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原始卵泡:是指卵巢中未发育的卵泡。由初级卵母细胞、单层扁平上皮的颗粒细胞和基底膜构成。女性新生儿的卵巢中约有10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
初级卵泡:青春期至绝经期,每一月经周期的增殖早期,都有10-50个原始卵泡受到FSH的刺激,生长为初级卵泡。是由初级卵母细胞、复层立方形颗粒细胞和一层基板组成。当卵母细胞增大2倍时,其周围有一层膜,称透明带。
liziqiang88 离线
补充一点资料:摘自高英茂主编,七年制《组织学与胚胎学》:
卵泡是由一个卵母细胞和包绕在其周围的多个卵泡细胞组成,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大致经过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
1.原始卵泡 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卵泡,位于卵巢皮质的浅层,体积小,数量很多。卵泡的中央有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周围是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初级卵母细胞直径约30-40um,核大而圆,略偏于中心位,染色质稀疏,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嗜酸性。卵泡细胞呈扁平形,胞体小,核扁圆,着色深,与周围CT之间有较薄的基膜。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之间有较多的缝隙连接。
2.生长卵泡 卵泡逐渐移向皮质深部,卵母细胞长大,卵泡细胞和卵泡卵泡结缔组织增生。生长卵泡可分为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两阶段。
(1)初级卵泡:凡是卵泡细胞间未出现液腔的生长卵泡均称为初级卵泡。由原始卵泡转变为初级卵泡的主要结构变化是:1)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增大,核也变大,呈泡状,核仁深染,胞质内高尔基体、RER、游离核糖体等均增多。2)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立方状或柱状,进而增殖为多层。在卵泡细胞间还可见Call-Exner小体,其数量随卵泡的生长而增多。小体为圆形囊泡,腔面是一层基膜,周围环绕着紧密排列的卵泡细胞,腔内含有卵泡细胞分泌的物质,参与卵泡液的形成。一般认为,卵巢颗粒细胞肿瘤与Call-Exner小体的分化有关。3)在卵泡细胞由扁平变为立方状或柱状的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之间出现一层富有糖蛋白的均质状嗜酸性膜,称透明带,目前认为透明带外层是卵泡细胞分泌的酸性糖胺多糖,内层是卵泡细胞分泌的中性糖胺多糖。初级卵母细胞的微绒毛与卵泡细胞的突起伸入透明带,二者之间以桥粒和缝隙连接相连。这些结构有利于卵泡细胞将营养物质输送给卵母细胞以及细胞间离子、激素和小分子物质交换,在受精过程中,透明带对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特异性结合具有重要作用。
(2)次级卵泡:卵泡细胞间出现液腔时称为初级卵泡,其结构的主要变化是:1)卵泡细胞分裂增殖到6-12层时,卵泡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液腔,继而汇合成一个大的卵泡腔,此时的卵泡称为囊状卵泡;卵泡腔内充满卵泡液。卵泡液是由卵泡细胞分泌以及血浆渗入而成,液内含有脑垂体及卵巢分泌的激素及透明质酸酶等;由于卵泡腔扩大,使初级卵母细胞与其周围的卵泡细胞居于卵泡腔的一侧,形成一个圆形隆起突入卵泡腔,称为卵丘。2)初级卵母细胞体积已达最大,直径约125-150um,其周围包裹一层约5um厚的透明带。紧靠透明带的一层高柱状卵泡细胞呈放射状排列,似冠状,故称放射冠。分布在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排列密集呈颗粒状,故称颗粒层,构成卵泡壁。3)卵泡周围CT内的梭形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卵泡膜。进而卵泡膜分化为两层:内膜层含有较多的血管和多边形的膜细胞,膜细胞具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结构特点,即富含SER、管状嵴的线粒体及较多的脂酶,还有与类固醇激素合成有关的酶,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3β类固醇脱氢酶等;外膜层的纤维多,血管少,还有少量平滑肌。
3.成熟卵泡 次级卵泡发育到最后阶段即为成熟卵泡。此时卵泡体积很大,直径可达2cm,占据皮质全层并突向卵巢表面。卵泡腔变得很大,颗粒层的卵泡细胞停止增殖,颗粒层相应变薄,卵生根部的卵泡细胞间出现裂隙。在排卵前36-48小时,初级卵母细胞完成第一次成熟分裂,形成一个较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很小的第一极体。极体位于卵母细胞和透明带之间的卵周间隙内,很快退化消失。接着,次级卵母细胞迅速开始第二次成熟分裂,并停留在分裂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