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44
CXCL13、CD10和bcl-6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Expressions of CXCL13,CD10 and bcl
探讨CXCL13、CD10、bcl-6等标志物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990年1月至2008年1月诊断的115例AITL、30例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和30例以副皮质区增生为主的反应性增生(RH)进行回顾性分析。按2008版WHO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进行组织学分型,采用9种抗原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P法)及TCR-γ基因重排检测。 结果 (1)7.8%(9/115)的AITL、6.7%(2/30)的PTCL,NOS和83.3%(25/30)的RH病例观察到生发中心;98.3%(113/115)的AITL、63.3%(19/30)的PTCL,NOS和76.7%(23/30)的RH病例观察到显著血管增生。(2)CXCL13、CD10、bcl-6在RH病例的表达局限在生发中心,在AITL的表达率分别为96.5%(111/115)、50.4%(58/115)和78.3%(90/115),在PTCL,NOS的表达率分别为26.7%(8/30)、3.3%(1/30)和3.3%(1/30),以上三个标记在两种淋巴瘤的表达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115例AITL病例均见到滤泡外不规则分布的CD21阳性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FDC)。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在AITL中检出率为83%(83/100)。 结论 AITL是一种来源于生发中心辅助性T细胞(TFH)的高度侵袭性肿瘤,CXCL13、CD21、CD10、bcl-6是AITL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用标志物。图5表3参21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免疫表型分型;诊断,鉴别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769)
E-mail:gandi@mail.sc.cninfo.net
310.44 病理学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q27染色体状态和不同亚型与预后的关系=
State of chromosome 3q27 and different subtypes of diffuse B-cell lymphoma and their
prognostic correlation.[刊,中]/李义1,王国平2,郗彦凤2,王晋芬2,白玮2(1
山西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太原030001;2.山西省肿瘤医院)//中华病理学杂
志.—2009,38(4) —231~236.
从蛋白和基因水平研究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3q27染色体状态和不同亚型与及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对有随访资料的73例DLBCL进行CD3、CD10、CD20、bcl-6、MUM-1标记,根据Hans的分类方法分为生发中心B细胞型(GCB型)和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non-GCB型),其中54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bcl-6基因所在的3q27染色体的断裂和扩增情况。结果:73例DLBCL患者GCB型16例(21.9%),non-GCB型57例(78.1%)。54例DLBCL患者中3q27染色体断裂11例(20.4%),扩增14例(25.9%)。5年总体生存率GCB型(78%)高于non-GCB型(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bcl-6阳性表达较阴性者预后好(P=0.041);3q27断裂阳性组病例总体生存率低于3q27断裂阴性组。该结果提示,DLBCL的GCB型比non-GCB型预后好。bcl-6蛋白表达有助于DLBCL的预后判断,3q27染色体断裂阳性组总体生存率比3q27断裂阴性组差。目前仍有必要区分DLBCL的B细胞的起源。表4图14文献29
关键词:淋巴瘤,大细胞,弥漫型;免疫表型分型;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6;染色体,人,3对;预后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
基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011127);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80311062-2);山西省留学人员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E-mail:jfenw@hotmail.com
310.44 病理学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Extranodal nasal type NK/T-cell lymphoma: clinicopathologic and prognostic study of 55 cases[刊,中]/李丽,刘艳辉,庄恒国,骆新兰,张芬,徐方平,罗东兰(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医学部病理科,广州 510080)//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 —237~242.
探讨了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NK/TC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回顾分析了广东省人民医院10年间诊断的55例EN-NK/TCL,复习其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检测结果,并进行临床资料的整理和随访。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89:1,中位年龄38岁;初次就诊时病变部位以鼻腔及其邻近结构为主。形态上瘤细胞以小到中等大细胞为主,血管中心浸润、血管破坏、凝固性坏死和凋亡小体常见。免疫表型CD20均为阴性;阳性率:CD3ε、CD4、CD5、CD8分别为100%(49/49)、7%(3/46)、8%(4/48)、63%(29/46);CD56为79%(42/53);T细胞内抗原-1和粒酶B均100%(49/49);bcl-2为17%(8/46);增殖指数:≤29%为30%(14/47),30%~59%为28%(13/47),≥60%为42%(20/47);bcl-2阳性病例,增殖指数高;EBER51例均阳性。获得41例临床资料,Ann Arbor分期Ⅰ/Ⅱ期为63.4%(26/41);87.8%(36/41)的患者初诊时行为状态为1;31.8%(7/22)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升高。获得27例随访资料,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1年、2年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2%、31%及20%。增殖指数≥60%的患者预后差。研究结果提示,EN-NK/TCL是一种成熟T细胞和NK细胞肿瘤,诊断时需要结合临床资料、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及EBER原位杂交结果。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增殖指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图18文献16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外周;诊断;预后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
E-mail:yanh_liu@yahoo.com
310.44 病理学
脾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splenic marginal zone B-cell lymphoma[刊,中]/张彦宁1,郑媛媛1,周小鸽1,张淑红1,金妍1,谢建兰1,陈书媛1,石岩2,吴丽华2(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2.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43~247.
分析和总结了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SMZL)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对8例原发性SMZL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组织切片的形态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分析,并对部分病例行基因重排克隆性检测,获得4例随访资料。结果:8例SMZL的中位年龄为61.5岁(36~75岁),男女比例1.7∶1。患者均因脾大就诊,5例伴血象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均低于正常,其中2例全血细胞下降。脾切除后3例血象全部或部分恢复正常。3例福达华联合化疗(FCD)后,2例完全缓解,1例死亡。随访4例的平均生存期21.5个月(6~60个月)。在病理形态上,8例脾脏均呈白髓结节状增生,其中6例由经典的两种细胞组成,其分布表现为结节中央密集而深染的小淋巴细胞,周围为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2例增生结节全部由形态一致的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组成。红髓区片状浸润8例。肿瘤细胞CD20+(8例), bcl-2+(6/6),IgD+(2/4),CD5+(1/4),CD43-(5/6),cyclin D1-和bcl-6/CD10-(6/6)。核增殖指数低<15%。结论:SMZL为惰性淋巴瘤,以脾大伴血象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脾切除治疗有效,FCD化疗可完全缓解,预后较好。病理形态以白髓结节状增生为主,呈不典型单核细胞样细胞形态,大部分标本结节中央见较小密集的淋巴细胞,同时存在红髓区片状浸润。诊断需除外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和脾白髓增生。表1图8文献13
关键词:脾肿瘤;淋巴瘤,B细胞;免疫表型分型;诊断,鉴别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892)
E-mail:arhus@ccp.net.cn
310.44 病理学
BIOMED-2系统引物用于T细胞淋巴瘤石蜡样本T细胞受体γ基因重排的研究=Application of BIOMED-2 primers in analysis of T-cell receptor γ gene rearrangements in paraffin-embedded tissue specimens of T-cell lymphoma[刊,中]/唐源1,江炜2,李雷2,李甘地1,纪洪3,刘卫平1,李韵1(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成都610041,2.华西第二医院病理科;3.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53~257.
了解BIOMED-2系统T细胞受体(TCR)γ引物组合对T细胞淋巴瘤的常规
石蜡包埋组织样本中TCR基因重排的检出情况及其实用性。用酚/氯仿法提取55例各种组织类型的T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的DNA并通过扩增看家基因β-Globin检测其质量,利用BIOMED-2系统TCRγ引物组合和TCRγ基因通用型引物(TVG/TJX)对55例组织进行了TCR基因重排检测,比较二者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IOMED-2系统TCRγ引物组合和TCRγ基因通用型引物(TVG/TJX)的TCR基因重排检出率分别为76.4%和60.0%,前者高于后者,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IOMED-2系统TCRγ引物组合适用于本组T细胞淋巴瘤石蜡包埋组织样本的TCR基因重排检测。表4图4文献12(霍临明)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受体,抗原,T细胞;基因重排;聚合酶链反
应;石蜡包埋;组织细胞学制备技术;BIOMED-2系统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
E-mail: liuweiping2001@vip.sina.com
310.44
伴有滤泡的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 unspecified with follicular pattern[刊,中]/王微1,季福水2,陈辉树1,张乃鑫3,张淑英4,张亮5,刘恩彬1,杨晴英1,方立环1,孙福军1 (1.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病理科,天津300020;2. 天津市静海县医院病理科;3. 天津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4.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病理科;5. 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48~252
探讨伴有滤泡的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伴滤泡的PTL-U)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18例伴滤泡的PTL-U和8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并对14例伴滤泡的PTL-U患者进行随访;应用目镜测微尺对这些患者的淋巴结石蜡包埋切片进行形态学半定量观测、免疫表型分析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1)伴滤泡的PTL-U患者中位年龄53岁(4~73岁),男:女=1.57:1。就诊时均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伴B症状(发热、盗汗、体重减轻)8例;(2)数量及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滤泡增生;(3)T区扩大,有数量不等、中等大小、胞质透明的肿瘤细胞浸润,易见核分裂象,平均(59.83±14.39)个/mm2[显著高于对照组(15.50±12.32)个/mm2,P<0.05];(4)免疫组织化学示T区主要为弥漫性较单一的T细胞增生占绝对优势;(5)T区Ki-67阳性率均值为(38.24±13.42)%/mm2(23.7%~63.0%/mm2)[显著高于对照组(17.67±8.84)%/mm2,P<0.05];(6)TCR基因重排检出率71.4%(10/14)。结论 伴滤泡的PTL-U形态学特点具有相对的特征性,结合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临床表现,绝大部分病例是可以诊断的,少数不典型者采用PCR检测基因重排可进一步明确诊断,仍无法确诊者需要长期随访根据病情变化确诊。图3表1参15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Ki-67抗原;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007
E-mail:chenhsh@yahoo.com.cn
310.44
感染肠道病毒71型尸检病例的分子病原学诊断= Molecular confirmation of enterovirus type 71 infection: a post-mortem study of two cases[刊,中]/杨郁1,王华1,杜鹃1,赵希顺1,宫恩聪1,高子芬1,郑杰1(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北京市尸检中心,北京100083)//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58~262
为了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的尸检病例石蜡包埋组织病原学分子检测的应用价值。尸体解剖2例怀疑因EV71感染死亡的患儿,对脑组织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标记;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尸检后的石蜡组织中肠道病毒的核酸并测序分析。结果:2例均有中枢神经系统脑干脑炎的病理学特点。坏死神经元周围可见大量的小胶质细胞(CD68阳性)和少量的中性粒细胞(CD15阳性)浸润。2例延髓石蜡组织中均检测出EV71的核酸序列,与GenBank最新公布的安徽阜阳暴发EV71感染的病毒株序列同源性为100%。结果提示:从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EV71感染患儿脑组织中检测出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及时明确诊断临床误诊漏诊的死亡病例,深化认识了手足口病,为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及时加强EV71病原学监测提供决策依据。图6表1参14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E-mail: wjshgao@bjmu.edu.cn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009
310.44
体外转染KISS-1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EC-1侵袭及增殖能力的影响= Effect of KISS-1 on invasive potential and proliferat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 cell EC-1[刊,中]李娜1,李珊珊1,张红燕1,轩小燕1,郑献召1,王丰1,阎爱华1(1.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 河南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郑州450052)//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63~267
为了观察KISS-1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EC-1侵袭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探讨KISS-1基因与食管鳞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和RT-
关键词:食管肿瘤;转染;细胞系,肿瘤;KISS-1基因
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072102310042)
E-mail:lsspath@yahoo.com.cn
DOI: 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010
310.44
Tiam1在鼻咽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Overexpression of Tiam1 gen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vasive and metastatic ability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刊,中]/ 张香梅1,丁轶2,陈娟芝1,金贺1,于丽娜1,李余发1,丁彦青1(1.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病理科,广州510515;2. 南方医院放疗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68~272.
目的:探讨Tiam1对人鼻咽癌细胞株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法对C666-1、CNE1两种人鼻咽癌细胞株转染Tiam1/C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转移;基因表达
DOI:10.3760/cma.j.issn.0529-5807.2009.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70649,30670967,30770977,3080138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200512);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
E-mail:dyq@ fimm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