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8 阅读:4261
怀感恩之心,忆恩师之情——写在老师即将离别返院之际(九周年庆典征文9008)

杏林子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903
经验:129
注册时间:2006-11-29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5-06-18 22:22|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怀感恩之心,忆恩师之情
                                   ——写在老师即将离别返院之际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陶老师来到我院病理科已近半年,下乡支援工作即将结束。心中的不舍,难以言喻。
        还清晰的记得那天是元月六号,已近中午,正准备下班,接到曾院的电话:“萍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一附院病理科派了个老师到你科里支援半年,快到四楼来认识一下。”哇,真的是惊喜!半个月前刘部长才来科里征询我意见是否需要申请专家到科里支援工作,想到自己一个人在病理科摸爬滚打孤军作战这么多年,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医生去进修病理回来工作两年就外调了,遇到疑难病例连个讨论的人都没有,发个癌的报告几天都寝食难安,现在有机会申请老师指导,当然求之不得。但随即刘部长也跟我说了,一附院各科室工作繁忙,有的科室也人手紧张,我们只管申请,能不能成功派人要看那边的情况。哦,想到科里以前的罗医生说的病理科繁忙状态,遂不抱太大希望。真的没想到幸福是来得如此突然,如此之快,让人难以相信!
        在赶往四楼的路上,我就在想,到底会是谁呢,我可能认识么?对一附院病理科老师的印象,除了我们江西病理协会的主委梅金红主任,其余的,可能就是在2013年底在我们萍乡开年会时看到的那一群不熟知的叫不出名的年轻老师了,但有一个除外,就是我科原来的罗医生进修时的带教老师。那次年会上,她远远的指着一个皮肤白皙,扎着马尾,穿着灰色羽绒服的年轻姑娘对我说,那就是她进修时的带教老师陶雪勤,很好很随和的一个人。那次年会的疑难病理讨论会上,频频见陶老师站起来发表个人对切片的一些独特见解,而且讲得头头是道,那时我就想,这个老师这么年轻,还很博学,思路开阔,是个人才,是个偶像级人物,于是对这个老师印象很深刻。
        心情太激动,思绪在飞,脚步也在飞,赶到四楼时还只见内科张主任和肿瘤科的刘大夫在那里,言语交谈中门推开了,进来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真的是万万没想到,女的竟然是那个和一年前扎着同样的马尾,穿着同样的那件低调不张扬的灰色羽绒服的偶像! “曹老师”(原谅我,一激动叫成了大文学家曹雪芹,谁叫他们都是雪字辈呢,都名为qin 呢,哈哈,不过好象陶老师没听出来哦)。我迎上前,陶老师也立马迎过来握住我的手说:“你好,你就是刘大夫吧,刚才听曾院介绍了你,你工作做的不错……”我与陶老师的近距离接触,就这样拉开了帷幕。临走时老师还特意跟我说明下午要安置行李住宿,购买必须生活用品,老师说明早来科里上班。
        第二天一早,才七点多,我来到科里时发现老师已早早的在门口等待了,哇,这么早,我都不好意思昨天竟然没拿个钥匙给老师。进门后麻利的穿好工作服,挂好胸牌,陶老师就说:“刘姐,今天有什么工作要我做的么?”呵呵,当然有!我赶紧把当天要发的片子和申请单全呈上前。陶老师立马端坐在显微镜前飞快的看起来,每看完一个病例就核对下我的诊断意见,并对我的书写的规范性提出了整改意见,没意见的打个√,签上自己的大名和日期,有不同意见的就说:“刘姐,你过来看,这个病例……,是不是这样发更合适?”就这样,对我有任何疑问的病例,这样的显微镜下一个视野一个视野的带教讲解贯穿了这半年的工作时间,陶老师不但会仔细的讲解看到的疑难片,还会有意识的提到自己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解决的方法,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        
       在这短短的半年中,老师不但严谨细致的带教讲解我们碰到的常规切片,还经过精心准备,在医院和科里进行了三次专业讲座,其中第一次讲的《病理在临床中的应用》,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浅出的讲清了病理是什么、病理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病理送检的注意事项,并让临床大夫认识到一份正确病理报告的出具,需要临床医生与病理医生的更多的理解、更深的信任、更密切的联系、更广泛的合作。此次讲座甚至还吸引了兄弟医院的病理大夫和临床大夫前来听课,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因为医院乳腺外科的发展,老师还量身定做的给我们进行了一堂《与乳腺癌治疗相关的病理问题》的讲座,虽然是一堂科室内的小范围讲座,但此堂课却吸引了外科、肿瘤内科、超声科和妇保医院病理科等众多学科医生的参与,课堂上大家对自己工作中一些疑问进行了提问,老师都一一进行了解答,课堂讨论氛围活跃,课后大家都表示学到了很多新东西,对老师表示感谢。老师还给我们进行了一堂《冰冻切片技术》的讲座,让我们对冰冻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平时工作中,老师不但认真严谨发出每一份报告,还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并对有需要的病人做出更多的帮助。记得有个间质瘤的患者,我们根据HE形态初步诊断为GIST,但此病例一定要做免疫组化才能得到确诊,因为我们是基层医院,尚无足够的条件开展此项工作,我就建议临床大夫给患者办个转诊手续,请陶老师周末回去将蜡块带到科里做免疫组化,省得家属奔波等待,老师也不辞辛劳,满口答应。不久家属就下来了,老师立马给家属讲解此病的性质,还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及对其后续治疗的意义。一番讲解下来,家属表示理解,并对陶老师能帮她省去舟车劳顿表示感谢。几天后,结果出来了,果真是个GIST,需要做靶向治疗,家属过来的时候一脸愁容,要知道靶向治疗费用巨大,对我们这样一个小县城的农村老表来说无异于是一座大山压在身上。看到无助的家属,老师不但对其表示安慰,并告诉她这个有个途径可以申请到红会的免费救治,家属万分感谢之后离去。
        宫内膜诊断一直是我的弱项,记得有天我就跟老师说能不能给我系统的讲讲内膜的病理诊断,没想到老师说:“刘姐,内膜病理太复杂了,我自己都有点拎不清,以后我们工作中多讨论,相互学习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都经常一起查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老师就是这样,一点都不避讳自己的专业短板,诚诚恳恳待人,真的是让人感动。
        这半年里,陶老师不但自己积极进取准备考博,晚上还坚持业务学习———在华夏病理学网上听课,并建议我也多听课,老师还指导我复习备考,指导我写论文选题目……回想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老师真的就是这样一个严谨工作、专心治学、拼搏进取、热忱待人、一个没有一点架子的学者。做人以德为先,待人以诚为先,做事以勤为先,这几点都在老师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都是我在以后的人生和工作中要向老师多多学习的。在此结束之际,感恩之情难以言表,借华夏平台,谨以一副对联表达我对老师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对仗不工,请多包涵:雪中送炭传道授业彰显附院风采,勤于治学德才兼备弘扬大家风范,横批:桃(陶)李满天下。          
                                                                                                                  作者  杏林子
                                                                                                                         2015年06月18日
                                                                                            
标签:九周年 庆典 征文
本帖最后由 杏林子 于 2016-09-10 20:37:21 编辑
3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回复:18 阅读:4261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