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页/2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回复:15 阅读:11300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

xclbljys 离线

帖子:5253
粉蓝豆:224
经验:7005
注册时间:2008-11-21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10-07-23 23:16|举报|关注(4)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慢性涎腺炎(chronic sialadenitis)


• 多发生于颌下腺及腮腺,可由结石、异物、瘢痕挛缩等堵塞导管继发感染而发病,也可由急性涎腺炎转为慢性。长期口腔内压力增高如口吹乐器等,可逆行感染发生慢性涎腺炎。

 
• 常为单侧发病,涎腺局部肿大、酸胀感、进食时加重。挤压患侧涎腺,导管口流出少量粘稠而有咸味的液体。


• 涎腺造影主导管呈蜡肠状,末梢导管呈点球状扩张。


• 病理


 腺导管扩张,腺管内有炎症细胞,腺管周围及纤维间质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有时形成淋巴滤泡,腺泡萎缩、消失而为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小叶内导管上皮增生,有时可鳞状化生。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1
    图1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2
    图2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3
    图3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4
    图4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5
    图5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6
    图6
  • 经典病例学习-慢性涎腺炎图7
    图7
标签:
4
signature
许春雷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xclbljys 离线

帖子:5253
粉蓝豆:224
经验:7005
注册时间:2008-11-21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10-07-23 23:20: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正常腮腺组织学

 

  • 图1
0
回复
signature
许春雷

xclbljys 离线

帖子:5253
粉蓝豆:224
经验:7005
注册时间:2008-11-21
加关注  |  发消息
2 楼    发表于2010-07-23 23:1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10-07-23 23:19:00 编辑

消化腺包括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消化腺(如口腔粘膜小唾液腺、胃腺、肠腺等)和构成器官的大消化腺(唾液腺、胰腺和肝)。大消化腺是实质性器官,外包以结缔组织被膜,被膜的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分隔为若干叶和(或)小叶,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也随同进入腺内。腺分实质和间质两部分。由腺细胞组成的腺泡以及腺的导管为实质;被膜和叶间与小叶间结缔组织为间质。

  大消化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消化作用;此外,有的腺还有内分泌或其他重要功能。

一、大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它们的导管开口于口腔。

  (一)唾液腺的一般结构

  唾液腺为复管泡状腺,被膜较薄,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腺泡组成。

  1.腺泡 腺泡(alveoli)呈泡状或管泡状,由单层立方或锥形腺细胞组成,为腺的分泌部。腺细胞与基膜之间以及部分导管上皮与基膜之间有肌上皮细胞,细胞扁平,有突起,胞质内含有肌动蛋白微丝。肌上皮细胞的收缩有助于腺泡分泌物排出。腺泡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
(1)浆液性腺泡(serous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染色较深。基部胞质嗜碱性较强,电镜下可见此处有较多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核圆形,位于基部。顶部胞质内有较多嗜伊红的分泌颗粒(酶原颗粒,zymogen granule)浆液性腺泡分泌物较稀薄,含唾液淀粉酶。

  (2)粘液性腺泡(mucous alveolus):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在HE染色切片中,胞质着色较浅,分泌颗粒不能显示。细胞核扁圆形,居细胞底部。电镜下则可见顶部胞质内有粗大的分泌颗粒(粘原颗粒,mucinogen granule)。粘液性腺泡的分泌物较粘稠,主要为粘液(糖蛋白)。

  (3)混合性腺泡(mixed alveolus):由浆液性腺细胞和粘液性腺细胞共同组成。常见的形式是,腺泡主要由粘液性腺细胞组成,几个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或附于腺泡的末端,在切片中呈半月形排列,故称半月(demilune)。半月的分泌物可经粘液性细胞间的小管释入腺泡腔内。
2.导管导管是反复分支的上皮性管道,是腺的排泄部,末端与腺泡相连。唾液腺导管可分为以下几段。

  (1)闰管(intercalated duct):直接与腺泡相连,管径细,管壁为单层立方或单层扁平上皮。

  (2)纹状管(striated duct):或称分泌管(secretory duct),与闰管相连接,管径相,管壁为单层高柱状上皮,核位居细胞顶部,胞质嗜酸性。细胞基部可见垂直纵纹,电镜下为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此种结构使细胞基部表面积增大,便于细胞与组织液间进行水和电解质的转运。纹状管上皮细胞能主动吸收分泌物中的Na+,将k+排入管腔,并可重吸收或排出水,故可调节唾液中的电解质含量和唾液量。

  (3)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纹状管汇合形成小叶间导管,行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小叶间导管较粗,管壁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小叶间导管逐级汇合并增粗,最后形成一条或几条总导管开口于口腔,导管近口腔开口处渐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上皮相连续。
二)三种唾液腺的结构特点

  1.腮腺为纯浆液性腺,闰管长,纹状管较短。分泌物含唾液淀粉酶多,粘液少。

  2.下颌下腺 为混合腺,浆液性腺泡多,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少。闰管短,纹状管发达。分泌物含唾液演粉酶较少,粘液较多。
 3.舌下腺 为混合腺,以粘液性和混合性腺泡为主,半月较多,无闰管,纹状管也较短。分泌物以粘液为主。

2

开心快乐..

似水年华
回复
signature
许春雷
回复:15 阅读:11300
共1页/2条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