贤)
关键词: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原位杂交,荧光;细胞学技术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1.02.008
基金项目:卫生部科研基金(WKJ2007-3-001)
E-mail:mhzhu2000@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