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讨论首页
资讯学术本站会议
讨论专业文娱自建
百科辞典图库数字切片
教学讲堂培训网络学院
分享资源下载
文献杂志检索
人才求职招聘委托
社区博客科室学会
商家品牌产品求购
服务会诊书店邮局
当前位置:讨论区>自建讨论>专业
推广栏目:安必平细胞学|迪诺基因|吴秉铨基金|兰丁AI云诊断
当前所在小组:中华病理学杂志
回复:1 阅读:1137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年第37卷第12期 论著 文章的中文摘要

楼主 CJPA 离线 发表于 2008-12-29 11:24:00举报|关注(0)  快捷回复

310.44

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Primary ocular adnexal lymphoproliferative lesion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genetic alterations[刊,中]/董丽娜1,刘红刚2,金哈斯3,叶洪涛4,高子芬5,周小鸽6,董格红5,张丹丹1,宫丽平1(1.首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北京100069;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3.北京武警总医院血液科;4.Department of Pathology, Unversity of Cambrodge, Addenbrookes Hospital, Cambridge, CB2 2QQ, United Kingdom,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5.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2).—809~814

目的: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意义。方法:收集1995-2007年37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其中5例为反应性增生性病变,32例为淋巴瘤),依据WHO标准对32例淋巴瘤标本重新诊断分类。采用IgH、MALT1、bcl-6、c-Myc、bcl-2、CCND1、bcl-10、FOXP1双色分离重排探针、IgH/bcl-2双色融合易位探针和18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利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检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32例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其中,MALT淋巴瘤28例(87.5%),滤泡性淋巴瘤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例。60.7%(17/28)的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携带分子遗传学异常。其中,IgH基因断裂1例,但未找到与其发生相互易位的伙伴基因;基因3拷贝者16例,其中MALT1基因、bcl-6基因和c-Myc基因3拷贝的发生率分别为25%(7/28)、43%(12/28)和7%(2/28)。16例基因3拷贝病例中,两种基因3拷贝合并存在者5例,其中bcl-6基因合并MALT1基因3拷贝者4例,bcl-6基因合并c-Myc基因3拷贝者1例。进一步研究显示,MALT1基因3拷贝者均存在18号染色体三体。2例滤泡性淋巴瘤都携带t(14;18)(q32;q21) /IgH-bcl-2。2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均存在遗传学异常,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18号染色体3体,另1例表现为bcl-6基因3拷贝合并IgH和c-Myc基因双断裂。5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性标本均未见分子遗传学异常。 结论:MALT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最常见的淋巴瘤类型;间期FISH有助于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及淋巴瘤的分类;MALT1基因3拷贝者由18号染色体三体所致;18号染色体3体和bcl-6基因3拷贝(可能为3号染色体3体所致)是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常见的分子遗传学异常。图8参31

关键词:眼肿瘤; 淋巴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资助项目(3042801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资助项目(KM200810025017);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基金项目资助项目(2006JL02); 首都医科大学科研基金(自然科学)资助项目(2006ZR05);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自0499015)

E-mail:lpgong@ccmu.edu.cn

310.44

胃癌组织中Cyr6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关系的研究=The relationship of Cyr61 and NF-κB expression with metastasis and prognosis of gastric carcinoma[刊,中]马海芬1,赵仲生1(1浙江省人民医院病理科,杭州310014)//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2).―815~821

为了检测胃癌组织中富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61(Cyr6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和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与11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基因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方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与25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Cyr61 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88.9%(24/27),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5/11(P均<0.05)。非肿瘤胃黏膜、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的基因表达量(2-ΔCt)分别为(2.76±5.50)×10-5、(14.61±20.64)×10-5、(18.46±26.38)×10-5。胃癌原发灶、转移灶Cyr61 mRNA均高于非肿瘤胃黏膜(P均<0.05),转移灶与原发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胃癌中Cyr61及NF-κB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6.6%(56/99)和55.6%(55/9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均<0.05),NF-κB还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F-κB呈正相关(P<0.05);Cyr61与NF-κB蛋白高表达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病例(P均<0.05)。结果提示:Cyr61和NF-κB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r61和NF-κB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图14参16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转移;NF-κB;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化学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M303843);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7A013)

                                                                        310.44

RNA干扰对宫颈癌细胞中E6AP基因的影响及其意义= SiRNA Inhibition of E6AP expression in cervical cancer cells[刊,中]/修晓新1,2, 张淑兰1, 陆晓云3,梁美艳1,于筠3, 侯金萍3(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110004;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3.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2).822~825

探讨RNA干扰(RNAi)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E6AP基因表达及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未经转染的 HeLa细胞)、转染阴性对照的 小干扰RNA (siRNA)组及转染特异性 E6AP siRNA组。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6AP mRNA、蛋白表达水平,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转染E6APsiRNA 24、48、72 h后,E6AP siRNA组E6AP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siRNA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转染48及72 h后,E6AP蛋白表达出现明显下降,与对照siRN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TT检测显示,转染HeLa细胞24、48、72、96 h后细胞生长速度明显降低,与对照siRNA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6AP siRNA作用24、48、72 h后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siRNA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体外合成的siRNA能有效封闭宫颈癌细胞中E6AP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为宫颈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图4参12

关键词:RNA干扰;宫颈肿瘤;HeLa细胞

E-mail:zsl0909@sina.com

310.44

RNA干扰抑制乙酰肝素酶对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Effects of heparanase on lung carcinoma cell proliferation, invasiveness and apoptosis during its expression inhibited by RNA interference[刊,中]/张清富1,黄琴2,刘楠3,江黎黎1,邱雪杉1,王恩华1(1.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沈阳110001;2.江苏省金坛市人民医院病理科;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2).—826~830

目的:探讨抑制乙酰肝素酶表达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乙酰肝素酶基因短发夹状双链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pshRNA-Hpa),用脂质体将其转入A549细胞, 建立稳定转染细胞株, 经逆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率后,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transwell侵袭实验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其对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PKB/Akt-Ser473)的表达。结果:转染pshRNA-Hpa的A549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未处理A549细胞, 抑制率分别为54.09%和48.26%,细胞增殖速度减缓,侵袭能力降低,流式细胞术显示早期细胞凋亡率达(12.53±0.34)%,较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细胞组和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1)。同阴性对照质粒相比,转染pshRNA-Hpa的A549细胞Akt-Ser473的磷酸化水平降低52.15%。结论:靶向乙酰肝素酶重组shRNA质粒pshRNA-Hpa能有效抑制A549细胞乙酰肝素酶的表达, 并可能通过下调磷酸化蛋白激酶B途径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促进细胞的凋亡。图6表1参15

关键词:肺肿瘤;RNA, 小分子干扰;肝素裂合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409)

E-mail:qiuxues@hotmail.com

310.44

多基因共沉默治疗

被赞数:0
1 楼 发表于 2008-12-29 13:44:00|举报|引用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辛苦了!
回复:1 阅读:1137
共1页/1条<<1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本页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