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沈琼教授
奋战太行山,创建食管细胞学
——沈琼教授逝世十周年祭
赵庆夏
在我国华北,横亘数省,耸立着层峦叠嶂、千仞壁立、巍峨的太行山。在这里二十世纪的历史演出了一幕幕的惊世活剧:三、四十年代,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曾在此洒热血、抛头颅,抗击日寇,立下赫赫战功;五、六十年代则涌现成千上万勤劳智慧的林县男女,战天斗地、舍生忘死、不畏艰险地筑成了堪称人间奇迹的天上悬河—红旗渠,造福子孙万代;几乎与此同时,有一位来自四川省的病理学人—沈琼,率领他人数不多的团队,为解除人民疾苦,不分寒暑、不计个人得失地战斗在征服食管癌魔的无形战场上,创建了世所未有的食管诊断细胞学,解决了食管癌无法早期诊断的难题,使当时患上食管癌便“吃麦不吃秋,吃秋不吃麦”最终活活饿死的悲惨局面有了扭转、改观的希望。这不仅是沈琼的成就,也是我国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可以与美国学者Papanicolaou在子宫颈癌方面的建树相媲美。
沈琼,字光汉(表明他诞生于辛亥革命1911年),四川省蓬安县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他先曾就读于华西大学医学院口腔系,后为了改变专业,报考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其间因结核病休学,至1946年方毕业。先在上海某工人医院任内科医师,后转往武汉大学附属汉口协和医院工作,并改行做病理医师。其间赴南京中大医院师从吴在东教授进修病理一年。解放初期我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沿海的一些大学院系内迁,其中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迁至武汉,成立武汉医学院,汉口协和医院并入,成为其第一附属医院。沈琼即同时加入武汉医学院病理学教研组,任讲师。1955年初因河南医学院病理教研组原主任鲁章甫教授患冠心病而无法工作,中央卫生部令武汉医学院和中山医学院支援教师,其中有沈琼和周良樾两位,后者原为中山医学院病理讲师。自此沈琼的后半生便投身于河南的病理事业,长久担任河南医学院病理教研组主任(先因讲师职称,只被任命为副主任)。沈琼开始时顾忌河南的条件差,只应允借聘,1956年与河南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范绍玉联姻后,方正式办理调动手续。这并非完全出于私利,而是主要由于强烈事业心的驱使,想在病理和医学事业方面做出一番业绩和有所建树,而不甘庸碌无为地度过一生。这也是所谓“人往高处走”的正面涵义。而且沈琼在河南的日后表现:含辛茹苦地在太行山区苦战多年,大部分岁月在当时十分贫困的林县渡过,他曾写过这样的短诗:“春回大地人回山,桃花树下读毛选”。是何等潇洒而令人钦佩啊!也表明他毫不留恋大城市生活、追求个人享乐的品质。五、六十年代我国医务界曾出过两位楷模,所谓北于南沈:前者是指东北的于维汉教授(后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长年在农村为防治克山病而奋战,大多数春节假期在农村渡过;后者即指沈琼。两位均荣膺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这里可以改写毛 泽 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城市爱山村,来赞颂他们二位。
沈琼来河南后,闻悉林县太行山区食管癌发病率高得惊人,他便想着手探索研究。由于当时尚无纤维内镜技术,使用钢管式的食管镜,事倍功半,所费不赀,且患者一般难以忍受。他冥思苦想,创造性地设计了食管细胞采取器;利用橡胶制的胃管,末端套一密闭的气囊,外加一丝线网,咽下通过贲门后,给予充气,然后徐徐拔出,气球与食管粘膜面密切接触,线网上便附有刮取到的粘膜表面的细胞,将其涂布于载玻片上,固定 、染色,可制成十分理想的细胞涂片,通过镜检,便可做出细胞学诊断。在此过程中,他亲手编织线网,多次自己吞咽尝试,取得经验。然后即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林县现场开展三十岁以上居民大规模普查。第一次就发现了几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手术标本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食管原位鳞状细胞癌或伴有粘膜固有层的早期浸润,应该说世界上首例食管原位癌是沈琼发现和报道的,这位患者是离休的老红军,术后随访多年,安然无恙。食管细胞采取器后来由上海某医疗器械厂批量生产,推广应用于国内外。由于连续开展普查,非但准确地获得了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数据,河南和北京中国医科院组织了手术队长驻林县,使许多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挽救了大量生命。而且建立了受普查居民的细胞学档案,可以观察食管癌的自然发展过程。以后沈琼创造性地描述癌前食管细胞的形态学标准,名其为“重增一级”、“重增二级”,在河南医学院建立“癌前期研究室”,任主任。
通过多年大规模食管细胞学普查和诊断,得到了大量手术切除标本。他指导技术员吴庆成、陈振光等同志,克服种种困难,作出质量优秀的病理大切片,几乎可以毫无遗留地在显微镜下全面观察食管癌灶和癌旁的病理组织学改变,绘出“地形图”,了解食管癌变的过程,阐明了食管癌是从慢性炎症伴随的鳞状上皮增生,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最终成为浸润癌的“自然发展史”;而且发现食管癌不少是多中心(或多点)发生的特点。这些发现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价值。病理大切片技术获得国内外同道广泛赞扬,纷纷竖起大拇指,叹为观止。沈琼还和北京、河南等地病理学者对食管癌的肉眼类型提出分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和蕈伞型四型,而且指出这种分型与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预后的关系。
沈琼不仅在林县开展食管细胞学检查,而且经常到省内外举办学习班,培养了众多的食管细胞学工作者,推广食管癌早期诊断技术。他还关心新疆兄弟民族哈萨克族以及伊朗、南非等国食管癌高发区的情况,想给予帮助。
食管癌细胞学检查也有不足之处。它是适合在高发区大规模普查,发现无或仅有轻微症状的早期患者,对有些中晚期患者食管高度狭窄、食管细胞采取器无法通过时便有些无能为力,沈琼便设计了双腔管,从狭窄处吸取积存液体检查,提高阳性率。此外原来的方法也难以定位癌块的具体部位,他又创造“分段拉网法”,弥补了这一不足,使外科医生可以准确地确定切除食管的长度。由此也显示沈琼精益求精、永不停步的创造精神。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沈琼在林县开辟了研究食管癌的“自然实验室”,国内外医学界人士纷至沓来,美国就有著名的研究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细胞(挖空细胞koilocyte)形态的Koss教授以及其他多位病理学家来到林县,进行访问交流。沈琼也多次接受邀请,赴意大利、欧美等国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应邀参加病理系列丛书食管癌分册的著作和出版。沈琼所发表的许多科学论文,被众多医学家引用,使我国在食管癌研究领域居于突出的领先位置。此外,河南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附属阜外医院等也把林县作为研究基地,开展病因、发病机制以及治疗等方面的广泛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如发现亚硝胺摄入可能是食管癌的病因因素、林县的家禽也常发生前咽癌、土壤缺硒以及食物真菌污染也可能与食管癌发病有关。上世纪八十年代,沈琼的几位博士研究生发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食管癌的关系,非但可以从食管癌癌旁组织发现病毒感染的病变,而且常福聚博士在芬兰Kupio大学实验室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原位杂交,证实食管癌及癌旁细胞内有该病毒的DNA整合。
沈琼不仅从病理学范畴研究食管癌,而且探索如何进行预防以降低发病率。从他在林县长年生活实践中,他认为营养因素颇为重要,当地居民少食新鲜菜蔬,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2(核黄素),他便设法从豆粕等原料中提取“粗制核黄素”,由药厂生产成药—维酶素,价格低廉,供应居民。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曾一度提供充足的经费,在林县居民中进行营养干预的双盲研究。凡此种种,雄辩地说明沈琼是一位深刻体恤民情,以解民疾苦为己任的科学工作者。
从人品方面而言,沈琼具有杰出的崇高品格。他履行了“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格言。他做了几十年的讲师,广大林县人民至今仍直呼他为沈讲师,直至1979年方晋升教授,他对此从无怨言。拿了几十年微薄的工资,还常常接济旁人。自奉甚俭,鄙视锦衣玉食。在所谓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为了节省少得可怜的粮票,寄回老家供养母亲和家人,他吃红薯、杂粮,他还带回郑州当时林县百姓的主食—柿糠制作的窝头,粗粝得难以下咽,要我们尝吃,真是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他真是配得上毛 泽 东评价白求恩那样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大有益于人民的人。
沈琼从自己解放前后的亲身经历对比中得到深切启示,因此他由衷热爱新中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党和社 会 主义,他一贯追求进步,最终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参加了中 国 共 产 党。可以说他把他的一生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效仿,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美好目标,献出自己的一切。沈琼生前留有遗言:死后要求葬他于林县虎头山上,他要目睹林县人民最终取得战胜食管癌的胜利。林县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为他树立塑像,以永久纪念他为当地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今年是沈琼逝世十周年。作者自1955年起便与他结识共事,前后长达五十年之久。他是作者的良师益友,他的崇高形象,对作者有很大的鞭策和激励。迟至今天作者才以拙笔写下此文,感到无比愧疚。但愿不致有损或辱没了他的崇高形象。书写过程也是作者重新向他学习的过程,心潮难平,有时是半夜、凌晨醒来握笔的,难免遗漏、草率之处,望读者见谅。
作者简介:赵庆夏,生于1932年5月,江苏无锡人。1954年毕业和结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原江苏医学院)医本科和华南医学院第三届病理学高级师资班。1954年起分配至河南医学院(现郑州大学医学院)任教,1986年晋升教授。曾应邀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于1986年9月至1987年10月赴美国Kansas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和肿瘤学系学习、交流。曾历任教研室主任、河南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主任、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理事、多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评审组成员、多届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特约评审员等。除从事教学和诊断病理工作外,还从事过实验性肺癌、胃癌前病变等多项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过论文近百篇,参加三本教科书等编著。
作者 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