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15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15 阅读:2637
医学故事(曲直老师提供)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9-24 09:35|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贝林发现抗毒素
 

  1891年12月的一天,在法国柏里格医院,贝林正缓缓地把自制的白喉抗毒素血清,注入一个奄奄一息的白喉患儿的体内。贝林一丝不苟地操作,全神贯注地观察,从他那小心翼翼的神态,使人感到这是非同一般的治疗。 原来,这是他第一次用白喉抗毒素血清给白喉患者治疗。弄得不好,是会出人命的。因此,他格外小心,以至于显得有些紧张。
  首次治疗成功了!病儿的生命被贝林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重新活跃在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里。自此,以前被视为不治之症的白喉病,被贝林征服了。很快,白喉抗毒素供不应求,各药房争相购买。这一灵丹妙药成了儿童的福音,挽救了千千万万病儿的生命。
  贝林是如何发现白喉抗毒素这一灵丹妙药的呢?这还得从贝林结识一位日本朋友说起。贝林是学医的,曾当过军医,后来被大名鼎鼎的细菌学家柯赫看中,便到柯赫卫生研究所从事细菌研究工作。这是个蜚声世界的研究所,有过许多重大的发明,曾引起世界各地不少著名科学家的瞩目,并纷纷前往这儿访问。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也慕名来到这儿。他与贝林一见如故,两人进行学术交流时,谈得非常投机。一天,他俩在花园里散步,说东道西,但三句话不离本行,话题从未离开过医学。“中国古代医书上有一条医理,叫做‘以毒攻毒’”,北里柴三郎满有把握他说。“我看它之所以能延用至今,必定合乎科学道理。我们能否根据这条医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呢?”“以毒攻毒,以毒攻毒”,贝林像被什么东西迷住了似的,不停的重复着这几个字,脑海里同时掠过了一幕幕往事。他感到豁然开朗了,“对!以毒攻毒,既然病毒能产生毒素毒害人和动物,那么就一定会有一种能攻毒的抗毒素。”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简短的交谈,使他俩各自从对方那儿受到启发。于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就从这里萌芽了!明白了医理,认准了道路,贝林就一头扎进实验室。经过数百次试验,认为成功只是迟早的事情。于是,在1889年法国医学学会的年会上,他首次提出了“抗毒素免疫”的新概念,并向与会者阐述了以毒攻毒的原理。
  不论是新思想还是新东西,在其诞生之初,通常是难以为人接受,甚至会遭到讥笑、围攻的。贝林的设想也有同样的命运。他的大胆设想,非但没受到前辈们的赞扬或支持,反而遭到责怪:“年纪轻轻,就杜撰医学名词,以后会出乱子的!”云云。这对贝林来说,不亚于当头一棒。怕人说东道西、评头品足的人成为了科学家。贝林可不是个意志薄弱者,他坚信,“以毒攻毒”千真万确。任凭他人取笑、指责,他照样我行我素,决心用事实去反驳权威者。
  历经近400次试验,贝林终于发现,将曾感染过破伤风杆菌而存活的动物血清,注入刚感染破伤凤杆茵的动物体内,可以预防破伤风病症的发作。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受过破伤风的动物血清中,有着对抗破伤风毒素的抗毒素,它可“中和”毒素,使之失效。医学上称之为“抗毒素的被动免疫”。正因为如此,贝林被称为免疫学,尤其是血清治疗法的创始人。
  当时,白喉流行,严重威胁着千百万儿童的生命。面对此种憎况,贝林焦急万分,恨不得马上研制出一种特效药,以解除白喉杆菌素对儿童的威胁。他仍用以毒攻毒的医理进行研究:首先给豚鼠注射白喉杆菌,使它们得上白喉病,然后注射不同的药物,给病豚鼠进行治疗。试验结果,数百只豚鼠死掉了,但也有两只竟侥幸活了下来。贝林十分高兴,赶紧把比上次剂量更大的白喉杆菌注射给这两只豚鼠,它们仍安然元恙。贝林连续实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充分说明,注射了白喉杆菌的豚鼠体内,确定产生了一种能“中和”毒素的抗毒素,使其心脏有抵抗毒素的能力。
  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之后,贝林决定将实验转向临床治疗阶段。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病儿才有幸成了第一个被治愈的白喉患者。
  为了表彰贝林用血清疗法治疗白喉、破伤风等病症所取得的杰出功绩,斯德歌尔摩卡罗医学院向他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金。但遗憾的是,因常年劳累过度,加上长期和病菌打交道,他染上了当时还尚未被征服的肺结核病。他明知自己活不久了,但仍马上转入对结核病的研究,想在有生之年能征服这种恶魔。不久,他发明了牛结核菌苗。这种茵苗治疗效果良好,被各国纷纷采用。然而,就在他潜心攻克结核病之时,结核病魔却从背后偷偷地向他伸来了罪恶的魔爪……

 

标签: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9-24 09:39:00 编辑
0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平平细胞 离线

帖子:131
粉蓝豆:1
经验:166
注册时间:2011-05-10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11-06-14 16:13: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0
回复
signature
从华夏病理网络中学习,从华夏病理网络中成长

yolanda 离线

帖子:11
粉蓝豆:9
经验:17
注册时间:2010-11-08
加关注  |  发消息
2 楼    发表于2010-11-09 17:06: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曲直老师和小荷,小荷姐姐人如其名,恬静淡雅,辛苦了
0
回复

晚秋 离线

帖子:1
粉蓝豆:1
经验:2
注册时间:2010-10-26
加关注  |  发消息
3 楼    发表于2010-10-31 15:44: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悉心拜读,真心感谢,鼓掌。
0
回复

晓明 离线

帖子:1630
粉蓝豆:56
经验:1784
注册时间:2010-02-02
加关注  |  发消息
4 楼    发表于2010-10-19 11:3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呵呵  精彩,长见识了
0
回复
signature
典型中看不典型,不典型中找典型。

xiaogang 离线

帖子:5664
粉蓝豆:48
经验:6068
注册时间:2008-12-18
加关注  |  发消息
5 楼    发表于2010-10-19 08:24: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科学是一代又一代的发现、发明、创造的成果;是人类的伟大进步。

学习!感谢曲直老师和小荷老师。

0
回复

kfh 离线

帖子:95
粉蓝豆:121
经验:182
注册时间:2008-10-13
加关注  |  发消息
6 楼    发表于2010-10-18 23:3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小荷老师 曲直老师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医学故事

0
回复
signature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周宝宝 离线

帖子:456
粉蓝豆:262
经验:764
注册时间:2010-09-02
加关注  |  发消息
7 楼    发表于2010-10-18 21:05: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小荷姐。小荷姐辛苦了。
0
回复
signature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僻,友柔善,友便佞,损矣

zimu 离线

帖子:13
粉蓝豆:1
经验:119
注册时间:2009-05-12
加关注  |  发消息
8 楼    发表于2010-10-04 22:0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长知识了。
0
回复

xclbljys 离线

帖子:5253
粉蓝豆:224
经验:7005
注册时间:2008-11-21
加关注  |  发消息
9 楼    发表于2010-09-24 17:0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好故事!很令人启发!

0
回复
signature
许春雷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0 楼    发表于2010-09-24 09:3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世界
 

  一滴普通的雨水放到显微镜下,就呈现出一个令人惊奇的世界──这里有成千上万的小支物(微生物)生活着。第一个揭开这个惊奇世界秘密的,是17世纪最著名的显微镜子专家──列文虎克(1632—1723)。

虎克

虎克的显微镜

虎克发现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出生于荷兰的德尔夫特,因为家境贫寒,16岁便离开学校当了学徒。在好奇心驱使下,列文虎克把工余时间都用来研究、磨制、装配玻璃透镜。在他看来,通过各种凹凸透镜观察世界简直是一种享受。
  开始,列文虎克用显微镜观察干草浸剂,惊奇地发现一些从未见过的小虫子在不停地蠕动。他把这些小虫子叫作微动物,这就是首次被人类发现的微生物。列文虎克认为自己发现了新的未知世界,就把这一消息公诸于众。此后,每当他在这一领域有所收获,写信报告当时世界最著名的科学研究管理机构──英国皇家学会。1677年,他报告自己观察到狗和人的精子;1680年,他报告发现了酵母里含有球形的小颗料(即酵母菌)。为了表彰和鼓励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英国皇家学会吸收他为会员,一个小学徒终于成了著名科学家。

  从此列文虎克工作更勤奋了,成果也不断产生。1684年,他通过观察血液,准确地描述了血红细胞。1702年,他在观察轮虫时,偶然发现雨水中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怎么来的呢?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做了一个实验:收集开始下雨时的雨水来观察,里面并没有微生物。到了第四天再观察,就有许许多多微生物和灰尘出现在雨水中。因此,列文虎克得出了一个结论:风能将空气灰尘中的微生物带入水中。以后经过对昆虫、海贝和鳝鱼等的研究,列文虎克进一步指出:微生物不是从河泥或沙子中产生的,而是和动物一样,有卵、幼虫等完整的繁殖过程,这一有趣的发现使列文虎克名扬世界。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1 楼    发表于2010-09-24 09:3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免疫学疑难解析

 

 

1. BCRTCR的区别

答:B细胞抗原受体称为BCRBCRB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分子(membrance immunoglobin,mIg)组成。mIg均为单体结构,其作用是结合特异性抗原,抗原结合位点位于VHVL的高变区内。虽然这些mIg均为跨膜分子,但是其胞内部分都很短,(比如,IgDIgM胞内区仅含有3个氨基酸),这一结构特点决定了当抗原与BCR结合时,BCR不能传递抗原刺激信号,而需要其它辅助分子参与。

TCRT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受体,大部分T细胞表达的TCR包括2条多肽链a链和b链。TCR类似Ig的结构,每条肽链均含可变区(V)和恒定区(C)。每条链的可变区都含有一个抗原结合部位。T细胞还表达一种TCR,由g链和d链组成,这种T细胞在人周围血成熟的T细胞中所占比例甚少,它们的结构与TCRab相似,也含有V区和C区,其中V区含有抗原识别部位。表达TCRgdT细胞的具体功能目前尚不清楚。与BCR不同的是,TCR只识别提呈到APC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不能识别血清或其它体液中游离的抗原。

因此相同点:(1)抗原结合位点都在V区。(2)都是IGSF(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结构。

不同点:(1TCR单价(抗原结合价),Ig双价。(2TCR无分泌型,Ig有。

2.胎儿有一部分是父体来源的,对母体而言,一种同种异型抗原,理当遭受排斥,为什么没有排斥?

答:妊娠的形成必定有赖于某种抑制机制使之不受排斥。详情虽仍不清楚,但就胎儿方面而言,以下几种因素,多少可能具有一定意义。

Ig G类抗体可能起着封闭抗体的作用,能抑制母体淋巴细胞的反应。胎儿的可溶性抗原不断地进入母体,造成母体的免疫耐受状态。妊娠期间随胎龄之增长,胎儿体内的免疫复合物在逐渐增多,免疫复合物能修饰母体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母子双方分泌抑制因子的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数目也在增多,这些抑制因子可抑制母体的免疫应答。主要由胎肝脏产生的甲胎蛋白(AFP),进入母体也发挥免疫抑制效应。据体外实验发现,AFP能抑制对PHA等促有丝分裂原刺激的反应及抑制MLC反应。此外,尚可产生一些妊娠相关蛋白(Pregnancy associatedproteines),如a一巨球蛋白,可抑制T细胞在体外的多种反应,抑制E玫瑰花结形成,抑制白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这可能与a-巨球蛋白被覆于细胞表面有关;又如糖蛋白也能抑制T细胞对P H A的反应。激素类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据称17一羟皮质类固醇,雌激素,孕酮等均有在全身,均有免疫抑制效应。实验证明它可延缓对皮片的排斥反应,抑制GVH反应,使抗体产生减低,使淋巴细胞减少等。此外,人胎盘催乳激素(HPL)也有类似免疫抑制作用。

3.一个Rh-性的母亲怎么会有Rh+的孩子?

答:虽然Rh因子在人群中阳性的比率极大,但仍有少数人表现为Rh因子阴性。如果父亲是Rh+,而母亲是Rhˉ,由于胎儿的遗传物质一半来源于父亲,一半来源于母亲,所以可以表现为Rh+Rhˉ。当表现为Rhˉ时,不会引起母体的任何反应,胎儿可以健康存活;但当表现为Rh+时,Rh因子一旦进入母体血液中,母体就会产生抗Rh因子的抗体,而这种抗体的浓度是缓慢增加的,一般需要数月的时间,因此第一次分娩时不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症。第二次分娩时若婴儿仍为Rh+,第一次分娩时产生的抗体由母体进入胎儿血液中后,就能粘连和溶解胎儿红细胞,造成新生儿溶血。

5. 什么叫隐蔽的自身抗原

答:隐蔽的自身抗原指的是那些在正常情况下,由于组织屏蔽,不能进入血流,因此不能跟免疫细胞接触。所以在胎儿时期淋巴细胞未接触过这种抗原,对它没有产生中枢性免疫耐受。当这些抗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释放入血的话,就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免疫应答。

6.分泌型的IgA和血清型的IgA是不是一回事?

答:血清型IgA是单位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量约17万。分泌型IgA(SIgA)是由两个单体聚合而成,分子量约40万。

吸入或食入的抗原性物质可刺激粘膜下的抗体生成细胞分泌IgA。有人报道,脾和淋巴结中合成IgA和合成IgG的细胞比例为13。但在胃肠道、乳腺和唾液腺,合成这两种球蛋白的细胞的比例是20:1。两者相差60倍。

产生的IgA一小部分成为血清IgA;而大部分则由浆细胞产生的J链连成双聚体。后者在通过上皮细胞时借—SH与分泌片相结合后,分泌到外分泌液中去,在消化运、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的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在流行性感冒和小儿麻痹等病毒性疾病中,SIgA在病毒入侵部位的粘膜上能抑制病毒复制;而血清型IgA多只防止全身性疾病(如然小儿麻痹的肢体瘫痪)发生。有人报道皮下接种流感疫苗不能诱导鼻粘膜产生特异性SIgA抗体,预防效果差(发病率为63%;而吸入气雾疫苗则产生了SIgA,预防效果较好(发病率为21%)。

7.“一个克隆,一种受体作何解释?

答:指的是一个淋巴细胞(TB)只表达一种特异性的抗原识别受体,只能识别一种与之相应的抗原

8. CD4+,CD3-,其中的正负号各代表什么?

答:就是表不表达此类分子的意思。表达CD4分子的T细胞即是CD4+T细胞,不表达CD3分子的T细胞即为CD3-T细胞。CD分子在血细胞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在细胞活化的过程中可出现或消失

9.为什么有些抗原肽与MHC-I类分子结合而有的则与MHC-II类分子结合呢?

答:这主要决定于该抗原肽的来源。抗原肽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来源于细胞外的抗原称为外源性抗原,如被吞噬的细胞或细菌等;细胞内合成的抗原称为内源性抗原,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合成的病毒蛋白和肿瘤细胞内合成的蛋白等。那么,这两种抗原的提呈过程有什么不同呢?让我们具体看一下。

外源性抗原的提呈: MjDCB细胞即是通常加工处理外源性抗原的细胞,它们表达MHC-II类分子并激活Th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应答,称为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

内源性抗原的提呈:目前,内源性抗原加工处理的精确途径还不完全清楚。完整的抗原必须首先在胞浆中降解成多肽,已知细胞内蛋白酶体在内源性抗原的降解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内源性抗原降解为多肽后,转移至内质网腔中,与新组装的MHC-I类分子结合后被提呈。

11. 在细胞免疫应答中MHC的限制性的过程?

答:在细胞免疫应答中,MHC限制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在TCR识别识别抗原肽使受到了MHC限制,也就是说TCR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还必须识别自身的MHC分子,只有一致的时候,才能获得抗原信号;Th细胞依其TCR识别抗原时受到了MHC-II类分子的限制性,而Tc细胞依其TCR识别抗原时受到了MHC-I类分子的限制性。2Tc细胞在杀伤靶细胞的时候也受到了MHC-I类分子的限制

12. MHC的中文名为:主要组织相溶性——何谓主要?有次要吗?相溶性是指器官移植时所谓相溶或排斥吗?

答:组织相容性指在不同个体间进行组织或器官移植时,受者与供者双方相互接受的程度。相容则移植成功,不相容则组织器官遭到排斥。组织移植时发生的排斥反应本质上是由细胞表面的同种异型抗原诱导的一种免疫反应。这种代表个体特异性的组织抗原,称为组织相容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多达几十种,其中能引起强而迅速排斥发言者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弱而慢的排斥发言者称为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3.HLAMHC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答:HLA指的是人的MHC,由于最先在白细胞上发现,故称人类白细胞抗原。这两个名词通常混用。所有有核细胞的表面都表达MHC-I类分子,分布及其广泛,MHC-II类分子主要表达在APC表面。由于 MHC的高度多态性,除非同卵双生,否则很难有MHC完全一致的个体,也就是说,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这就导致了进行器官移植时,这些HLA抗原对受者来说就是抗原,受者机体就会针对这些抗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从而发生移植排斥反应。

14.Th细胞为什么不能识别TI抗原呢?

答:TI抗原虽可被APC摄取,但不能被加工处理,所以不能与MHC-II类分子相结合而被提呈,故Th细胞不能识别此类抗原,但TI抗原却可以激活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但是,因没有Th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参与(见),此类应答只表现出一次应答的特性而不出现再次应答的一系列变化。

15.IgG或白蛋白注入门静脉能致耐受,而注入周围静脉则会引起免疫应答,这是为什么?

答:通过肠系膜及门静脉注射抗原时,抗原随血液循环到达肝,在肝内进行生物转化,将抗原解聚,聚合的抗原被肝内的巨噬细胞———枯否氏细胞吞噬降解,从而除去了免疫原性强的抗原部分,剩下非聚合状态的抗原进入外周血流进而到达淋巴循环。此时它们已变成小分子量的物质,所以易致耐受。

16.角膜移植也会出现排斥反应吗?

根据我国的调查统计资料,在致盲原因中,由于传染性疾病致盲者有沙眼、梅毒、淋病、麻风、结核、天花和麻疹等疾病;由于非传染性疾病致盲的有营养不良、眼干燥症、高血压、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视网膜剥离等。前者的致盲人数占总盲人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尤以沙眼致盲率为最高;后者以白内障所占比率为高。因营养不良致盲则以维生素A 缺乏引起的角膜软化为最多。

角膜移植是治疗因角膜病变而失明者的重要手段之一。系采用健康透明的角膜替换有瘢痕或病变的角膜。包括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两种方法。

角膜移植术的成功率可达80%以上。这是因为角膜本身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角膜缘血管网及房水供应。在角膜移植后,血循环中的淋巴细胞通常不易到达角膜,因而不致接触供者角膜中的抗原,故不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但是,如是移植的角膜破损或水肿,或移植部位有炎症,或受疱疹病毒感免疫活性细胞难于接触抑制的角膜,顾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染时,则角膜中的抗原易于释出而被吸收,受者的淋巴细胞也能进入供者角膜,而出现排斥反应。这种排斥反应主要由抗体引起。   

除角膜外,软骨移植一般也不易引起排斥反应,这与软骨中的组织抗原性弱有关。又如脑组织具有血脑屏障,睾丸有血睾屏障,前列腺缺乏传人淋巴管,可以限制抗原的输出和抗体、淋巴细胞的输入。因此,角膜、软骨、脑组织、睾丸、前列腺等的移植,通常不发生排斥,或仅发生轻度的排斥反应。

17.为什么异种血清既能致敏又能脱敏?

破伤风和白喉是由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传染病。对这类病人使用抗生素虽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但不能消除细菌产生的外毒素,而这些外毒素又常常是致命的。因此,要同时应用抗毒素来中和毒素。当病人对抗毒素(异种动物血清)过敏,而又无可供选择的替代药物时,该怎么办?

这时为了挽救病人的生命,只好采用一种“脱敏”注射,以期达到治疗的目的,又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方法是从极小量的、经稀释过的抗毒素(变应原)开始注射,半小时后如无反应可稍增量再次注射,以后每隔半小时再逐渐增量,直至注射完所需量为止。这是应急措施,权宜之计,不同于治疗哮喘的减敏疗法。

为什么小量多次的注射就能避免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呢?小量注入的抗原虽然也能和吸附在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结合,逐步释放出小量的组胺,但随即被体液中的组胺分解酶降解,丧失其活性,不致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与此同时,这些靶细胞表面的Ig类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Fab)被每次注射的变应原结合所占据,不再残存更多的抗原结合部位供再进入体内的变应原结合,所以不致发生过敏应应。

这是应急措施,权宜之计,不同于治疗哮喘的减敏疗法。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2 楼    发表于2010-09-24 09:3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伤寒玛莉
 

  伤寒玛莉本名玛莉•马龙(Mary Mallon18699231938年11月11),爱尔兰人 1883年独自移民至美国,是美国第一位被发现的伤寒健康带原者,她身为厨师的时间内总计造成47人感染、3人死亡,但她坚决否认这项事实,并且一再拒绝停止担任厨师一职,因此在当时二度由公共卫生主管机关进行隔离,并且最后于隔离期间去世。
  疫情发展
  玛莉•马龙于1900年至1907年在纽约市内担任厨师,这段时间内她造成22人感染伤寒热,其中1人不治身亡。不到两周,马马罗内克(Mamaroneck)当地居民便开始受此病袭击。
1901
年玛莉•马龙决定搬至曼哈顿,在新的家庭中帮忙厨务,但该户成员却开始发烧、腹泻,一位洗衣女孩因此死去。随后玛莉改替一名律师工作,直到家中8名成员有7位染上伤寒,在照顾的过程中又将伤寒的感染向外扩散。1904年,她在长岛找到一份新工作,两周内11个家庭中有6户因伤寒住院,玛莉便因此再转换工作,造成另外3个家庭的感染。
  调查过程
  在曾经因雇用玛莉而爆发地区流行病的家庭之一聘请卫生官员乔治•梭佩(George Soper)调查卫生状况,经过仔细调查及推敲,确认玛莉最有可能是疾病的带原者。由于一般常见的感染者,多是经由食入带原者所烹调的饮食而致病,人类带原者常常是过去曾感染伤寒的患者在症状消失之后,体内仍存有伤寒杆菌,但可以在粪便或尿液中发现这种病原体。
当乔治•梭佩告将这项结论告诉玛莉时,她愤怒地拒绝配合提供排泄物的检体样本,随后梭佩便将他的发现于1907615刊登在美国医学联合会期刊。梭佩第二次约谈玛莉时,带著一位医师相伴,但仍然无功而返,玛莉基于某著名化学家的检验,否认自己是带原者,该份检验报告认为玛莉体内并无这种细菌;而梭佩告诉她可能身为带原者时,健康无症状带原的现象在学界仍不明了。
  隔离
  纽约市健康部门派遣贝克医师(Sara Josephine Baker)和玛莉约谈,但她却认定法律是毫无理由地骚扰,因为她没犯下任何过失。数天后贝克偕同数位警员至玛莉的工作场地,带走她且暂时监禁,随后调查员在检查过后发现她是一位带原者,因此将她安置在北兄弟岛(North Brother Island)的医院隔离3年,并且要求她在离开后不得任职与食物有关的职业。但是她又幻化假名玛莉•布朗,并且再次于纽约Sloan医院掌厨,于1915年使25人感染,其中2位不治,公共卫生主管机关再次将她逮捕,并且宣判终身隔离。结果她因此声名大噪,接受记者群的访问,却被要求不可接受任何她提供的招待,甚至是一杯水。最后她被允许在冰岛一处实验室任职技术人员。
  逝世
  伤寒玛莉19381111死于肺炎而非伤寒,享年69岁,推测感染肺炎的原因是死前六个月中风导致她瘫痪在床然而,验尸后却发现她的胆囊中有许多活体伤寒杆菌,遗骸最后在布朗克斯的圣雷蒙墓园(Saint Raymond's Cemetery)火化。
  后世评论
  玛莉造成的问题部份乃肇因于她不顾一切地否认自身的处境,即使身上带有足以致命的病原体,她仍保持健康状态,且毫无感染过伤寒的纪录。但是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美国歧视工人阶级的爱尔兰移民,对於此一事件也不可免责。过去有段时间,人们以伤寒玛莉称呼类似玛莉•马龙这种身为带原者却拒绝采取适当防范措施的人,由于该词具有部分歧视、讽刺意味,今日一般通称带有病原体却无症状的人作带菌者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3 楼    发表于2010-09-24 09:3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过程
 

  发现人:巴里. 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和罗宾. 沃伦(J. Robin Warren)(由此二人获得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发现故事:
  1979年,病理学医生Warren在慢性胃炎患者的胃窦黏膜组织切片上观察到一种弯曲状细菌,并且发现这种细菌邻近的胃黏膜总是有炎症存在,因而意识到这种细菌和慢性胃炎可能有密切关系。
  1981年,消化科临床医生MarshallWarren合作,他们以100例接受胃镜检查及活检的胃病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证明这种细菌的存在确实与胃炎相关。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还存在于所有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大多数胃溃疡患者和约一半胃癌患者的胃黏膜中。

  经过多次失败之后,19824月,Marshall终于从胃黏膜活检样本中成功培养和分离出了这种细菌。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细菌就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Marshall和另一位医生Morris不惜喝下含有这种细菌的培养液,结果大病一场。
  基于这些结果,MarshallWarren提出幽门螺杆菌涉及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学。198445号,他们的成果发表于在世界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lancet)上。成果一经发表,立刻在国际消化病学界引起了轰动,掀起了全世界的研究热潮。世界各大药厂陆续投巨资开发相关药物,专业刊物《螺杆菌》杂志应运而生,世界螺杆菌大会定期召开,有关螺杆菌的研究论文不计其数。通过人体试验、抗生素治疗和流行病学等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所起的作用逐渐清晰,科学家对该病菌致病机理的认识也不断深入。
  2005103,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宣布,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这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的作用。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4 楼    发表于2010-09-24 09:36: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青霉素的发现
 

  青霉素是本世纪20年代末发现的第一种可以实际应用于人体传染病治疗的抗生素,它传奇般的发现经过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但我们还要在这里讲一下这绝非偶然的偶然发现。
  在细菌的培养过程中,往往因为培养皿被一个霉菌所污染而导致培养失败,对细菌学家来说,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实,就如同树上的苹果往地下掉而不往天上飞一样。只有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仔细观察了这一现象。他看到在离霉菌菌落不远的地方,葡萄球菌菌落变得半透明,最后则完全裂解了。他并没有把培养皿随手一抛,说上一句培养失败,给霉菌污染了,而是经过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提出了一个结论:有价值的抗菌物质是由霉菌所产生的。接着,他做了大量的体外试验证实了青霉素的抑活性和安全性,肯定了青霉素的效果。
  他就此一举成名了吗?没有。因为他缺乏化学知识,无法将液体培养基中的青霉素提取出来,因而无法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所以,青霉素的发现并没引起当时科学界的重视。弗莱明已走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可他不灰心,不气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把那株青霉素在培养基上定期传代,一传就传了 10年,直到生化技术的进步使青霉素的提取成为可能。终于在弗洛里和钱恩等一批科学家的帮助下,利用马丁和赛恩其的分配色层分析技术提纯了青霉素。
  青霉素就此成为人们救命的法宝了吗?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实验室中提纯和大规模工业生产之间尚有一道鸿沟。为了逾越这最后的障碍,美国动用了200多名化学家与英国科学家协同攻关,最终完成了这一复杂的技术。
  可见,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没有充实的大脑,弗莱明不可能发现青霉素;如果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坚强的信心,没有认真细致的工作,弗莱明不会把青霉素传代10年,长期保存;如果没有其他科学家的发现,没有科学家们的集体协作,青霉素的提纯和工业生产也不会成为现实。
青霉素的发现使我们看到了科学的成功历程是多么漫长。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沿着崎岖小道艰辛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5 楼    发表于2010-09-24 09:36: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沙眼衣原体的发现
 

  人民共和国经过经济恢复时期,各条战线形势大好。到了1954年,烈性传染病已被控制, 防疫的重点转向常见的、多发的传染病。汤飞凡呈请卫生部批准他摆脱行政事务,恢复他中断了20年的研究工作。获准后,他首先恢复了对沙眼的研究。那时沙眼在世界上许多地区广泛流行,中国人口中有50%患有沙眼,边远农村有十眼九沙之说,危害极大。
  沙眼流行至少已有三四千年,自微生物学发轫之始已受到重视。1887年,微生物学创始人之一R.科赫(R.Koch)曾从沙眼病灶中分离出一种细菌——科-魏氏杆菌(Koch-Weeksbacilius),认为是沙眼的致病菌,最早提出了沙眼的细菌病原说,但很快被否定了。1907年L.哈伯斯忒特(L.Halberstaedter)和S.普罗瓦采克(S.Porwazek)在沙眼病灶中发现包涵体,认为可能是病毒,但未定论。20年代中,C.尼古拉(C.Nicolle)证明沙眼材料用砂棒滤掉细菌仍有感染性,首先提出了沙眼的病毒病原说,但未能证实。1928年野口英世从沙眼材料里分离出一种细菌——“颗粒杆菌,认为是病原菌,重新提出了细菌病原说,此说曾引起广泛注意。1930年,汤飞凡和周诚浒曾重复野口的试验,却得到阴性结果。1933年,汤飞凡用美国保存的野口颗粒杆菌种进包括他自己在内的12名志愿者的眼睛里,证明它不致病,又推翻了细菌病原说病毒病原说重新占了上风。直到1954年虽然经过许多实验室的努力,因病毒未被分离出来,仍然不能定论。汤飞凡早在30年代研究病毒性状和包涵体本质时已逐渐形成一种想法,即微生物在自然界是从小到大的一个长长的系列,在已知的病毒和细菌之间存在着过渡的微生物,如立克次体、牛胸膜肺炎支原体(PPLD)等。他认为沙眼病原体是比牛痘病毒更大的、接近立克次体的大病毒,许多性质近乎鹦鹉热和鼠蹊淋巴肉芽肿病毒。循着这条思路,他制定了研究计划,同步进行了沙眼包涵体研究、猴体感染试验和病毒分离试验。为了保证病理材料可靠,他特别请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专家张晓楼鉴定所选的典型病例,从1954年6月开始了工作。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汤飞凡亲自带助手从同仁医院沙眼门诊取回材料201份,在48例中找到包涵体,并发现包涵体有四种形态:散在型、帽型、桑椹型和填塞型,阐明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澄清了自从1907年发现沙眼包涵体以来的混乱认识。他在论文里写道:原体(Elementarybody)和始体(Initialbody)均为沙眼病毒的演变形式……。原体代表静止,始体代表活动繁殖状态。原体变始体,始体又产生原体。……我们可推论沙眼病毒的原体侵入或被吞噬至上皮细胞内,即增大其体积变为始体,繁殖发展成散在型包涵体,以后继续发展成帽型或桑椹型,终至填塞型的包涵体。此时或在此以前,始体复变为原体,最后细胞被原体填塞以致破裂,原体涌出,再侵袭别的健康细胞,重复感染。他实际上描述了沙眼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后的发育周期,在沙眼衣原体分离成功后,已在人工感染和动物模型中被完全证实。现已知道沙眼衣原体的一个发育周期约为48小时。
  这一年,汤飞凡所进行的猴体感染试验也获成功。他和助手使猴子造成沙眼,从中发现:猴子与人的眼结膜解剖学构造不同,患了沙眼后症状也不同:没有瘢痕和血管翳。他们还在猴子的沙眼病灶中找到了从来没有人发现过的猴沙眼包涵体。
  但是,这一年他们所进行的分离病毒的努力失败了。1951和1953年日本学者S.Arakawa(荒川)和O.Kitamura(北村)报告用幼鼠脑内接种或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法分离病毒成功,不过因为没有能够拿到病毒而未得到承认。汤飞凡认为用他们的方法分离出沙眼病毒是可能的。因为他相信沙眼与鹦鹉热和鼠蹊淋巴肉芽肿病毒性质相近,而后二者能在鼠脑内生长。于是他决定病毒分离试验先从重复荒川、北村的实验入手。但是一年中他和助手从201例典型期沙眼患者中取样,接种了2500余只幼鼠,没有一只发生类似荒川、北村所描写的症状,没分离出一株病毒。试验失败了,汤飞凡虽没有完全否定用幼鼠分离沙眼病毒的可能性,但决定把它搁置起来,改用鸡胚来分离。
  1955年7月,重新开始分离病毒试验,这次他没有采用荒川的绒毛尿囊膜接种,而采用了研究立克次体常用的卵黄囊接种。他分析了影响病毒分离的因素,认为除了选择敏感动物和适宜的感染途径外,还需抑制杂菌生长,决定在标本中加抗生素作为抑制剂,因为当时临床上已经知道链霉素治疗沙眼无效而青霉素有无疗效还不明了,所以选了这两种抗生素,没想到竟然那么顺利,只作了8次试验就分离出了一株病毒。
  这个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被汤飞凡命名为TE8,T表示沙眼(Trachoma),E表示鸡卵(Egg),8是第8次试验,后来许多国家的实验室把它称为汤氏病毒(Tangsvirus)。
  虽然分离出了病毒但成功率太低,后来知道是因为青霉素能杀死病毒。他们改进了方法:取消了青霉素,加大了链霉素的量,延长了链霉素在标本中的作用时间,大大提高了成功率。用改进的方法,病毒分离率达到50%,不到两个半月内又连续分离出病毒8株。试验成功了,有人建议汤飞凡赶快发表成果,因为世界上许多实验室在竞相分离沙眼病毒,不赶快发表,怕被人抢先。但作风严谨的汤飞凡没有同意,他认为还没有达到科赫定律的要求。科赫定律要求确定一种微生物是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第一要能从相应的病例里分离出这种微生物;第二要能在宿主体外培养出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第三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要能在另一健康宿主中引起典型的病变和症状;第四还要能把这种微生物从这个宿主中再分离出来。汤飞凡又做了很多工作,证明了TE8能在鸡胚中继续传代,用它感染猴子能造成典型的沙眼并能找到包涵体,能把它从猴子眼里再分离出来,得到纯培养。他还用分级滤膜(Grado-colmembrane)证明TE8是可过滤的并测出它的大小在120200纳米之间。然后,他才于1956年10月发表了论文。最后,他又在1957年除夕将TE8种进自己的一只眼睛,造成了典型的沙眼,并且为了观察全部病程,坚持了40多天才接受治疗,无可置疑地证明了TE8对人类的致病性。
  沙眼病毒分离成功在国际科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这是一个关键性的突破,将长期处于低潮的沙眼研究一下子推上了高潮。英国李斯特研究所(ListerInstitute)的L.H.科利尔(L.H.Collier)1957年得到TE8和TE5后很快证实了汤飞凡等的工作。1958年他又用汤飞凡的方法在西非冈比亚分离出沙眼病毒。不久,美国、沙特阿拉伯、以色列等国家与地区的医学家也相继分离出沙眼病毒。1958年,B.R.琼斯(B.R.Jones)在美国从一个患性病的妇女子宫颈中分离出沙眼病毒,解决了这种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上万人受害的性病病原问题。有了病原体便可进行系统的、深入的研究,从而确定了沙眼和鹦鹉热及鼠蹊淋巴肉芽肿的病原体同属于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组微生物。这导致了微生物分类的重大变革,增加了一个衣原体目,沙眼病毒正式改名为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有了病原体可供试验,证明许多简单的方法,如干燥、日晒、热水烫、以及许多常用的消毒药都能有效地消毒,同时还筛选出许多特效药。沙眼的治疗和预防在短短几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回复:15 阅读:2637
共1页/15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