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资料来源于书本,我翻译的。自认为总结的很好,我们平时也容易忽略这些改变,希望感兴趣的同仁可以借鉴。
1、A-S反应
A-S反应是促孕效应引起的子宫颈管内或子宫内膜的良性反应性病变,通常和怀孕有关,也可见于老年妇女的孕激素治疗。细胞的变化归因于E、P水平的增高,表现为胞核的多体性,但并无非整倍体的证据。这种变化常常是局灶的并且可随激素水平的回落而复原消失,巴氏涂片中的特征性变化是单个或簇状细胞表现有:细胞和胞核增大、核仁明显、孤立的大的奇异型细胞、充满变数的变性性改变。(图1-5)
一个特征性改变是出现胞质内空泡(图5)。
这些特征易和腺癌混淆,尤其是透明细胞癌(图6)。
为了避免过度诊断,获得病史非常重要,另外要注意相关细胞明确的反应性改变以及有活力的决定性恶性细胞的缺乏。
3\滋养叶细胞
细胞滋养叶细胞。怀孕时细胞滋养叶细胞可以片状剥落于子宫颈阴道部,因其形态和其它类型细胞有重叠常常需要预先排除。细胞滋养叶细胞大多数类似于反应性鳞状细胞(图1),少数情况下可能曲解为发育不良或恶性。
合体滋养叶细胞。多核的胎盘合体滋养叶细胞偶尔可在宫颈涂片中见到,分娩后或流产后。合体滋养叶细胞常以几型多核巨细胞出现于涂片中。合体滋养叶细胞易于辨认,其一端为逐渐变细的稠密胞质(细胞挂靠于胎盘的部位),胞核趋向聚丛于细胞中央、染色质暗而粗糙(图2),多数细胞常常有超过50个以上的胞核。这种有特色的胞核和胞质特征反映的是变性性改变。
非常感谢青青子矜的奉献,十分精彩!
有几个关于A-S反应的问题想请教,因为有些医院对孕妇进行细胞学检查开展得很普遍,但是相关的细胞学检查文献很少,阅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诊。
1.图1-5你描述的是“充满变数的变性性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这些细胞形态改变是A-S反应中最常出现的,还是说另有更加典型的改变,这些只是特殊的形态变化。
2.图5箭头所示的胞质内空泡看不明显,能否提供更加典型的描述.
3.图6我看不到,是不是没有传上来?
4.描述中有这样一句话:“细胞的变化归因于E、P水平的增高,表现为胞核的多体性,但并无非整倍体的证据。”其中“多体性”,“非整倍体的证据”在细胞学形态上表现具体是什么样的?
以下是引用清香情浓在2009-11-9 11:02:00的发言:
非常感谢青青子矜的奉献,十分精彩! 有几个关于A-S反应的问题想请教,因为有些医院对孕妇进行细胞学检查开展得很普遍,但是相关的细胞学检查文献很少,阅片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诊。 1.图1-5你描述的是“充满变数的变性性改变”。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这些细胞形态改变是A-S反应中最常出现的,还是说另有更加典型的改变,这些只是特殊的形态变化。 2.图5箭头所示的胞质内空泡看不明显,能否提供更加典型的描述. 3.图6我看不到,是不是没有传上来? 4.描述中有这样一句话:“细胞的变化归因于E、P水平的增高,表现为胞核的多体性,但并无非整倍体的证据。”其中“多体性”,“非整倍体的证据”在细胞学形态上表现具体是什么样的? |
谢谢清香情浓老师的认同,如果对大家能有所启发,以后看到能想到这一鉴别诊断,对我是件很欣慰的事。
1、指这些细胞形态改变是A-S反应中最常出现的
2、我看时也感觉胞质内空泡不够典型,作者的意思可能是和正常细胞比较而言,
3、已补传上图6。照片太大忘了压缩,也没仔细核对,抱歉
4、“胞核的多体性”反应的是形态学改变,“非整倍体”是分子生物学检查结果。多量非整倍体(通常5%以上)一般会引起细胞形态尤其是胞核的改变。这句话中后半部是对前半部的进一步解释。
希望多交流!
1、
谢谢青青姐姐的无私奉献;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样青青姐姐会多给我们分享她好的资料。我在这里补充点关于“倍体”的知识。这里说的倍体本质就是就是人体的23对染色体;正常的人体的体细胞是2倍体(23对染色体);处于增殖周期的复制期的体细胞,会出现4倍体细胞(46对染色体)。最后进行有丝分裂一分为二又回到正常的2倍体细胞。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下。当基因突变或基因易位或缺失都可以导致染色体不成对出现,就出现“非整倍体”的情况。这而90%以上的恶性肿瘤绝大部分跟基因突变或基因易位或缺失相关,这样就导致了90%以上的恶性肿瘤是非整倍体的。正是因为这样,现在有两种常用的方法检测倍体的仪器:一种是流氏细胞仪和一中DNA图像分析系统。其原理就是利用分整倍体的理论来检测肿瘤细胞或肿瘤前驱病变细胞。但是缺陷是没有办法区分整倍体的恶性肿瘤或染色体缺失甚至易位的肿瘤;只有染色体增加的肿瘤才能被其检测出来。
再回到我们常规细胞学来;其实我们用苏木素染色的原理也是一样;也是因为核内的DNA含量的高低通过染色的深浅、粗细颗粒等等来反应。比如我们看到一些退变的核:核大但是染色很淡正式因为其核内的DNA含量并没有增加。所以在我们看细胞的时候,这也是我理解为什么细胞学里一定要强调染色质的深浅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