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讨论首页
资讯学术本站会议
讨论专业文娱自建
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
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
分享资源下载
文献杂志检索
人才求职招聘委托
社区博客科室学会
商家品牌产品求购
服务会诊书店邮局
当前位置:讨论区>自建讨论>专业
推广栏目:安必平细胞学|迪诺基因|吴秉铨基金|兰丁AI云诊断
当前所在小组:中华病理学杂志
回复:1 阅读:1166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年第38卷第2期 论著 文章的中文摘要

楼主 CJPA 离线 发表于 2009-02-16 16:17:00举报|关注(0)  快捷回复

310.44

感染肠道病毒71型婴儿5例尸检组织病理分析=Pathology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an autopsy study of 5 cases[刊,中]/ 陆敏1,孟刚2,何耀鑫1,郑杰1,廖松林1,钟延丰1,赵希顺1,邵宏权1,王玉萍1,高占成3,高子芬1(1.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 北京市尸检中心,100083;2.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3.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呼吸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81~85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婴幼儿的临床病理特点。 方法:对5例死亡患者尸体系统解剖,获得脑、肠、心、肝、脾、肺、肾、胰腺和淋巴结等脏器,组织常规HE染色,3例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以标记脑和肺组织细胞,光镜下观察。 结果:4例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明显,即以脑干和颈髓上段为主的多部位脑炎和脑脊髓炎,表现为神经元变性和坏死、噬神经现象、血管套、脑实质内单核巨噬细胞/小胶质细胞弥漫或结节状增生,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脑水肿伴小脑扁桃体疝形成;有脑膜炎和脊膜炎病变;呼吸系统表现为肺淤血和不同程度的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出血;消化系统黏膜上皮未见病变,回肠末端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内淋巴组织增生显著,淋巴滤泡内细胞凋亡严重。另1例中枢神经系统仅见脑水肿伴轻度脑膜炎;呼吸系统见肺泡间隔增宽伴淋巴、单核细胞浸润,部分肺泡上皮增生,广泛肺透明膜形成;消化系统肠黏膜未见明显病变,肠黏膜固有层内淋巴组织增生。5例淋巴造血系统表现为肺门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内淋巴滤泡扩大,但生发中心凋亡明显,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脾脏脾小结内各类细胞减少。5例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学上均无明显病变。结论: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病变主要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继发性病变,此类患儿主要因脑水肿致脑疝形成或肺水肿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个别病例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不典型。图8参10

关键词:肠道病毒感染;尸体解剖;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

卫生部卫生应急办公室资助项目

E-mail:wjshgao@bjmu.edu.cn

 

             310.44

  慢性过敏性肺炎引起的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特征=Pathologic study of diffuse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caused by chronic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刊,中]/ 冯瑞娥,施举红,肖雨,刘鸿瑞,田欣伦,余春开,朱元珏(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100730)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86~90

目的:观察慢性过敏性肺炎的病理形态特征,特别是其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的特点,并比较其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差异和鉴别。方法:10例慢性过敏性肺炎患者均行开胸肺活检,活检肺组织全部取材,石蜡包埋、HE染色。结果:10例慢性过敏性肺炎患者,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23~59岁,平均47.2岁。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气短等,病程4个月~6年不等。7例表现为普通性间质性肺炎(UIP)样的纤维化,肺组织内斑片状纤维化,病变沿胸膜下、小叶间隔分布,同时又有细支气管周边病变。7例均有纤维母细胞灶,并可见明显的细支气管周边肺泡上皮的细支气管化生和轻度细支气管炎。3例有轻度蜂窝肺。3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样纤维化,表现为肺泡间隔增宽,间质纤维组织和胶原纤维增生,保留肺泡结构。伴中-重细支气管炎,肺泡间隔可见较多淋巴细胞浸润。未见蜂窝肺结构。1例可见Schaumann小体。慢性过敏性肺炎的UIP样的纤维化与特发性UIP相比,除了间质中有松散的肉芽肿和多核巨细胞以外,表现为:(1)发病年龄较轻; (2)慢性过敏性肺炎CT上病变常同时有中、上肺病变,甚至以中、上肺为主,并可见磨玻璃影和马赛克征; (3)二者病变分布不同,特发性UIP的纤维化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和沿小叶周边分布;而慢性过敏性肺炎的UIP样的纤维化常同时累及胸膜下/小叶周边和细支气管周围(小叶中心); (4)慢性过敏性肺炎的UIP样纤维化蜂窝肺相对较轻;(5)常伴有细支气管上皮化生。慢性过敏性肺炎的NSIP样的肺间质纤维化与特发性NSIP相比,除了间质中有松散的肉芽肿和多核巨细胞以外,二者在病理形态上很难区别。 结论:慢性过敏性肺炎可以引起UIP样或NSIP样的间质纤维化。按照目前过敏性肺炎的诊断标准,部分表现为NSIP样的肺间质纤维化的慢性过敏性肺炎患者,有可能被误诊为NSIP,值得注意。图3表1参15

关键词肺泡炎,外源性变应性;肺纤维化;肺疾病,间质性

E-mail:feng.ruie@yahoo.com.cn

 

310.44

围产期细小病毒B19感染尸体解剖及胎盘组织病理分析=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Five cases of Parvovirus B19 infection of perinatal period[刊,中]/ 杨幼萍,朱杨丽,张建民(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317500)//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91~94

  目的:研讨细小病毒B19感染对新生儿的危害和病理诊断。 方法:对临床疑围产期和宫内B19感染的3 例新生儿或死产胎儿和2例胎盘分别进行尸检和活检。结果:在1例骨髓造血组织、肝和脾的髓外造血灶和肺血管内,1例脾和肝髓外造血灶,1例脾髓外造血灶,以及2例胎盘绒毛血管中的幼红细胞中找到诊断性的核内包涵体。1例新生儿有严重贫血而死亡,2例死胎有胎儿水肿,1例胎盘活检病例伴死产,1例胎盘活检病例因胎儿畸形而引产。结论:细小病毒B19感染引起的重度贫血、胎儿水肿和诱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等可导致新生儿死亡,病理诊断的关键在于在幼红细胞中找到诊断性核内包涵体,可为诊断B19感染提供重要的依据。图6参16

关键词:细小病毒B19,人; 尸体解剖; 贫血,溶血性; 水肿,胎儿

 

310.44

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病理分析=Clinicopathological evaluation of 36 cases of allergic fungal sinusitis[刊,中]/朴颖实1,金玉兰1,李雪1,周全1,王岸柳2,刘红刚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10073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95~99

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S)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AFS的认识和病理诊断水平。方法:复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02—2006年36例AFS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应用阿尔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环六亚甲基四胺银(GMS)特殊染色及黏蛋白5B(MUC5B)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标记真菌,同时选取AFS新鲜活检组织10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36例AFS中,男21例,女15例,发病年龄11~53岁。多具有变应性疾病病史。CT平扫示受累的鼻窦充满软组织影,伴斑片状高密度影,窦壁骨质可出现压力性骨破坏。实验室检查:一种或多种真菌抗原皮试阳性(31/36);血清学检查总IgE和(或)真菌特异性IgE增高(20/36);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23/36)。真菌培养10例阳性。组织病理学:大体典型病变为黏稠的“油灰样”分泌物,镜下为特征性的“嗜酸性黏蛋白”,AB-PAS及GMS染色、MUC5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真菌均着色。透射电镜可见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现象。结论:“嗜酸性黏蛋白”是AFS最具特征性的病理学表现,建议采用AB-PAS、GMS特殊染色及MUC5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多种方法联合标记真菌;需对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表现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得出AFS的正确诊断。图9参18

关键词:鼻窦炎;鼻炎,变应性,常年性;真菌

Email:Liuhg1125@163.com

 

310.44

结直肠锯齿状病变104例形态学及细胞增殖活性的观察=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and proliferative status of colorectal serrated lesions: a study of 104 cases[刊,中]王鲁平1,杨光之1,周志勇2,李琳1,高宝琳1,陈健1(北京军区总医院 1.病理科,2.消化科,北京100700)//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100~105

为了探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增生性息肉(HP)、广基锯齿状腺瘤(SSA)、传统锯齿状腺瘤(TSA)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诊断,鉴别诊断及细胞增殖状况。复习了北京军区总医院2002年11月至2007年12月2628例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息肉/腺瘤的病理切片,从中收集104例结直肠锯齿状病变,按文献综合标准进行分类,观察各类型病变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细胞增殖指数Ki-67的表达特点。结果:104例锯齿状病变中包括HP 60例,TSA 20例,SSA 11例,混合性锯齿状息肉/腺瘤7例,混合性锯齿状息肉/腺瘤+普通腺瘤6例。对各型组织学特征进行总结归纳。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正常结肠黏膜Ki-67阳性细胞位于基底(隐窝下1/3),呈间隔分布;51例HP中阴性或阳性细胞数量<25%的占78%,大多数阳性位于隐窝下1/3(基底);15例TSA中73%阳性细胞数量在25%~50%或>50%,其中大多数位于隐窝中1/3,少数(2例)隐窝弥漫分布;SSA的数量与分布和TSA相似;相比之下低级别管状腺瘤26例中24例(92%)阳性数量>50%,69%分布于隐窝表面,23%弥漫分布;高分化管状腺癌10例全部呈弥漫分布,7例Ki-67阳性指数在70%左右。阳性细胞多少与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细胞χ2=34.601,P=0.000,阳性分布χ2=63.077,P=0.000)。结论:HP、SSA、TSA组织学鉴别诊断的主要难点是HP与SSA两者之间,SSA锯齿状隐窝基底扩张结构特征是诊断的关键,比细胞学改变更重要。TSA与SSA的主要形态学鉴别在于TSA锯齿状腺体有明显异型增生(普通腺瘤样增生)和几乎所有TSA异型增生的腺体都不与黏膜肌相邻(ECF现象)。细胞增殖指数Ki-67数量及分布的表达可为HP、SSA及TSA鉴别诊断提供一定帮助。锯齿状腺瘤不论是TSA还是SSA其Ki-67表达指数都比普通腺瘤要低。图18表2参12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癌前状态;诊断,鉴别;Ki-67抗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956);首都医学发展基金(2007-C049)

E-mail: bzwlp@yahoo.com

 

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冷冻诊断的准确性分析=Analysis of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by frozen sections on 73 borderline tumors of ovaries[刊,中]/李旻1,刘艳辉1,庄恒国1,林华欢1,曾仁海1,王小冰1,梅平1,罗东兰1,骆新兰1,张威1(1.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广州510080)//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106~109

评价卵巢交界性肿瘤(BTO)冷冻诊断的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3月-2008年5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BTO病例,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用于评价患者及肿瘤特征对于不当诊断(低诊断和过诊断)的影响。结果:共有73例BTO患者入组,其中39例(53.42%)为浆液性肿瘤,32例(43.84%)为黏液性肿瘤,2例(2.74%)为宫内膜样肿瘤。冷冻诊断与石蜡诊断一致者为55/73(75.34%),冷冻诊断BTO的敏感性为87.30%,阳性预测值为85.94%。冷冻过诊断率为0,低诊断率为24.66%(18/73)。在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和肿瘤组织学类型与冷冻低诊断有关;在多因素回归分析中,肿瘤直径是预测低诊断的唯一自变量。而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双侧卵巢肿瘤、血清CA-125和子宫内膜异位与冷冻低诊断无关。结论:术中冷冻诊断BTO的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较低,低诊断常常发生。病理医师和外科医师应对BTO的冷冻诊断持谨慎态度。图3表1参14

关键词:卵巢肿瘤;冷冻;敏感性与特异性

E-mail:yanh_liu@yahoo.com

 

310.44

荧光标记肿瘤转移体内模型的建立=Establishment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xpressing tumor metastasis models[刊,中]冯海凉1,刘玉琴1,顾蓓1,卞晓翠1,杨振丽1,杨丽娟1(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病理室,北京100005)//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110~116

为了建立一种带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对人胃癌MGC-803细胞和小鼠宫颈癌U14细胞进行体外传代培养,转染pEGFP-N1质粒,24 h检测转染效率,用无限稀释法筛选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和U14-GFP。分别体内移植于BALB/c-nu裸鼠和C57BL/6J小鼠 ,观察成瘤潜伏期,绘制体内生长曲线,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活体连续观察GFP在体内的表达,观察肺部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计算转移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转移相关的分子CD44和E-cadherin在移植瘤中的表达。结果:MGC-803细胞和U14细胞pEGFP-N1转染24 h后的转染效率分别为30%和60%。获得了GFP(+)的单克隆MGC-803-GFP细胞株和U14-GFP细胞株。MGC-803-GFP在BALB/c-nu裸鼠和U14-GFP在C57BL/6J小鼠移植成瘤的潜伏期分别是3~5 d和2~4 d,成瘤率均为100%。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连续观察,可以清楚直观地观察表达MGC-803-GFP的移植瘤在体内的生长,接种后第60天处死全部荷瘤鼠,解剖后仅有1只可见同侧腋窝下淋巴结的转移。接种U14-GFP后,可分别在第28、37和52天观察荷瘤小鼠肿瘤转移的发展过程。在U14-GFP原发瘤体积达到≥5 cm3时,肺部和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7%和100%。在MGC-803-GFP和U14-GFP的移植瘤中都可以检测到CD44的表达,而无E-cadherin的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单克隆细胞株MGC-803-GFP和U14-GFP,体内移植建立了荧光标记的肿瘤转移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可视化肿瘤体内的研究。图25参16

关键词:肿瘤转移;绿色荧光蛋白质类;模型,动物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平台(2005DKA21502)

E-mail:liuyuqin@public.bta.net.cn

 

310.44

myocardin基因沉默在PDGF-BB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Effect of silencing myocardin gene expression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 into smooth muscle-like cells induced by PDGF-BB【刊,中】/黄冠1,许梅1,余俊1,孟寒1,陈雪1,李燕1,阮秋蓉1(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研究所,武汉430030)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117~120

为了构建myocard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其对myocardin基因的沉默效应及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利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50 mg/L)联合高浓度胎牛血清(20%FBS)诱导其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构建含u6启动子和myocardin特异短发卡RNA(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myo-shRNA,以含非特异性shRNA编码序列的质粒载体pGenesil-Con(pCon)为阴性对照,分别转染诱导培养后第6天的小鼠MSC,48 h后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内myocardin在mRNA水平的表达;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 myosin heavy chain,SM-MHC)的表达来鉴定平滑肌样细胞的分化。结果:成功构建myocardin特异性siRNA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其沉默myocardin基因后,干扰组相比空白对照组myocardin mRNA表达下调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干扰组SM-MHC阳性表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果提示: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存在少数细胞具有分化成为平滑肌样细胞的潜能;构建的pGen-myo-shRNA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myocardin基因的表达,且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平滑肌样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图2参17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RNA,小分子干扰;肌细胞,平滑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570725)

E-mail:ruanqiurong@sina.com

 



 

被赞数:0
1 楼 发表于 2009-02-17 08:59: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绝对支持这期的内容呵呵。
回复:1 阅读:1166
共1页/1条<<1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本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