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qingxincao 离线
继续学习
【结构】仅仅讨论结构:
一方面,如果这个角化珠与其周围的细胞同源,或者说这两类细胞所反应的位置是真实、有效的,那么这就是成熟与幼稚的混合,换个角度,如果是组织学,在不成熟的上皮中间出现反向成熟,或者叫异常角化现象,那么出现这样的组织形态要高度怀疑浸润。
另一方面,如果这个结构是人工假象,细胞取材及转移时人为的使这一小团角化珠挤入、嵌入、或者重叠到周围这一大团核异型性得不到有效确认的上皮细胞巢中央,那么第一个假设就成了伪命题,真正的假设。
【核异型性】仅看周围细胞群的异型性:
异型性非常重要,但在很多时候往往又不是一个很客观的标准,不同的人之间,甚至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异型性的大小都可以是天差地别。
同样,我们先来假设。
如果周围细胞的异型性显著,或者说周围细胞群的异型性是可以肯定的,那么,这个对这个视野的解释就变得非常的简单化了——高级别,疑癌,且是高度怀疑癌。
以下是引用巴山夜雨涨秋池在2011-5-13 19:26:00的发言:
|
“癌珠”这东西,我认为这是细胞形态学诊断的陷阱之一。
在确诊为癌以后,当然可以理直气壮的把它叫做“癌珠”,在确诊之前呢,我认为看到这样的角化珠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可能性:
1、首先提示高级别;
2、是角化性鳞癌最具特异性的分型指标之一;
3、这样的角化珠在角化性鳞癌中可以见到,在高级别病变中可以见到,在低级别病变中也可以见到,甚至在良性反应性改变中同样可以见到,只是比较少见而已。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反应性改变中核同样可以有异型性,只是往往不显著罢了。
在解决了理论上、认识上的局限性以后,再来着手形态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