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 阅读:2724
从‘救死扶伤’到医生害怕治病救人

dytok 离线

帖子:670
粉蓝豆:3487
经验:1602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8 23:48|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从‘救死扶伤’到医生害怕治病救人 
出处: http://www.cmda.net 媒体报道  2007年5月29日 


    

     年轻的实习医生实习期满,将参加临床工作了。老医生对这个实习学生相当的满意,他的身上寄予了老医生的诸多心血。他把实习医生找出来聊了聊,算做对这个弟子的临别嘱托。

     老医生问:“做为医生在你今后工作中知道需要注意什么么?”

    实习医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

    老医生微微地摇摇头说:“错,那会害苦了你!如果你想一生都能从医而终的话,你首先要先学会保护好自己。”

    实习医生惊诧地问:“先考虑保护自己,后考虑患者利益,难道医生去努力治病救人是个错误么?”

     老医生感叹地答:“人命关天,救人本没有错,可如果救治不了就是错!社会环境变了,今后在医院以外碰到有人需要医疗救助的时候,如果你有120分把握能够治疗成功的话,你才可以去救,否则你干脆低头走开!救死扶伤被人为地成为过去的历史了。”

     实习医生睁大了眼睛问:“这是有选择的抢救病人,假如我对危重病人只有60%的把握,为啥不要能去尝试一下?”

    老医生无奈地说:“过去可以,那时的医生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医生虽被这么要求,但更要一生都不能出错。一但你那无把握的40%一旦实现,你将成为医疗事故的被告,被送上法庭,判罚天价的赔偿,中国的风气是出了医疗事故的医生名誉不如杀人犯、妓女和嫖客,并且终生不得再行医了。

    建国后我们国家的领导者提出‘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主要强调的是医生要全心全意的去抢救病人,哪怕只有1%的希望。因此当时的医生们创造了很多医疗奇迹,因此也挽救了很多的生命。当然因为技术水平原因也有一些不成功的‘遗憾’,但是这些遗憾常常能被当时的社会、百姓、患者家属以及法律所能正确理解和公正的认可。‘救死扶伤’成了优良的社会风气,百姓真正从‘救死扶伤’中获得了长期最大利益!”

    实习医生:“浩瀚的医学是一门高风险的科学,连高科技的航天飞机都可能失事,医学教科书连好多常见病的病因都搞不清楚,连流行感冒这类小病也可能成为死人的因素。而医生抢救病人的本意是善良的,不等同于刑事谋杀,让一个医生保证一生不出错,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实在是太苛刻了!政府不会不知道吧?”

    老医生摇着头说:“政府当然懂得医疗是高风险的,深通辩证唯物主义的政府还是这么做了,并且还立了法。但医疗失败的理由不是讲给政府的,而是得‘举证’给不懂医疗的患者家属和法律去听。 ‘医法’的公正与否在此已不重要了,但漫长和苛刻 ‘举证’ 的结论常常让够不成事故的判成事故,是事故的反而够不成事故。

    让医生尊重‘生命权第一’并义务救死扶伤,还要保证治疗结果的完美,还要为不良后果负责。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医生惧怕遇到抢救危重病人,也越来越惧怕和讨厌这个职业。 ‘救死扶伤’将成为一句百姓难以受益的美丽口号!”

    实习医生不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和发展成这种局面的?医疗的服务宗旨和‘生命权利第一’不该改变呀!”

     老医生忧愤地说:“历史上老百姓从未有过象今天这样对‘生命权’如此强烈和迫切的呼声了!目前媒体时时地报道医院和医生竟然不敢从事和钻研风险大的医疗项目,医生怕给病人看病,拒绝和推委患者的事件,这一切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而且仅仅是个开始。
 
    原因是那正在执行中的愚蠢透顶的‘治医之法’!先主要要拜托我们的‘医法’——这是医改期间临时以‘消费法’为蓝本仓促拼凑起来的,有为迎合医改时期百姓问责和转嫁医疗矛盾而设立的嫌疑。国家想通过严刑峻法、‘举证倒置’和(低收费的前提下的)‘天价赔偿’来规避医疗特殊的风险性,从而避免医疗的‘不理想结果’,使 ‘弱势的百姓群体’永远从医疗中受益,并且结果如何永远与政府无关。这‘美丽的传说’造成了医生害怕治疗病人,推委病人,使得百姓起码的健康权都难以得到保障!


    就说咱医院今年拟订引进开展的5个新医疗项目,其中有2项被院长否决了,原因就是成功概率低、风险大,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但百姓不会因此就不得这种病!如果医院不开展这个项目,得这种病的人只能等死,连起码的生存权利和希望都没有了,相对国外的发展,中国医疗的停滞不前就是倒退!这是人祸,不是天灾!但这些却无法被问责!

   中国如此的治医之法如同给百姓开了张空头健康安全支票,而这个支票的保证人是医院和医生,假如支票不能兑现,被告赔偿的是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和医生。这张支票实际上把政府对百姓医疗的责任转嫁出去,自己置身事外,永不被问责。却从根源上坑了百姓,让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命权’成为泡影!在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好医生才是保护好‘弱势百姓群体’的最好方法。”

    (二)百姓“生存权”成了一切为民的“治医之法”的殉葬品

    实习医生:“在医患关系如此的恶化的环境下,我只有努力做‘名医’而不做‘庸医’或许避免卷到这类纠纷中吧?”

    老医生:“想做名医而不做庸医,才更应该在专研业务之余学习法律从而保护好自己。要成为业务熟练的名医需要十几年甚至是一辈子,名医的内涵是相对的,你或许只能成为某地区某学科的名医。但名医一生都不能做到不犯一次错。
        
    社会中正流行着‘只留名医,打死庸医’口号中,现实卷入医疗纠纷的却常常不是庸医,而是从事着某领域的名医,或是被国际所公认治疗成功率在百分之几的一些高级专家们。上海一个全国著名的心血管医院的专家,他的一项心脏手术成功率比国际公认的6-8%高2个点达到8-10%,国外纷纷高薪聘请而不去,却在每周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2-3天时间去法庭提供‘举证’。”

     实习医生:“老师您认为目前政府不去彻底改变这个体制,让百姓从医疗中受益将是一句空话!可是今天的政府责任好象并不清晰,一切都推给了医生和医生的医德了。”    

    老医生:“那些被医院拒绝门外的危重患者,顶多医院被媒体暴光而已!可是总比被判罚天价医疗赔偿,医生被判终生禁医,名誉扫地的结果好吧。医院和医生也不是傻瓜啊,可是最终害了百姓。

    中国的百姓已经从‘看病贵’中深受其害,我们的总理态度是那么的明朗——要加大对医疗的投入,让百姓从医疗中真正受益!可是某些部门的官员们却以‘国情复杂’,需要‘慎重’考虑而推委阻止!中国的官员们缺乏的不是能力和水平,而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感!

    目前首要的是改变的不是体制而是观念,从新审视确立政府、医疗和社会在百姓健康方面该担负什么责任,因为目前政府部门还在继续强调加大监管的权利,却早把该承担的责任都推给了医疗单位。其次是改变我们的医疗体制,在国家对医疗财政投入逐年减少的前提下,让市场化的‘医疗商场’来承担医疗的社会公益性,不出问题才是怪事!”。

    实习医生:“这是医生和医院背负了政府该担负的责任,中国医疗问题根源是体制问题,可仍然在‘医德问题’上下工夫。已经很清楚,体制改革不启动,医患关系问题就不会好转,医疗发展继续有障碍。让百姓的“生存权”成为“治医之法”的殉葬品。”

     老医生:“这是‘政治挂帅’的遗迹,少数别有用心的记者和官员们到今天还试图坚持‘医德教育’来改善医疗现状,这样才能赢得时间躲在一旁喘息。其实改变一个体制比改变医德可行的多,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体制改革都需要付出辛苦、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的,这是我们的总理痛下决心而下面迟迟不动的根本原因。靠提高医生的医德来弥补千窗百孔的体制缺陷,这是误国害民、别有用心的‘中国屁’!痛披医德十几年了,医德反而更下滑了,到是不讲医德的美国等国家医疗环境是那么的好


    可怜的中国医生,这个集中中国博士、硕士最多的行业,一个需要终生不断学习的职业,这个不缺乏知识和道德的群体,一面整体承受和工人差不多的低工薪,要为家庭的生存奔波;一边背负着‘人命关天’的担子;一面承受着被任何无德人对你医德的考问,现今中国的医生从未感觉过行业的优越感。在我们那‘治医之法’下,既要承担本该是政府承担的担子,又要对待‘生命权’要主动而人道主义,出现不良后果时要随时被最苛刻法律的问责。而这个问责指标不是政府规定的,而是患者家属随时可以的置疑,而质疑的内容不是对医疗人士,而是对不懂医疗的患者家属和法律人士;而高风险的医疗下,再高明的明医也不能预见和杜绝风险!

    这不是想为医院和医生开脱罪责的说辞,事实上我最担心的是目前的医院和医生竟然不敢专研和从事风险大的医疗项目、医生不敢为患者看病、医生不敢抢救病人、医疗单位停止开发新的医疗技术,中国的医疗在倒退!难道还不够说明‘治医之法’的愚蠢和白痴么?!”

   (三)医患之间的“医疗责任保险”可望成为和谐医疗的突破口

     实习医生:“我怎么听说,此次的医疗改革,只涉及看基础疾病的医疗社区,尚为涉及到医院体制的真正根源问题。难道等到医改涉及到医院体制的时候,才能有办法解决么?”

     老医生:“当然不是没有应急的办法的,比如马上建立一个医疗责任保险。既然医患矛盾是建立在看病贵的基础上,特别是那些即使付出到倾家荡产也难以治愈的疾病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医疗责任保险,这样的纠纷完全可以通过这样的保险来解决,避免患者出现鸡飞蛋打的局面出现。从而是医生放开手脚去从事医疗工作。在美国医生没有商业保险是不敢执业的,他们的医患关系要比中国和谐的多。

          现在干什么没保险?坐飞机有保险,坐火车有保险,邮寄个包裹也有保险,难道医生看病比它们的风险小?偏偏‘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医生没有保险!要知道即使在医生操作完全正确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人们不想看到的结果。有了保险对医患双方都是件好事,患者要想获得高额的赔偿,就象坐飞机一样多买保险,再也不用旷日持久的打官司,也为医生解除了后顾之忧。”

         实习医生:“那为什么不这样做?”

         老医生说:“据我所知,中国还没有开展这个险种,并且医疗的风险太大,不可预测的东西太多,加上‘医法’是靠‘重罚严处’来规避和预防医疗风险的,低收费的前提下是中国天价的赔偿,即使美国的保险公司也会望而怯步!

           当然最终上了医疗责任保险,医生就有了安全感,就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治疗中去。患者的家属即使贪上了医疗风险,也可以在保险公司那里得到相应的补偿,起码不至于鸡飞蛋打人财两空。当然买保险也会使医疗费有所增加,但这些费用是可控的。但它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可以避免医生拉大网式的开检查。医疗这个最不精确,最难以控制,最难以预测的行业,‘安全’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为了这个‘安全’医生所做的就是反复拉网式的检查,‘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更导致医疗费迅速升高,但事实上仍然无法避免意外和风险。”

         实习医生高兴地说:“真是个好办法,医疗真的有希望了。目前我国的总理明确表示要彻底改变体制,并加大医疗投入,让老百姓彻底摆脱看病难和贵的烦恼。再加上这个保险,真是如虎添翼呀。”

        老医生:“也别那么乐观。尽管总理的态度如何明朗,但总有些部门官员们深知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感,但因为风险和责任大,用一句‘问题复杂’搪塞推委着不去做为,时不时也和别有用心的记者们一起痛斥几句‘医德’转移一下社会矛盾。看着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攻方向还是‘医德’。

         (文章参考了‘沉着’关于建立医疗责任保险的文章,表示感谢)

来源:搜狐网
 

标签:
0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回复:2 阅读:2724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