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 阅读:1281
大唐圣主李世民(2)

月下笛 离线

帖子:246
粉蓝豆:21
经验:327
注册时间:2011-08-11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09-05 12:22|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第二章 庆善宫圣主诞尘世 岐州城相士道天机

这是一个日朗风和的良辰吉日。天空祥云缭绕,异彩纷呈:片片彩云忽儿聚成散花的仙子,忽儿又化成翩翩起舞的鸾凤;随着绮云的聚散幻化,一阵阵仙乐从天外飘来……又是一阵云蒸霞蔚过后,两条炫目的金龙从天而降,直降到武功境内的李渊府邸门外。二龙飞舞欢跃,三日后才腾空而去。这座府邸后来称“庆善宫”。

 

这一天是隋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西元599年1月23日)。

就在这一天,一位空前绝后的圣明君主诞生在李渊与窦夫人的家中。他就是大唐帝国的缔造者和大唐文化的奠基人——大唐太宗皇帝李世民。

 

这个近乎完人的大唐圣主,一出生便迥异于常人。

新生儿一旦离开安全的、没有任何外来伤害的母体来到人世,便本能地产生一种将要独历险境的恐怖感,所以刚刚出生的孩子都怕声响、惧光亮,总是处于惊恐之中。

 

李世民却能“生而不惊”,仿佛人间的一切都将在他无私无我的善化下遵从他的差遣。尽管他“初来乍到”,却不惊不惧,处之泰然,安之若素。李世民这种不同凡人的表现,令见地不凡的窦夫人吃惊不小;加上天降祥瑞,神龙护送,窦夫人是何等的奇人!知道这孩子一定根基不浅,遂打心眼里喜欢这个孩子。

 

就在同一年(西元599年),李渊与窦夫人的第三个儿子李玄霸,也紧追快赶地跟着哥哥李世民之后来到了人世。这可苦了窦夫人。刚刚经历十月怀胎的种种不适和分娩的剧烈痛苦,体力尚未恢复,又开始了下一个十月怀胎的煎熬。窦夫人的精力和体力都遇到了不小的挑战,时常会有力不可支之感,还要照顾刚出生的李世民。

 

李世民好像知道母亲的辛苦,他很少哭闹,吃饱了就安安静静地躺着自己玩儿,粉嫩的小脸上总都是挂着纯净灿烂的笑容,好像对母亲说:“孩儿尚无力帮您分担什么,这是我安慰母亲大人的唯一方式。”

 

贤母识贵子,李世民不同寻常的乖顺与体谅,使窦夫人越发觉得这个孩子有着超常的天分。在她所生的四子一女中,窦夫人最为疼爱的就是李世民。窦夫人对李世民悉心呵护、精心抚育培养,走到哪里就把李世民带到哪里。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做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一一都传授给了爱子。李世民本来就极具天分,又得天独厚地拥有贤德睿智的窦夫人做了人生的启蒙,就更异乎常人了。

 

李世民对母亲敬爱之情尤深。在他与长孙氏新婚不久,窦夫人就病逝了。李世民登基后,回庆善宫重游故地,睹物思人,母亲养育自己的一幕幕重现眼前……李世民眼含着泪水,哽咽着对侍臣说:“朕生于此地,现在与母后永别了,母亲的养育大恩我竟无法报答……”说罢,便失声痛哭,伤心欲绝。身边的侍臣无不动容落泪。

 

李世民的仁孝,古今鲜有。因感于“儿生之日乃母难之时”,所以,他从来不为自己过生日。

贞观十七年的生日那天,他对侍臣说:“今天是朕的生日。民间认为在自己生日这天应以娱乐来庆祝。可是每到这一天,朕的心里却更加思念父母。如今朕已是一国之君,富有四海,但朕想求得奉养父母以报养育之恩,却永远都不能如愿了。《诗经》上说:‘哀伤我父母,生我真辛劳。’人怎么能够在父忧母难之日行宴乐欢庆之事!这太不合礼法了。”李世民说完,泪如雨下,哀伤不已。群臣皆泣。

 

幼年时期,李世民就异常聪慧;洞察至深至远;把握时机果断行事;怀大志而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小小年纪,深谋远虑,当时没人能测得他的心智。

李世民长到四岁时,忽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李世民的大名就得自于这位不速之客。

 

李渊在岐州任上时,有一个自称宿通前世、洞悉今生、明察未来的相士前来拜见李渊。李渊一见来人,吃了一惊:此人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可以洞彻一切,平静详和的目光让人顿生敬畏、信赖、亲切、安全之感。

相士对李渊说:“阁下不仅是大贵之人,更有至贵之子。很想请您四岁的贵公子出来一见,不知可否?”

 

李渊不知来人为何单单要见他四岁的儿子,因为此时他已经有了三个儿子。只好吩咐家人把四岁的李世民领了出来。

相士一见李世民,眼睛顿时为之一亮,不由自主地站起身走到李世民身边,对李渊说:“贵公子真是生得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他长到二十岁上,定能济世安民。”

 

李渊听罢,这分明是说李世民将来会做皇上!这话要传扬出去,岂不要招来灭门之祸!想到这里,李渊倒吸了口冷气。他想杀掉相士,免得他出去乱说,以保全一家人的性命。李渊的身手何等的敏捷!手随念起,意到手到,李渊从墙上拔出宝剑,回身刺向相士,哪料相士却早已无影无踪了……李渊也是极有宿根的,呆立了一会,回过神来便明白这是天神来向他道破天机,自己却愚不可及地动此恶念!李渊领会了相士所言“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之天意,就取“济世安民”中的“世民”作为贵子的大名,原来的名字是什么,已不重要,也更无从考证了。

 

李世民真的应了相士之言,自十七岁劝父起兵起,便开始了他济世安民的非凡一生。

十八岁的李世民,便能统帅三军,身先士卒,能争贯战,跃马横弓,冲锋陷阵,所向无敌;以旷世未有的的睿智与神武克长安、取洛阳;平群寇,定中原,一统天下。

 

君临天下后,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李世民便将一个分崩离析、战乱不止近400年之久的华夏各国,一统在大唐王朝之下,并携领臣民开创了亘古未有、万方承平的“贞观盛世”。这个令千秋万代盛赞不休的“贞观盛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呢?史籍如是记载:

唐太宗李世民当政的贞观年间,君明臣良,百姓安居乐业,自上而下一派奉天重道、修身养德、谦恭礼让、人见人亲的治世盛况:

 

官吏们廉洁自律;王公贵胄、皇亲国戚、世家大族、豪门大户,都恩服于君主的凛凛威严,不敢欺凌和侵扰平民百姓;商家客旅可以安心地露宿郊野;强盗窃贼绝迹;监狱常空;大门无须上锁;牛马遍地;连年五谷丰登,一斗米才三四钱;客旅从京城长安到五岭之外,由华山以东到东海一带,不需自带干粮,沿途均有供应;進入华山以东的村落,旅客经过这里,都会受到厚待及礼遇,在离开时还常有馈赠。这一切都是从古至今绝无仅有的盛世太平景象。

 

这是唐朝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对“贞观之治”的描述。

这样的太平盛世景象,令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匪夷所思、难以置信,可这却是距今1300多年前确确实实存在过的大唐历史中真实的一页——

圣主下凡神龙送
  转生人体来世中
  万难历尽浑不顾
  济世安民救苍穹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贞观政要》、《旧唐书》、《新唐书》)

 

标签:
0
signature
人人追求个性的年代,我甘愿平庸。
回复:1 阅读:1281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