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2010版WHO中有关胆道上皮内瘤的表述如下:
BilINs表现为复层排列的异型上皮细胞形成微乳头状伸入胆囊腔。异型增生的细胞核浆比例升高,核极性部分丧失,深染。BilIN-1和BilIN-2分别对应低级别和中级别病变,BilIN-3为高级别病变。BilIN-1和BilIN-2特征性表现为轻微的细胞学异型性,包括细胞体积增大、核深染、假复层排列,仅为偶然发现,无临床意义。BilIN-3常发生于胃型及肠型化生的基础上,1/3病例可见杯状细胞,几乎所有病例均可见正常上皮与异常上皮之间突然过渡。有5种细胞类型:胆道上皮型、肠型、嗜酸细胞型、鳞状细胞型和印戒细胞型。与BilIN-1和BilIN-2的区别在于BilIN-3示显著的核增大和核不规则,核仁明显,有丝分裂像增多,导管样结构复杂,可出现筛状结构。BilIN-3的上皮类型可与伴发的癌不同。
依据生长方式,腺瘤可分为管状型、乳头型和管状乳头状型。依据组成细胞类型可分为幽门腺型、肠型、胃小凹型和胆道上皮型。胆囊幽门腺型和肠型腺瘤较肝外胆管常见。小部分腺瘤可进展为浸润癌。
(1)管状腺瘤,幽门腺型(Tubular adenoma, pyloric-gland type) 是胆囊腺瘤最常见的类型,上皮与胃幽门腺或十二指肠Brunner腺相似,多见于胆囊,肝外胆管罕见。肿瘤由紧密排列的小圆形腺体所构成,腺体大小相近,间质稀少,少数病例间质可增多而呈小叶状,部分可见到被覆胆道型上皮的囊性扩张的腺体。部分病例中,可见到呈结节状聚集在一起的嗜酸性梭形细胞,形态温和,无细胞间桥和角化现象,称为鳞状小体(似胰母细胞瘤内鳞状小体),鳞样细胞核内可见透明假包涵体。20%病例可见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幽门腺型腺瘤至少伴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体积较大的腺瘤可伴有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伴有灶性浸润性癌。
(2)肠型腺瘤(Intestinal-type adenoma) 罕见,由异型增生的管状腺体构成,被覆肠型上皮,组织学表现与结肠腺瘤极其相似。
(3)胃小凹型腺瘤(Foveolar-type adenoma) 管状乳头状生长,被覆高柱状上皮,核小,深染,位于基底部,富含黏液性胞质。罕见情况下,此型腺瘤可发生于腺肌瘤样增生内陷的上皮。胃小凹型腺瘤表达MUC5AC,偶可表达MUC6。
(4)胆道上皮型腺瘤(Biliary-type adenoma) 极罕见,被覆上皮与正常胆道上皮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