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5 阅读:2405
美学心得(二百一十一集) 罗国正

888zhwcl 离线

帖子:119
粉蓝豆:5
经验:190
注册时间:2018-01-03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20-06-23 20:13|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美学心得(二百一十一集)

罗国正

(2020年6月)

2914、 价值、价值顺序和审美

罗国正

(2020年6月)

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不要讲钱,讲钱就伤感情!”这话就涉及到钱和感情两种价值。当这两种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是选择牺牲钱来保住感情,还是牺牲感情来保住钱呢?或是可以达到合理的平衡呢?各人的实际情况和智慧不同,处理的结果也不一样。城里的人种番薯,有的为了吃番薯叶,有的为了培育出盆景,前者是物质的、实用的需要,后者是精神的、审美的需要,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懂中药的人,见到有些植物是宝,不懂中药的人见到是草。这就是有专业知识与没有专业知识的人,遇到实际时,对事物的价值理解。价值观、价值标准、价值取向,涉及到每个人、每个家庭、家族、每个单位、民族、种族、国家、以至全人类的问题。价值问题,几乎与所有的学科、专业、学别,所有学问、经验、研究、信仰、活动等等,都有联系。从古到今、东西南北中都如此。如果问,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任何跟人有关的事物连结在一起呢?我的回答是:价值!大家都或清晰或朦胧地知道,应该更多地弄清价值所在的重要性,但价值体系又如此庞大,在理论方面已浩繁卷叠,用毕生去研究,都不够时间。难怪一般人,在多个相冲突的价值中,去思考、去选择时难免会出现混乱,就算是古今中外无数大人物,在事后的研究中,也发现他们有很多漏洞。我在此,特选了本文的题目,并侧重从审美判断的角度,提纲挈要地论述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对读者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中有所帮助。

一、关于“价值”概念的解释

“价值”这词源于古梵文和拉丁文。梵文有:围墙、护栏、掩盖、保护、加固的意思;拉丁文有:堤、用堤护住,加固,保护的意思。后来取其对人的维护、保护作用的内涵演化而成。作为专业术语来使用,首先在经济学里面,以交换价值表示商品交换的社会尺度,其货币形式是价格。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交换的内在价值,是凝结人类的一般劳动。在广泛的意义上的“价值”是:好、有用、善、美、宝贵、重要、有意义,等等。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是这样解释“价值”的:

1、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价值量的大小决定于生产这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多少。不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东西,如空气,即使对人们有使用价值,也不具有价值。

2、积极作用。

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大辞典》(1992年版)是这样解释“价值”的:

最初是经济学概念,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为商品基本属性之一。在本质上完全相同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后这一概念泛化为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学科。西方社会学家将价值看作是一种受到社会制约的不易获得的目的物,它分配不平均,有不同等级区别,并认为价值对于每个人来说是给定的数据,而且迫使社会行为指向价值。在美学、伦理学、认识论中,价值常与功利联系在一起,指能带给人们的某种实际功效和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善、美是统一的,最基本的是“真”。真理对人类的活动具有价值效应,即通常所说有用。但是,真理的有用性来源于它的客观性,即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唯物史观认为不能离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离开人的社会中的劳动,离开个人同他人、集体、阶级和社会的关系,抽象地、孤立地谈论人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关系上,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中华美学大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伦理学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没有“价值”概念的专门解释。由此可知,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和传播,达到从审美的角度去悟透“价值”,以至将其深入人心,还有待时日。其实,我认为,前面对“价值”的解释,是有很大的欠缺,不够透彻。下面让我用更高的层次的概括,力争把它讲解透彻,并将“价值”概念给予定义:

有了人的本体存在,才有价值的存在。没有人的存在,不存在价值的问题。当人类的整体或部分、或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人、或单位、组织、机构作为本体时,本体中的部分或全部作为主体存在时,面对着相对应的客体时,这客体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有可能存在着价值,或不存在价值。本体或主体会或本能地、或有意识地、或高度自觉地选择有价值的客体或非本体。放弃没有价值的客体或非本体,这是本体或主体生存、从事各项活动、发展、实现目标、理想的必须!这也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唯一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不会浪费时间、浪费心情和各方面的资源,有效地追求自由、幸福,追求真、善、美。具体一点讲,价值就是有利于人的衣、食、住、行;有利于人的性生活、繁衍后代、健康、长寿;有利于人的学习、工作、休息;有利于人追求自由、幸福;有利于人增加尊严、舒服、快乐、正能量;有利于人实现目标、理想;有利于接近真、善、美;……。价值是人的自然人格和社会人格或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需要和主体主观上认为有美感、有意义等以至祈望的需要。价值就是既客观又主观的需要。价值是人的只有物质的、或只有精神的、或物质和精神兼有的需要或满足。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价值就是有利于人的需要。不利于人的需要的任何客体或非本体,不存在价值!虽然,我认为我对价值的定义是下得比较准确的,但是,人的需要,有的是正能量的,有的是负能量的。所以,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应该是:能够给予人的正能量的需要。否则,主观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客观上是没有价值、甚至是负价值的东西。

二、简约介绍古今中外关于“价值”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价值现象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现实活动和精神活动普遍存在的现象。价值概念经过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各行各业的专业探索,得出了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价值认识、结论发展到今天已走向较为成熟的综合概括。

在理论上,初始时“价值”在哲学上反映较多,后来,在伦理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艺学、历史学、宗教学、心理学、各门自然科学等等都有不同的反应。在中国古代,早就在百家争鸣中提出了很多的价值观,如:义与利,体与用、德与智、志与功、理与欲等等,到“五四”前后就有经济功利与科学技术价值、科学与民主等等。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有善、美、德和幸福价值观,到文艺复兴时就有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到二十世纪中期具有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人口与生命、战争与和平、文明与社会发展等价值观。在十八世纪,休谟和康德也提出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实然世界与应然世界、事物的因果性与人的目的性等划分。这种界定,对价值学的发展非常重要。到当代,不少学者已提出建立独立的学科,价值学的时刻已经到来!事实上,已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努力地做了大量的工作了。价值理论一直存在着思考中心线索,追求和理解人的活动的理性依据,并给实践以指导,由多元主张走向一元主张,又由一元主张走向多元主张的反复过程。价值理论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等等。他们把存在与价值、人事与自然、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应该与想要、主体与客体性、应然与突然加以研究,元理论与层次规范区分来思考,明确价值对象进行价值分类;也有提出功利价值、工具价值、内在价值、固有价值等等,有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形成了观念说、实体说、属性说、关系说、尺度说、一体说、分立说、对立统一说等等。还有分为:应用美学、技术美学、反映论与非反映论等等。

以上所述,对读者研究价值应该是有好处的。要深入了解,可查阅相关的书籍、资料,或由此引导思考相关问题。关心价值问题,应该是有益终身的。



标签:美学心得 罗国正
0
回复:15 阅读:2405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