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病理标本制作技术包括标本固定方法、取材、脱水、包埋以及常规H-E染色技术。
(一)标本固定
标本固定的目的是通过固定液迅速、完全的穿透组织,来保存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保存组织的抗原性和核酸物质。临床医生在手术前应确定是否需要做病理检查和准备好固定标本的容器和固定液。临床上通常使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手术标本切下后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固定。一般标本固定24h;较大的标本(如眶内容或眶内肿物)应先取材后固定,否则固定液不易渗透到深部组织。摘除的眼球应放入较大的容器内,固定液的量至少应是眼球体积的10倍以上,以促使固定液向眼球内充分渗透。切忌向眼球内注入固定液或将眼球壁开窗,以避免破坏原有的眼内组织结构。眼球一般应固定48h,然后用流动水洗,再经逐级酒精脱水。
在固定液的选取上,通常使用中性10%福尔马林作为常规固定液,将眼球固定24~48小时即可。其优点是易于购买,使用方便,利于组织渗透;缺点是由于眼球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容易使组织过度收缩,造成人为的球内结构变形。因此我们也选取其它的固定液,如酒精-福尔马林-冰醋酸混合液,西京氏液等。
有些需要做特殊检查的标本可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固定液。电镜检查的标本通常用40g/L的戊二醛固定液。电镜检查是为了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结构,因此标本取下后应及时放入40g/L的戊二醛中固定,并立即送到电镜室取材。由于戊二醛固定液穿透组织的能力较差,故取材后的标本体积不应超过1mm3,且应放置于4℃冰箱内固定24h。
(二)眼球标本的制作
眼球是一解剖结构复杂、组织成分独特的视觉器官。眼球标本的制作不
同于常规组织病理标本的制片过程,具有很多特殊性。
① 眼球标本的脱水和取材
眼球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后,应充分用流动自来水冲洗,时间约为6~8小时,同时要注意调节流动水柱和流速,使其以缓流细线状流水冲洗即可。水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标本上的福尔马林结晶,并可除去眼球表面遗留的异味,这对于其后的制片是有帮助的。充分水洗后,将眼球放置于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梯度酒精脱水,顺序为逐级从70%酒精—80%酒精—95%酒精,各历时12~24小时。其优点为可使眼球的硬度逐渐加强,减少组织的过度收缩所造成的眼球壁变形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利于顺利切开取材。
经过95%酒精第一次脱水后,开始进行眼球取材。取材前我们应先确定眼别,并且观察眼球表面有无异常情况,如是否有角膜或巩膜伤口、瘢痕、葡萄肿,球内肿瘤有否穿出巩膜导管等改变;测量伤口长度和葡萄肿大小,并在病理申请单上予以记录。
辨认眼别的方法如下:
1. 将眼球的后面(视神经面)朝向检查者;
2. 寻找视神经两侧水平走行的睫状后长静脉(鼻侧、颞侧各1支),该静脉位于视神经两侧,呈水平方向走行。视神经稍偏鼻侧。
3. 观察上、下斜肌在球壁的附着点,以确定眼球的上、下方位及鼻、颞
侧。下斜肌的附着点位于视神经颞侧附近的水平面,上斜肌附着点位于眼球颞上象限。
取材前必须了解病变或肿瘤在眼内的部位,不可盲目随意切开眼球,因为只有确定正确的象限,才能准确地切取到病变或肿瘤。对眼球取材时,应根据病变的部位确定切开部位,将视神经朝向上方,用拇指和食指轻夹住眼球,自视神经从后向前方角膜方向垂直切开。切取的眼球应包括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晶体、玻璃体、视神经。操作时应果断垂直下刀切开眼球,不要采用拉锯法,从而避免将眼球切面切成凹陷形,影响眼球切片的制作。
对于球内有肿瘤的眼球更应仔细观察,根据病理申请单描述的位置予以准确定位,对肿瘤部位描述不清的眼球可以采用透照法或用手直接接触巩膜以确定肿瘤的位置。确定位置准确与否对于取材及标本制作十分重要,切忌在未能确定肿瘤具体部位的情况下随意切开眼球,更不应将眼球分解成若干个部位进行制作。准确的定位,可获得肿瘤最大基底径和最大高度。
对于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角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眼、圆锥角膜等眼球径线明显增大、角巩膜变薄的眼球,切开时易造成眼球组织的变形,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切开眼球的方法。切开眼球后,应仔细观察球内的情况,有无病理申请单内没有提示的情况,例如异物,玻璃体积脓、小的脉络膜色素痣及其它异常情况。对于常年外伤造成的眼球萎缩应注意有无球内组织的钙化、骨化,若遇此情况,采用脱灰液进行脱钙,脱钙时间可自行掌握。脱钙后的眼球应充分水洗,再进行脱水、取材。
② 眼球病理切片的制作
眼科切片常规采用石蜡包埋法,方法如下:
脱水:取材后的眼球置于无水乙醇Ⅰ中过夜
↓
无水乙醇Ⅱ一个小时;
透明:二甲苯Ⅰ、Ⅱ各30~50分钟
浸蜡:蜡Ⅰ30分钟
↓
蜡Ⅱ30分钟
↓
蜡Ⅲ60分钟
切片染色方法及步骤与常规组织病理切片染色相同。
③眼球组织病理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眼球取材时的厚度应在4mm左右,不应过薄或过厚,过薄的眼球在二甲苯透明中易变形,尤其是巩膜壁较薄的眼球;过厚的眼球不利于后期的组织浸蜡。
2. 眼球在取材时应开窗,即按照切开的水平面相反方向再次水平切开,切取成一个4mm厚度、两面均暴露球内组织的眼环组织,这样同样便于眼内组织的充分浸蜡。
3. 在二甲苯中透明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使组织变脆、变硬,不利于切片。
4. 组织浸蜡要彻底,我们选择三步浸蜡的方法。包埋蜡的熔点要高,使眼球变硬,利于切片。
5. 切片过程中,对于含有肿瘤的眼球应注意肿瘤所在位置,了解其转移的途径,切取到正确的部位。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常穿过筛板经视神经转移,所以切片中应注意视神经乳头、筛板的位置,并且一定要在切片上显示视乳头和筛板结构。脉络膜黑色素瘤常常通过巩膜导管转移,故在切片中应见到肿瘤组织即开始留片,并应做连续切片。
要想切好一张眼球病理切片不仅要有很好的操作技术,还要具有一定的眼科解剖知识,并应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实验动物眼球标本的制作,包括固定液的选取、梯度脱水的时间、透明的试剂的选取及时间、浸蜡的时间都各有特殊的要求(从略)。
(三)其他眼部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制作
对于除眼球之外的其他眼科组织病理标本的取材和制作,应结合该部位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要求,使病理医生检查时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组织断面切片以及对病变大体所见准确的描述。关于取材和制作的要求基本上同常规病理标本制作。谈几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石蜡包埋的组织应包括有病变部位和完整的解剖层次,例如:角膜组织在包埋时应包括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五层结构,同时还要选取其病变明显的部位;因其内皮层为单层较薄,容易丢失受损,取材切开时应特别注意,应将角膜内皮面朝上,不要使内皮面受到过多的磨擦。对于皮肤、结膜面肿物,取材包埋时,应注意正确的组织解剖学切面。眼睑由5层组织构成,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和结膜。因此眼睑病变的取材应垂直于睑缘切开,才能观察到眼睑各层组织的改变。正确选取病变部位有助于对病变作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例如一些眼眶内肿瘤标本,应选取组织比较实的部位,尽量少选取坏死部位。对于怀疑为恶性肿瘤的病变,应注意切取手术边缘组织活检,便于了解病变范围并确定是否再需行手术。
2.若遇到切除恶性肿物时,有时还需要控切病理标本。例如眼睑、结膜恶性或怀疑为恶性的病变,除了做解剖层次的切片外,还应对肿物的边缘进行控切,观察其边缘受侵的情况。包埋切片时,应选取手术切除面,而并非人工取材面进行包埋。
3.对于眼睑、结膜较小的肿物,玻璃体增殖膜,为防止丢失,可点上伊红等染料作为标志进行石蜡包埋切片。
4.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获取的玻璃体切割液,其中有些有形物在液体中漂浮,首先应加入福尔马林加以固定,然后经离心机离心后,提取沉淀物质进行石蜡包埋切片或直接铺片、涂片检查。
眼科病理标本制作技术包括标本固定方法、取材、脱水、包埋以及常规H-E染色技术。
(一)标本固定
标本固定的目的是通过固定液迅速、完全的穿透组织,来保存细胞的形态和结构,保存组织的抗原性和核酸物质。临床医生在手术前应确定是否需要做病理检查和准备好固定标本的容器和固定液。临床上通常使用10%的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手术标本切下后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固定。一般标本固定24h;较大的标本(如眶内容或眶内肿物)应先取材后固定,否则固定液不易渗透到深部组织。摘除的眼球应放入较大的容器内,固定液的量至少应是眼球体积的10倍以上,以促使固定液向眼球内充分渗透。切忌向眼球内注入固定液或将眼球壁开窗,以避免破坏原有的眼内组织结构。眼球一般应固定48h,然后用流动水洗,再经逐级酒精脱水。
在固定液的选取上,通常使用中性10%福尔马林作为常规固定液,将眼球固定24~48小时即可。其优点是易于购买,使用方便,利于组织渗透;缺点是由于眼球解剖结构的复杂性,容易使组织过度收缩,造成人为的球内结构变形。因此我们也选取其它的固定液,如酒精-福尔马林-冰醋酸混合液,西京氏液等。
有些需要做特殊检查的标本可根据要求选择不同的固定液。电镜检查的标本通常用40g/L的戊二醛固定液。电镜检查是为了观察细胞和组织的细微结构,因此标本取下后应及时放入40g/L的戊二醛中固定,并立即送到电镜室取材。由于戊二醛固定液穿透组织的能力较差,故取材后的标本体积不应超过1mm3,且应放置于4℃冰箱内固定24h。
(二)眼球标本的制作
眼球是一解剖结构复杂、组织成分独特的视觉器官。眼球标本的制作不
同于常规组织病理标本的制片过程,具有很多特殊性。
① 眼球标本的脱水和取材
眼球经过福尔马林固定后,应充分用流动自来水冲洗,时间约为6~8小时,同时要注意调节流动水柱和流速,使其以缓流细线状流水冲洗即可。水洗的目的在于洗去标本上的福尔马林结晶,并可除去眼球表面遗留的异味,这对于其后的制片是有帮助的。充分水洗后,将眼球放置于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进行梯度酒精脱水,顺序为逐级从70%酒精—80%酒精—95%酒精,各历时12~24小时。其优点为可使眼球的硬度逐渐加强,减少组织的过度收缩所造成的眼球壁变形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利于顺利切开取材。
经过95%酒精第一次脱水后,开始进行眼球取材。取材前我们应先确定眼别,并且观察眼球表面有无异常情况,如是否有角膜或巩膜伤口、瘢痕、葡萄肿,球内肿瘤有否穿出巩膜导管等改变;测量伤口长度和葡萄肿大小,并在病理申请单上予以记录。
辨认眼别的方法如下:
1. 将眼球的后面(视神经面)朝向检查者;
2. 寻找视神经两侧水平走行的睫状后长静脉(鼻侧、颞侧各1支),该静脉位于视神经两侧,呈水平方向走行。视神经稍偏鼻侧。
3. 观察上、下斜肌在球壁的附着点,以确定眼球的上、下方位及鼻、颞
侧。下斜肌的附着点位于视神经颞侧附近的水平面,上斜肌附着点位于眼球颞上象限。
取材前必须了解病变或肿瘤在眼内的部位,不可盲目随意切开眼球,因为只有确定正确的象限,才能准确地切取到病变或肿瘤。对眼球取材时,应根据病变的部位确定切开部位,将视神经朝向上方,用拇指和食指轻夹住眼球,自视神经从后向前方角膜方向垂直切开。切取的眼球应包括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晶体、玻璃体、视神经。操作时应果断垂直下刀切开眼球,不要采用拉锯法,从而避免将眼球切面切成凹陷形,影响眼球切片的制作。
对于球内有肿瘤的眼球更应仔细观察,根据病理申请单描述的位置予以准确定位,对肿瘤部位描述不清的眼球可以采用透照法或用手直接接触巩膜以确定肿瘤的位置。确定位置准确与否对于取材及标本制作十分重要,切忌在未能确定肿瘤具体部位的情况下随意切开眼球,更不应将眼球分解成若干个部位进行制作。准确的定位,可获得肿瘤最大基底径和最大高度。
对于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角巩膜葡萄肿、高度近视眼、圆锥角膜等眼球径线明显增大、角巩膜变薄的眼球,切开时易造成眼球组织的变形,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取由前向后或由后向前切开眼球的方法。切开眼球后,应仔细观察球内的情况,有无病理申请单内没有提示的情况,例如异物,玻璃体积脓、小的脉络膜色素痣及其它异常情况。对于常年外伤造成的眼球萎缩应注意有无球内组织的钙化、骨化,若遇此情况,采用脱灰液进行脱钙,脱钙时间可自行掌握。脱钙后的眼球应充分水洗,再进行脱水、取材。
② 眼球病理切片的制作
眼科切片常规采用石蜡包埋法,方法如下:
脱水:取材后的眼球置于无水乙醇Ⅰ中过夜
↓
无水乙醇Ⅱ一个小时;
透明:二甲苯Ⅰ、Ⅱ各30~50分钟
浸蜡:蜡Ⅰ30分钟
↓
蜡Ⅱ30分钟
↓
蜡Ⅲ60分钟
切片染色方法及步骤与常规组织病理切片染色相同。
③眼球组织病理标本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眼球取材时的厚度应在4mm左右,不应过薄或过厚,过薄的眼球在二甲苯透明中易变形,尤其是巩膜壁较薄的眼球;过厚的眼球不利于后期的组织浸蜡。
2. 眼球在取材时应开窗,即按照切开的水平面相反方向再次水平切开,切取成一个4mm厚度、两面均暴露球内组织的眼环组织,这样同样便于眼内组织的充分浸蜡。
3. 在二甲苯中透明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使组织变脆、变硬,不利于切片。
4. 组织浸蜡要彻底,我们选择三步浸蜡的方法。包埋蜡的熔点要高,使眼球变硬,利于切片。
5. 切片过程中,对于含有肿瘤的眼球应注意肿瘤所在位置,了解其转移的途径,切取到正确的部位。例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常穿过筛板经视神经转移,所以切片中应注意视神经乳头、筛板的位置,并且一定要在切片上显示视乳头和筛板结构。脉络膜黑色素瘤常常通过巩膜导管转移,故在切片中应见到肿瘤组织即开始留片,并应做连续切片。
要想切好一张眼球病理切片不仅要有很好的操作技术,还要具有一定的眼科解剖知识,并应具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对于实验动物眼球标本的制作,包括固定液的选取、梯度脱水的时间、透明的试剂的选取及时间、浸蜡的时间都各有特殊的要求(从略)。
(三)其他眼部组织标本的取材和制作
对于除眼球之外的其他眼科组织病理标本的取材和制作,应结合该部位的解剖特点和临床要求,使病理医生检查时能够看到一个完整的组织断面切片以及对病变大体所见准确的描述。关于取材和制作的要求基本上同常规病理标本制作。谈几点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1.石蜡包埋的组织应包括有病变部位和完整的解剖层次,例如:角膜组织在包埋时应包括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五层结构,同时还要选取其病变明显的部位;因其内皮层为单层较薄,容易丢失受损,取材切开时应特别注意,应将角膜内皮面朝上,不要使内皮面受到过多的磨擦。对于皮肤、结膜面肿物,取材包埋时,应注意正确的组织解剖学切面。眼睑由5层组织构成,由表及里为皮肤、皮下组织层、肌层、睑板和结膜。因此眼睑病变的取材应垂直于睑缘切开,才能观察到眼睑各层组织的改变。正确选取病变部位有助于对病变作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例如一些眼眶内肿瘤标本,应选取组织比较实的部位,尽量少选取坏死部位。对于怀疑为恶性肿瘤的病变,应注意切取手术边缘组织活检,便于了解病变范围并确定是否再需行手术。
2.若遇到切除恶性肿物时,有时还需要控切病理标本。例如眼睑、结膜恶性或怀疑为恶性的病变,除了做解剖层次的切片外,还应对肿物的边缘进行控切,观察其边缘受侵的情况。包埋切片时,应选取手术切除面,而并非人工取材面进行包埋。
3.对于眼睑、结膜较小的肿物,玻璃体增殖膜,为防止丢失,可点上伊红等染料作为标志进行石蜡包埋切片。
4.对于玻璃体切割术后获取的玻璃体切割液,其中有些有形物在液体中漂浮,首先应加入福尔马林加以固定,然后经离心机离心后,提取沉淀物质进行石蜡包埋切片或直接铺片、涂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