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 阅读:6037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我刚看完觉得不错很有收获,介绍给朋友们!

sdwf春天 离线

帖子:1578
粉蓝豆:6
经验:6121
注册时间:2007-06-19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0:29|举报|关注(2)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滤泡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淋巴瘤有很多不同的病理分型,各型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常见类型,在我国约占NHL的10%,欧美占NHL的25%~45%。FL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的恶性度较低的B细胞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70%,但是30%~50%的患者可转化为侵袭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从而影响预后。现将FL的组织形态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改变对FL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影响作一综述。
    1  FL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淋巴结发生的FL,诊断主要依靠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FL来源于成熟B细胞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瘤细胞呈结节状或滤泡状分布,部分可以弥漫,肿瘤性滤泡比正常滤泡稍大,缺乏外套层。瘤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小和中等大小细胞核不规则,有裂沟,胞质少而淡染,大细胞核可呈泡状。根据修正的欧洲美国分类(revised EuropeanAmerican lymphoma classification,REAL)和2001年WHO分类,在不同的滤泡内观察10个不同的高倍视野,FL分为Ⅰ级(小细胞为主,即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0~5个)、Ⅱ级(大小细胞混合,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6~15个)和Ⅲ级(大细胞为主,中心母细胞数每高倍视野>15个)3级。Ⅰ级和Ⅱ级属低度恶性肿瘤;Ⅲ级具有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的倾向,属中度恶性肿瘤。WHO分类根据有无中心细胞将Ⅲ级分为Ⅲa(有中心细胞)和Ⅲb(无中心细胞),两者临床特征相似,含有浸润成分者预后较差。Hans等研究了107例Ⅲa级、53例Ⅲb级和30例大裂细胞型FL,发现他们在临床特征、患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瘤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上无明显差异,但含浸润成分>50%者预后差(OS:P=0.0037, EFS:P=0.012)。目前认为FL肿瘤细胞浸润扩散的形态学机制是肿瘤细胞增长保持滤泡模式,肿瘤细胞在滤泡间大量迁移,其克隆扩增依赖滤泡微环境。儿童FL发病率极低,睾丸部位多见,74%的儿童FL组织分级较高,镜下核分裂相多,凋亡细胞多。其临床进展缓慢,治疗困难,复发率高。此外,还有一个临床罕见的亚型是富于浆细胞分化的FL,其基本形态是大量增生的不同分化阶段的浆细胞或浆样细胞呈滤泡样生长。Keith等研究188例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follicular center cell lymphoma,FCCL)发现,其中17例(9%)有大量的浆细胞。Vago等也报道了1例FCCL伴明显浆细胞分化,同时伴有丙种球蛋白血症,而且外周血可见瘤细胞。通常细胞成熟障碍是肿瘤细胞的特点,而FL伴明显浆细胞分化是一个反常的特例,其原因至今不明。一般情况下,浆细胞分化被认为是反应性滤泡型增生(reactive lymphoid hyperplasia,RLH)的一个特征,因此在鉴别诊断FL与RLH时应注意这一点。
    2   细胞分子遗传学
  改变FL的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主要有染色体异位、BCL2、BCL6、CMYC等基因改变。染色体分析表明,80%~90%的FL可检测到染色体异位,最常见的是t(14;18)(q32;q21),分别涉及到BCL2、BCL6、CMYC等基因。Fenton 等认为染色体异位是由于生发中心B细胞IgH类别转换时异常重组形成,从而提示FL是起源于生发中心的B细胞。FL的瘤细胞分化程度与染色体易位发生有一定关系,Ott等研究了89例FL患者,A组(FL Ⅲa与Ⅰ、Ⅱ级患者)84%出现t(14;18)(q32;q21),B组(FLⅢb伴或不伴DLBCL)仅13%,差异具有显著性,且A组BCL2和CD10抗原表达明显高于B组,这可能会影响到两组的治疗和预后。FL染色体改变存在3种情况[9]:有t(14;18)而无3q27改变、既无t(14;18)又无3q27改变、有3q27改变而无t(14;18)。FL发生部位也会影响到染色体异位,原发淋巴结FL Ⅰ级大部分(8/9)有t(14;18) ,皮肤FL无t(14;18)(0/16),但转移到皮肤的FL一半(2/4)存在t(14;18),这种差异可能就是皮肤FL的预后较好但复发率较高的基础。  BCL2基因家族(BCLX、BCLXL)是抗细胞凋亡的重要因子,70%~95%的FL可出现BCL2基因重排。Zhao等研究27例FL发现,BCLXL在肿瘤性滤泡中过度表达,且凋亡细胞数减少,而10例RLH生发中心不表达BCLXL,说明BCLXL具鉴别诊断意义,且BCLXL的过表达与凋亡细胞数减少、多部位结外侵犯、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dex,IPI)高危和总体生存期缩短有关。因此可以将BCLXL的表达水平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Cong等研究发现,生发中心含有中心细胞的滤泡BCL2阳性而周围大部分滤泡BCL2阴性,阳性滤泡80%具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而阴性滤泡呈多克隆模式。进一步对18例具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者研究发现,8例明确诊断为FL,从而表明具有BCL2阳性滤泡且有单克隆IgH基因重排者,可能是生发中心原发的滤泡早期克隆的原发FL,也可能是肿瘤发展的早期阶段,诊断时应注意。 FL中BCL2蛋白高表达与体细胞高频突变及IgV基因重排有关。Zhu等[13]研究发现,异常糖基化位点在FL中占79%(55/70),而在正常细胞只占9%(7/75)(P<0.001)。体细胞基因突变在IgV区获得潜在糖基化位点是FL的一个重要特点,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Aarts等对FL的IgVH基因进行了分析,发现B细胞受体(Bcell receptor,BCR)选择性结合及持续的体细胞高频突变导致了亚克隆选择而不是亚克隆进化,提示了BCR在一些FL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对在疾病发生过程中抗原诱导BCR成熟的理论提出了挑战,有待于对FL发生发展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Kobrin等对60例未经治疗的原发性FL进行研究,发现了异常免疫球蛋白第二重链IgV基因重排重链CDRⅢ的片段缺失或插入变异,通过IgH酶解图谱分析显示了2个等位显性的CDRⅢH编码序列,CDRⅢ呈现双重的V→DJ重排,而且CDRⅢH变异在肿瘤滤泡分离出的细胞中表达,并且每个CDRⅢH变异能够放大和编码1个功能性的VH基因,从而提示IgV基因重排和重链CDRⅢ异常在FL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意义。儿童FL可缺乏BCL2基因重排和蛋白表达。Pileri等报道了1例4岁儿童睾丸FL缺乏BCL2基因重排、BCL2蛋白表达和p53基因突变,同时伴有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基因高甲基化,因此诊断儿童FL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参数。Lorsbach等的研究也发现,儿童FL BCL2的表达比例比成人FL低,且BCL2阳性在年龄较小的儿童少见,而在年龄稍大(>12岁)的儿童中并不少见,但是CD43阳性比例比成人高。儿童FL缺乏BCL2的表达,表明了儿童FL与成人FL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Lossos等研究发现,CMYC基因重排是FL易向DLBCL转变的重要原因,CMYC基因表达不同,引起的临床行为也不同。
    3   免疫表型的改变
  FL瘤细胞通常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19、CD20、CD22、CD79a 和SIg,单一型轻链(κ/λ)以及生发中心特异性标志物BCL2、BCL6、CD10等抗原。75%~100%的FL瘤细胞表达BCL2,其中WHO Ⅰ级表达最高;CD10表达占60%左右,大多瘤细胞表达BCL6 抗原,而反应性滤泡不表达BCL2和BCL6。Dogan等[18]研究了50例FL,78%(39/50)表达CD10,94.44%(34/36)表达BCL6,CD10和BCL6的表达部位在滤泡和滤泡间的肿瘤性B细胞,因此在鉴别肿瘤性滤泡和反应性滤泡时BCL2、BCL6和CD10具有重要价值。
    4  鉴别诊断
  鉴于FL组织形态学容易与RLH和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如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等混淆,应作进一步的鉴别诊断。
    4.1  RLHRLH发病年龄轻,老人罕见;从形态上看,RLH的淋巴结结构基本存在,滤泡形态大小不规则,有淋巴细胞套,生发中心内细胞极性存在,滤泡周围的网状纤维无受压现象,滤泡内吞噬现象明显,中心细胞局限在滤泡;免疫组化显示滤泡内BCL2、BCL6和CD10抗原表达呈阴性,IgH/L基因重排(-)。而FL患者常见于中年人;部分淋巴结受累或破坏,滤泡形态大小比较一致,淋巴细胞套缺乏或不完整,生发中心内细胞极性缺乏,滤泡周围的网状纤维受压,滤泡内吞噬现象少见;IgH/L基因重排(+),BCL2(+/-),BCL6(+和CD10(+)。
    4.2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 尽管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与FL来源不同,但在形态学上仍有相互覆盖的地方。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型是结外低度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型,淋巴结累及者少见,不少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慢性感染病史;形态学上,瘤细胞呈滤泡周围生长排列,有单核样B细胞夹杂,伴淋巴上皮样病变;免疫学上,CD10呈阴性。Leval等[19]研究了10例皮肤FL和8例皮肤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cutaneous Bcell lymphoma of extranodal marginal zone,MZL),前者100%表达BCL6,70%表达CD10和90%表达BCL2,后者BCL6、CD10(-),100%表达BCL2。因此BCL6、CD10和BCL2三者联合可以鉴别。
    4.3  MCLMCL主要应与FL Ⅰ级相鉴别。MCL可能来自滤泡淋巴细胞套区B淋巴细胞,以老年男性患者多见,就诊时晚期多,一般被认为属中度恶性淋巴瘤;形态上瘤细胞有肯定的套区排列,瘤细胞核中、小不规则形,无中心母细胞样瘤细胞;免疫学上,套细胞示CD5(+)、CD10(-)、CyclinD1(+)。而FL Ⅰ级的瘤细胞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混合组成,常呈CD10(+)、CD5(-)。
    4.4  其他FL除了与上述疾病鉴别以外,还应注意与AIDS相关淋巴结病、结节型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伴结节状排列等鉴别。AIDS相关淋巴结病,增生的滤泡内树突网状细胞网络常破裂,有小血管进入生发中心,生发中心内有多核巨细胞,滤泡旁常有多量单核样B细胞增生,生发中心内有明显的吞噬现象,细胞可有极性分布。NLPHL的结节大且周界模糊,RS细胞周围由CD57(+)的T小淋巴细胞花环状包绕。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瘤细胞免疫表型呈TdT(+)、CD99(+),多数表达T细胞表型。总之,FL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应综合考虑组织形态学改变、细胞分子遗传学改变、免疫表型的改变及临床特点,才能达到准确诊断FL的目的。
 

标签:病理 病理诊断
1
signature
我喜欢春天,更喜欢华夏病理网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回复:2 阅读:6037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