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谢谢mingfuyu的点评和xiaogang的提醒。
看了掌心老师关于TCT制片机在设计制造中的考虑和试验情况的解说,才知道有的问题的解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关于离心机的问题,我用过的都是与轴平行的,也就是基本是垂直于地面的。在用美生的抛片器的时候,当我想法使抛片器保持完全与轴平行的状态时,我制出来的片子每张都是完整的圆,只要卡抛片器的口松一点,运行的时候,抛片器与轴有了角度,半圆的现象马上就出来了。
我现在用的,没有膜,只有一层细网,但是细胞不能均匀分布在玻片上,而是一堆一堆的,特别是周围。如果厂家在短期内无法改善这种现象,我只好还是回去用美生的了。其他的没有用过,不了解。不过,我还是有点喜欢用离心这种制片技术,设备不贵,步骤简单,制片所需时间短。我想只要厂家注意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片子的质量是可以提高的,产品是会受到欢迎的。
离心制片的膜肯定要比TCT的滤膜要稀;五年前国内的所有离心制片都是没有那个膜的;这个有膜的产品是最近这几年加上去的;最初是看到TCT加了一个膜能是细胞片子的细胞分布更均匀。但是TCT的片子没有办法保证片子有粘液的标本导致的细胞分布不均(如果不做前期处理的话)。正因为是想让片子制的更好,让细胞分布更均匀,影响判读的成分更少。就想我们在离心制片那个耗材的转子(抛片器)上加一层膜;最初的设想是:1、加膜可以让细胞按照膜的孔甩在片子上,使细胞更均匀;2、粘液可以不被做到片子上去,影响诊断。可是一到最后的实验的时候,开始用TCT的相似的8UM孔径的膜;片子几乎没有上皮细胞(这种原因估计我们聪明的病理人都知道);后来一再扩大;扩大到能让成熟的鳞状上皮通过孔径的时候;几乎能影响我们诊断的成分都可以通过膜进入片子中;所以膜的价值就逐渐失去了意义了。当我们放弃了这个想法之后外出去其他实验室;一年多之后回来发现在这个问题产品已经上市使用了。但是产品已经出来了,都到市场上用了,能赚钱了;谁管实际质量呢?中国人的模仿能力和“营销”能力还在让这个“畸形儿”来到了世上并还广泛复制。其实那个膜加不加意义都不大。
首先我想知道楼主用的是哪种离心甩片的离心机,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离心转子是固定竖着垂直放置并是固定不可以在离心过程中改变位置的;这种所有的离心半径是一样的。另一种是可以移动的,在离心的最高转速的时候是可以水平的,这种离心半径是有大小之分的。
说说这两种离心甩片影响制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
1、标本质量好坏对这个影响很大。(完全取决病人和医生取材)
2、保存液的质量。(不同厂家质量不一样:国产绝大部分是乙醇的混合液或甲醇的混合液)
3、标本的前期处理:粘液标本和血性标本。(需要技术员按照要求处理或自己琢磨都行)
4、不同的标本需要加样的多少和加样的浓度。(需要技术员自己琢磨)
5、膜的质量的好坏,国产的膜容易变形。
6、抛片器的孔径。
7、离心转速。
一张片子的质量的好坏,完全是很多因素综合起来的;但是要看哪个是主要影响因素。
处理红细胞主要用:醋酸和酒精的混合液或醋酸和冲洗液(TCT提供)的混合液。
处理粘液主要用:DTT的酒精混合液。
制片质量是一个真正的技术活,要么需要技术员好好琢磨(国产的);要么就用一个好产品严格按照步骤操着(进口产品)。
以上只是我个人了解的一些情况,仅供楼主参考!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多一处少一处,或中间没有.
这是滤膜的质量问题.它经受不了一定的离心力而出现过分形变.当滤膜中部过分向玻片方向突出,细胞将大量集于中间,阻塞滤膜,便出现玻片上中间没有或很少细胞.多一处少一处,其原理与此类似.看起来,厂家产品技术确实不一定过关.滤膜的滤孔过小,也是易阻塞的原因之一.我们遇到的样本中,有多少没有大块组织或大块粘液呢?当然,我们操作也需要寻找原因及有能力尽力减少不良影响.这是需要思考的.
以下是引用Danrs在2010-6-2 22:17:00的发言: 我曾经尝试过使抛片器与离心机的轴平行,似乎细胞确实要均匀些,圆也更完整。我们加的细胞离心后的保存液是2ml,更多没有试过,以后可以再试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