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讨论首页
资讯学术本站会议
讨论专业文娱自建
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
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
分享资源下载
文献杂志检索
人才求职招聘委托
社区博客科室学会
商家品牌产品求购
服务会诊书店邮局
当前位置:讨论区>自建讨论>专业
推广栏目:安必平细胞学|迪诺基因|吴秉铨基金|兰丁AI云诊断
当前所在小组:中华病理学杂志
回复:0 阅读:1013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年第39卷第11期 论著 中文摘要

楼主 CJPA 离线 发表于 2010-11-26 17:49:00举报|关注(1)  快捷回复

310.44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分子诊断的临床实用性初探= 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molecular assay for intra-operative diagnosis of metastases in sentinel lymph node of the breast cancer[刊,中]/李大力,杨文涛,蔡旭,徐晓丽,徐维萍,陈嘉健,杨犇龙,吴炅,施达仁(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29~7733

探讨GeneSearchTM乳腺淋巴结检测试剂盒(以下简称GeneSearch)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术中诊断的临床实用性。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9年2月至6月诊治的88例乳腺癌患者行SLN活检。首先垂直长轴将所得淋巴结切成数块厚约2 mm的组织块,对各切面进行术中细胞印片后,奇数号组织块用于术后连续切片检查,偶数号组织块采用GeneSearch进行检测。应用即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LN中CK19和乳腺球蛋白表达的Ct值。将GeneSearch以术后连续切片的诊断为准,与术中细胞印片、术后连续切片的病理结果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88例共获得225枚SLN,其中宏转移淋巴结27枚,微转移淋巴结9枚,阴性淋巴结189枚(其中5枚为孤立肿瘤细胞)。从切割淋巴结开始到最终形成报告,GeneSearch耗时范围为35~45 min(平均40 min)。基于淋巴结数目,GeneSearch与术后连续切片的总体符合率为95.6%(215/225),其检测敏感度为86.1%(31/36),均高于术中细胞印片[分别为94.7%(213/225)和72.2%(23/36)]。SLN转移灶大小与CK19和乳腺球蛋白的Ct值存在统计学相关性(P<0.01)。结论  GeneSearch用于SLN术中诊断时,其检测敏感度高于术中细胞印片,达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在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图2表3参20 (霍临明  贺芳)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试剂盒,诊断;诊断

DOI: 10.3760/cma.j.jssn.0529-5807.2010.11.004

E-mail:ywentao2000@yahoo.com

310.44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的差异分析= Differences between clinical response and pathological responses of breast cancer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刊,中]/郑闪1,张柏林2,张仁知3,杨建良4,邹霜梅1,薛丽燕1,罗巍1,袁燕玲1,吕宁1(1.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病理科,北京 100021,2.腹部外科,3.影像诊断科,4.肿瘤内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34~738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与病理评价之间存在差异的病理学基础。收集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病例209例。新辅助化疗前均行核芯针穿刺活检。化疗结束后4周内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新辅助化疗前后均对乳腺原发灶进行临床体检、乳腺X线摄影和(或)超声检查。实施新辅助化疗后,依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对乳腺癌原发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依Miller and Payne(MP)分级系统进行病理评价。应用SPSS 15.0软件分析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新辅助化疗后依临床体检结果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33例,部分缓解124例,疾病稳定41例,疾病进展11例。(2)新辅助化疗前后均行乳腺X线检查87例,依乳腺X线检查进行临床评价: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42例,疾病稳定37例。(3)新辅助化疗后MP分级病理评价: 1级14例,MP 2级35例,MP 3级106例,MP 4级36例,MP 5级18例。(4)临床体检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χ2=33.668,P=0.001),乳腺X线检查相关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χ2=22.404,P=0.004)。(5)新辅助化疗病理评价与X线摄影相关临床评价存在差异的病理学改变有:残存浸润癌以脉管瘤栓为主要表现形式;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残存,伴明显沙砾样钙化及周围组织的沙砾样钙化;间质结节状纤维化。研究显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评价与病理评价存在统计学相关性。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相应的病理学基础。伴有大片黏液湖形成的黏液腺癌、导管内癌的残存伴沙砾样钙化及间质结节状纤维化可能是临床评价低估于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而残存癌表现为脉管瘤栓可能是临床评价高估于治疗疗效的原因之一。图6表2参7(霍临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化学疗法,辅助;诊断;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DOI: 10.3760/cma.j.jssn.0529-5807.2010.11.005

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D0905001040131);北京希望马拉松专项基金(AL20080018)

E-mail: nlu03@126.com

310.44

乳腺核芯针穿刺病理诊断的准确性=Study on diagnostic accuracy of 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reast biopsy[刊,中]/刘梅1,陈薇1,李席如2,李俊来3,王建东2,张艳君2,郑一琼2,韦立新1(1.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2.普通外科,3.超声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39~742

为提高乳腺粗针穿刺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回顾性观察了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667例超声引导下乳腺粗针穿刺连续病例,主要以先行核芯针穿刺活检,随后切除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核芯针穿刺与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形态,分析诊断差异的原因。结果,382例核芯针穿刺后行局部病变切除、保乳手术和乳房切除术,切除手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者281例,其中假阴性4例,假阴性率为1.4%。无假阳性病例。低估者28例,导管原位癌低估率为6/11,高估者2例。核芯针穿刺诊断的准确率为94.7%(266/281)。通过研究了解到乳腺核芯针穿刺取材的局限性,善用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掌握少见病变,才能减少低估和高估病例、杜绝假阳性病例。病理医师应在保证诊断准确的前提下,尽可能细化诊断。图8参7(霍临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活组织检查,针吸;诊断

DOI: 10.3760/cma.j.jssn.0529-5807.2010.11.006

E-mail:liuwanheng@yahoo.com.cn

310.44

雄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孕激素受体和HER2的关系=Expression of androgens receptor in breast carcinoma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strogen receptor,progesterone receptor and HER2 status[刊,中]/ 陈健1  张旭2  田茹1  刘艺1  董红梅1  郭瑞峰1  梁化印1(1. 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病理科,河北保定市 071000;2. 保定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43~746

研究了雄激素受体(A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HER2状态的关系,探讨其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行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AR、ER、PR、HER2在1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依据结果分为腺腔A型、腺腔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型(ER-/PR-/HER2-)组。175例中AR阳性88例(50.3%),AR表达与ER、PR、HER2均呈正相关(P<0.01)。腺腔A型53例(30.3%),腺腔B型33例(18.9%),HER2过表达型23例(13.1%),三阴性型66例(37.7%),AR阳性率分别为56.6%(30/53),75.8%(25/33),47.8%(11/23)和33.3%(22/66),组间AR阳性率差异显著( 2=17.054, P=0.001)。三阴性型组AR阳性者核分裂象较少( 2=5.140, P=0.023),腺腔A型组AR阳性者多为年轻患者( 2=4.567, 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内AR表达与否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作为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型乳腺癌的治疗靶点。图4表2参20(霍临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癌,导管,乳腺;受体,雄激素;诊断;治疗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0.11.007

E-mail: chenjianzx@126.com

 

310.44

叶酸受体α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Expression of folate receptor alpha in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刊,中]/沈丹华1,谢俊玲2,张银丽1,王颖1(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100044;2.北京市海淀妇幼保健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47~751

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叶酸受体(FR)α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制备包括86例卵巢癌及29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上述肿瘤组织中FRα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即时PCR检测40例新鲜冷冻卵巢癌组织以及14例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FRα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卵巢上皮性肿瘤中FRα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类型、不同发病模式以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86例卵巢癌中有40例(46.5%)对FRα呈明确阳性反应,其中浆液性癌阳性表达率最高,为62.8%(32/51),高于其他组织类型的癌(P=0.000)。按照卵巢癌发病模式区分,Ⅱ型卵巢癌FRα的表达明显高于Ⅰ型卵巢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卵巢癌组FRα表达阳性率高于交界性肿瘤(46.5%∶2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卵巢癌组FRα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 =0.498)。相似的结果也见于采用即时PCR检测FRαmRNA的表达情况:卵巢癌组FRαmRNA表达值高于交界性肿瘤组(P=0.000),在交界性肿瘤中,浆液型mRNA表达值高于黏液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FRα呈高表达,特别是在恶性肿瘤和浆液性肿瘤中。图5表2参14(贺芳)

关键词:卵巢肿瘤;组织阵列分析;叶酸受体

DOI: 10.3760/cma.j.jssn.0529-5807.2010.11.008

E-mail:shenpath59@yahoo.com.cn

 

 

310.44

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giant cell angioblastoma[刊,中]/毛荣军1,李启明1,郭跃明1,李伟强1,樊长姝1,朱雄增2(1.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 528300;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52~756

探讨巨细胞血管母细胞瘤(GCAB)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点、免疫学表型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15个月的男患儿发生于左侧胫骨、腓骨中上段的GCAB进行影像学、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  X线片及CT片显示左侧胫骨、腓骨中上段骨病变,以胫骨改变明显,病变骨干明显增粗变形,髓腔内密度增高不均匀,骨皮质不规则增厚,骨内缘局部皮质缺损,邻近的软组织肿胀。镜下病变组织位于骨小梁之间,肿瘤组织呈结节状、梁索状或丛状聚集,瘤细胞卵圆形至梭形,散在胞质丰富、核仁明显的单核组织细胞样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肿瘤组织内可辨认出数量不等的无或含有少量红细胞的微血管腔隙;部分瘤细胞呈同心圆样围绕在微血管腔隙周围并与周围间质胶原共同形成洋葱皮样外观。肿瘤间质疏松,其间为少量梭形纤维母细胞样细胞、星形间质细胞、单个核炎性细胞及散在的肥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卵圆形至梭形瘤细胞及巨细胞弥漫性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多数瘤细胞显著表达CD31及CD34,少数弱阳性表达第八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单核组织细胞样巨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强阳性表达CD68,偶见个别巨细胞胞质内局灶性表达FⅧRAg;肿瘤实质内小血管腔隙周围瘤细胞显著表达a-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其他部分瘤细胞呈弱阳性表达。结论  GCAB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婴幼儿并具有独特形态学特征及局部具有侵袭性行为的血管源性肿瘤,不仅可发生于皮肤、黏膜、皮下及深部软组织,还可发生于骨内。图14参16(王世贤)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骨肿瘤;血管母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诊断,鉴别

DOI: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0.011.009

E-mail:mrjys@163.com

310.44

特异引物双扩增即时PCR方法与传统测序法检测肠癌、肺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的比较= Screening for K-ras mutations in colorectal and lung cancers by use of a novel real-time PCR with ADx-K-ras kit and Sanger DNA sequencing[刊,中]/张海萍1,付莉1,陈培琼1,叶韵斌2,季天海3,郑立谋4(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厦门361003;2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3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病理科;4 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57~761

以特异引物双扩增即时PCR技术K-ras检测试剂盒(下称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和Sanger DNA测序法同时检测结直肠癌和肺癌患者K-ras基因,以了解K-ras基因突变频率和突变类型,比较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和Sanger DNA测序法用于肿瘤K-ras基因体细胞突变检测的临床实用性。收集临床肿瘤病理石蜡切片样品827例,其中肠癌样品583例,肺癌样品244例,提取DNA后,对K-ras基因12和13密码子进行PCR扩增后,使用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将PCR扩增后的产物进行Sanger DNA测序。两种方法对K-ras基因12和13密码子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进行各个突变类型的数目和突变率的统计对比。结果显示: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对827例样品检测都得到了明确的结果,检测成功率为100%,Sanger DNA测序成功检测了677例,成功率为81.9%。583例肠癌样品中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检测出192例突变,突变检出率为32.9%,Sanger DNA测序成功的样品533例,检出突变160例,突变检出率为30.0%。244例肺癌样品中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检出26例,突变检出率为10.7%,Sanger DNA测序成功的样品144例,检出突变12例,突变检出率为8.3%。肠癌中12密码子2位的GGT→GAT最常见,占全部突变的35.1%(66/188),其次是13密码子2位的GGC→GAC,26.6%(50/188),及12密码子2位的GGT→GTT,18.6%(35/188),12密码子1位的GGT→GCT最少见,1.6%(3/188)。肺癌中12密码子1位的GGT→GTT最常见,占全部突变的40.9%(9/22),同样12密码子1位的GGT→GCT最少见,占全部突变的4.5%(1/22)。结果提示:该组病例肠癌中K-ras突变率(32.2%)明显高于肺癌(9.0%)。对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样品而言,ADx-K-ras即时PCR试剂盒对样品的DNA质量的耐受性较好,检测成功率高于Sanger DNA测序,可替代Sanger DNA测序法成为临床上对肿瘤K-ras基因体细胞突变检测的实用方法。图2表3参14(常秀青)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肺肿瘤;基因,ras;聚合酶链反应;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0.11.010

E-mail: zhp3398@163.com

 

310.44

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Low-grade central osteosarcoma: a clinicopathologic analysis of nine cases[刊,中]/于鸿1,李慧2,王朝夫1,朱雄增1(1.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2.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病理系)//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62~766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LGCOS)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9例LGCOS(均为会诊病例),对其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影像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临床特点:9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约31岁。影像学均表现为成骨和溶骨混合性骨质破坏,边界不清,5例伴软组织影,3例有骨膜反应。9例均有局部疼痛和(或)肿胀,4例发生在股骨,胫骨、腓骨、颈椎、腰椎、上颌骨各1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未予放疗等辅助治疗,随访时间1~43个月,其中4例分别于术后25、18、8和13个月复发。病理检查:(1)大体检查:5例为碎组织,4例为块状切除标本,切面质地较韧,有不同程度的沙砾感,均无鱼肉样外观。(2)镜下观察:肿瘤由两种基本成分,即纤维成分和新生编织骨;纤维细胞密度较低,轻度异形,9例中均查见个别核分裂象;新生骨小梁均为编织骨,7例骨小梁宽大,有平行排列倾向,2例骨小梁较小,骨小梁周边均缺乏骨母细胞围绕;纤维成分和编织骨比例不一,两种成分有移行现象。病变呈浸润性生长,9均有髓腔侵犯,3例伴有邻近软组织侵犯。结论:低度恶性中央性骨肉瘤因瘤细胞异形不明显、肿瘤性骨小梁较宽大成熟,易漏诊,诊断时应充分做到临床、影像学和病理三结合。临床特点:病程较长,局部缺少特征性表现。影像学:成骨和溶骨混合性病变,边界不清,骨皮质破坏或伴有邻近软组织影。病理形态:大体上缺少鱼肉样外观;镜下肿瘤性纤维成分轻度异形,总能查见核分裂象,肿瘤性骨小梁周边缺乏骨母细胞围绕,有平行排列倾向,纤维性成分和新生骨小梁有直接移行现象;病变呈浸润性生长。表1图10参16(齐文安)

关键词:骨肿瘤; 肉瘤; 诊断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0.11.011

E-mail:wangchaofu@126.com

310.44

应用光谱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研究胰腺癌细胞系P2染色体核型=Chromosome features of pancreatic cancer reveled by spectral karyotyping[刊,中]/杨志梅,韩晓萍,武莎斐,尹玉峰,王可,高洁,梁智勇,曾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1)—767~771

目的:探索胰腺癌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采用光谱核型分析技术对胰腺癌细胞系P2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并选择EGFR / CEP 7双色FISH探针,对比分析10例胰腺癌和10例慢性胰腺炎石蜡标本的EGFR基因拷贝数,验证光谱核型分析结果。结果:P2细胞系为亚三倍体核型,共发现26种染色体异常,其中重复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改变为染色体4、9、18、19、22、Y、10p、15p、8p、6q和12p缺失,染色体7和12q增加,以及染色体结构畸变der(9;15)(q10;q10)、der(10)(3;10)(?;q26)和der(12)(8;12)(?;p13)。EGFR-FISH阳性为4/10。结论:胰腺癌细胞系的染色体重排非常复杂,分析时要了解胰腺癌的EGFR-FISH阳性率。图4表1参22(齐文安)

关键词:光谱核型分析;胰腺肿瘤;肿瘤细胞,培养的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0.11.012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2006BAl02A14)

E-mail:zengx88@yahoo.com.cn

 

被赞数:0
回复:0 阅读:1013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本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