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此例诊断肝细胞癌要特别慎重!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肝癌的相关资料:
肝细胞癌( HCC)
【概述】①国人高发恶性肿瘤;②原发性肝癌的最主要类型(占原发性肝癌的80%~90%);③发病因素:遗传背景、黄曲霉素、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蓝绿藻类等。
【临床要点】①多为中老年男性(男:女=2~4:1;高发区为4~8:1);②常合并肝硬化(80%~85%病例,半数为大结节型);③常见病征:肝区痛、腹内肿物、纳差、腹胀、腹泻、消瘦、乏力、发热、出血倾向等;④基本体征:肝大、腹水、黄疸等;⑤副肿瘤综合征(低血糖、高血糖、红细胞增多、高血钙、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等);⑥肿瘤血道、淋巴道转移引发的病征(经血道肝内、外播散,累及肝门、胰周、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等);⑦并发症:肿瘤破裂、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血性胸腹水,肝性昏迷等;⑧血清甲胎蛋白( AFP)升高;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⑩预后多较差;小肝癌(直径<3cm)、某些组织学亚型、单结节、有包膜、癌周无肝硬化等的预后好些。
【病理变化】
1.肉眼病变
(1)基本病变:①癌结节大小、数目不等,边界不规则,可有“卫星结节”;②切面,灰白色、黄色(脂肪变或坏死)、绿色(淤胆)、红褐色(出血),均质、较软或颗粒状,有或无包膜;③多伴发大结节性或混合结节性肝硬化。④门静脉、肝静脉内可有瘤栓。
(2)肉眼分型:①巨块型:直径>10cm;②块状型:直径5~10cm,包括单块型、融合块型和多块型;③结节型:直径3~5cm,包括:单结节型、融合结节型和多结节型;④小癌型(小肝癌):直径≤3cm;⑤弥漫型:大量小结节密布全肝。
2.光镜病变
(1)细胞学类型
1)肝细胞型:最常见。癌细胞:①多角形,形似肝细胞;②胞质丰富,细颗粒状,嗜酸或轻嗜碱性,可含胆汁小滴;③胞核大,核膜厚,染色质多集中于核膜周围,核仁大;④癌细胞梁索状排列。
2)透明细胞型:癌细胞: ①半数以上为透明细胞; ②胞质透明(因含大量糖原或脂滴),PAS染色阳性;③需与来自肾等的转移性透明细胞癌鉴别。
3)梭形细胞型(肉瘤样细胞型):①编织样排列,形似肉瘤,但呈肝细胞癌免疫组化表型;②常与肝细胞型者同在。
4)巨细胞型:癌细胞①半数以上为瘤巨细胞;②多形,显著核异型,较多大怪异核细胞(可呈破骨细胞样),易见核分裂象;③呈肝细胞癌免疫组化表型。
5)其他:鳞状细胞型、泡沫细胞型、富脂型、类癌样型、小细胞型等。
(2)组织学类型
1)梁索型:①细梁型可见1~2层癌细胞,粗梁型可见20~30层癌细胞;②梁索间隔以血窦;③纤维间质少;④毛细胆管可腔隙样扩张,充以胆栓。
2)假腺管型:癌细胞小梁内坏死或毛细胆管高度扩张形成腺管样结构,内衬单层立方上皮样癌细胞,腔中含胆栓或蛋白性物(无黏液)。
3)实体型(致密型):癌细胞片状或弥漫性实性排列,血窦受挤压。
4)硬化型:①癌组织被富于纤维的间质分隔成梁索或巢团状。②于肿瘤切面,肉眼可
见瘢痕。需与肝内胆管癌和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鉴别。
(3)组织学分级
I级:癌细胞形似正常肝细胞。①胞质明显红染,可含胆汁小滴,核、浆比值近于正常;②核圆、规则,核仁明显,几乎无核分裂象;③癌细胞细梁型排列,梁索间血窦清晰。
Ⅱ级:癌细胞轻度异型。①胞质颗粒明显,轻度嗜碱性,胆汁小滴多;②胞核较大,核、浆比值大,着色深浅不一,核仁明显,少量核分裂象;③癌细胞细梁索型排列为主。
Ⅲ级:癌细胞异型明显。①胞质嗜碱性,胆汁小滴少;②胞核大、不规则,核、浆比值明显增大,染色质粗、不均匀,核仁多而明显,核分裂象多;③瘤巨细胞;④癌细胞粗梁型或假腺管型排列为主。
Ⅳ级:癌细胞显著异型,较多梭形细胞。①胞质少;②胞核大,核、浆比值显著增大,易见巨核或怪状核;③癌细胞排列紊乱、松散,无一定结构。
I、Ⅱ级为高分化,Ⅲ、Ⅳ级为低分化。
图像分析仪或流式细胞仪核型分析有助于分级:①二倍体癌细胞分化程度好(低级别);②多倍体、异倍体癌细胞分化差(高级别)。
高分化肝细胞癌的特征包括:包膜不受侵犯,同以腺瘤性增生病变,微腺泡形成,可见门脉区结构,肿瘤细胞胞质含脂肪,核染色质密集等。
肝细胞癌的组织学分化与细胞学分化不完全一致。同一肿瘤内,不同部位的分化程度可不同,应以较低分化者进行组织学分级。肿瘤的分化程度可有变化(通常由较高分化发展为较低分化)。
3.肝细胞癌的特殊类型
(1)小肝癌:①单个癌结节直径≤3cm,或两个相邻癌结节直径之和≤3cm;②80%病例无病征; ③手术切除率>80%,术后5年生存率70%~80%;④膨胀性生长为主,60%有包膜;⑤分化程度高[I级或Ⅰ~Ⅱ级,细梁型为主,二倍体癌细胞(2C)占2/3)];⑥少数(约30%)可呈浸润性生长,侵犯血管,无包膜,异倍体(AN)癌细胞为主。
(2)纤维板层型肝细胞癌(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FL-HCC):
1)临床要点 ①罕见,多发于青年人(半数以上<40岁).无性别差异;②多不伴发肝硬化(>3/4病例);③无肝病背景,无明显诱因;④很少HBV感染,血清HBsAg、 AFP阴性;⑤可肝大、腹胀、腹痛、乏力等;⑥肿瘤生长缓慢,切除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50%)。
2)肉眼病变 肿瘤①多位于肝左叶(2/3病例),常为单个结节,分界清楚;②切面淡棕色,中央呈现瘢痕样纤维并放射状伸向外周、分隔肿瘤,可伴血窦扩张,继发出血、坏死和钙化。
3)光镜病变 ①癌巢特征性地被板层状平行排列的大量致密纤维组织间质围绕。②癌细胞呈大多角形,胞质细颗粒性深红染,常见胞质内包涵体:嗜酸性小体(大小不等,位于核旁胞质,常围以亮晕,抗淀粉酶消化PAS阳性)、 苍白小体或毛玻璃样小体[含纤维蛋白原和a1一抗胰蛋白酶(AAT)];胞核清楚,染色质集中于核周,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少。
4)特殊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可显示肿瘤间质的纤维板层。
5)免疫组化染色: ①纤维蛋白原、AAT和C反应蛋白阳性; ②可同时表达CK8和 CK7。③HBsAg多为阴性。
(3)儿童肝细胞癌:①在儿童肝恶性肿瘤中,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仅次于肝母细胞瘤;
②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胆道闭锁,家族性胆汁淤积症, I型糖原沉积症等有关;③血清 AFP多高浓度阳性; ④肿瘤体积较大, 多为巨块型和块状型; ⑤ 较少并发肝硬化(<25%);⑥肿瘤生长快,恶性程度高。
(4)带蒂肝细胞癌:肿瘤主体有蒂与肝脏相连。可能来自肝副叶或异位肝组织。
(5)胆管内肝细胞癌:伴持续或间歇性黄疸,偶有胆道出血,预后差。
(6)色素性肝细胞癌:罕见,肿瘤切面灰黑色,癌细胞胞质含棕色色素。
【特殊检查】
1.网状纤维染色:①肝细胞癌常缺乏见于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肝组织的网状结构;②确定癌细胞浸润;③鉴别癌与肉瘤。
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1)肝细胞癌特异性抗体:①肝细胞(Hepatocyte/Hep Parl)阳性;②多克隆性 CEA (PCEA)显示癌细胞之间的毛细胆管阳性;③CK8/CK18阳性。④部分(40%~80%)病例AFP阳性(相对特异性标记物);⑤CD34显示弥漫性微血管(相对特异性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