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编者按:看了abin老师的博文《我所了解的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一文,感慨很深,未经abin老师同意,转帖到学科建设栏目内供大家思考讨论。话题之一就是我们中的许多人经常抱怨病理科不被重视,人员素质低,设备差,收入少,希望有所改观。但与时俱进的方向在那里?宁波市卫生局的做法是否具有借鉴性!我们病理专业人士应最有发言权!希望各位有识之士畅述其言!
我所了解的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
[ 2010-7-4 1:03:00 | By: abin ]
在我离开宁波后不久,不到半年时间,宁波市开始筹建“宁波市临床病理诊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我很感慨时运不济,没能赶上这个好机会。
再过半年,宁波市卫生局某位领导与我另有要事约谈,说到“中心”建设时,充满信心,认为宁波地区的病理诊断水平很快就会超过杭州地区。可是我不这么乐观,我说“宁波地区基础很好,人才储备比较多,最近几年新进了很多研究生,如果政策好条件也好,等他们成长起来,大概5-10年之后,可能会赶上杭州地区。”该领导还问我是否愿意重回宁波?我笑答:“只要宁波需要我,我随时回去。”
该领导介绍了“中心”建设的一些基本构想。由上海某大医院某大专家坐镇“中心”主任,全面指导“中心”管理。“中心”人员来自五家市级医院(一院,二院,三院,李惠利医院,妇儿医院),由卫生局统一领导,但人事编制仍属原单位。选址重新施工建造,建成运营后,原五家市级医院不再重复设置病理科。
我本人认为,不管今后“中心”的发展趋势如何,成败与否,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和尝试。而且以宁波市的城市地位和财力,“中心”建设在硬件上肯定没有任何障碍。且不论是否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它至少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现在我是局外人,可能旁观者清,斗胆评价几句。成败因素,无非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
大环境:时值医改,东风劲吹,无疑会促进“中心”建设。小环境:新任卫生局长是外科专家级人物,曾经在一院和二院任院长,对病理科了如己掌。宁波市区几家医院病理科内部管理不尽人意,也是卫生局领导下决定建立“中心”的苦衷之一。从这两方面分析,“中心”建设可谓占尽天时(暂不考虑医疗体制之缺陷和省卫生厅支持力度)。
地利
“选址:宁波市环城北路东段685号”这个位置不在市中心,也不在四家市级医院之中心。据以前同事称,位置较偏,以后上下班会很不方便。我想员工上下班问题不难解决,“中心”可以配班车接送。但是标本输送如何解决,倒值得考虑。
人和
人分四等:卫生局领导、院领导、科主任、普通员工(暂不考虑外来专家是否会念经)。他们的心态想必不完全相同吧?同床异梦而不是同舟共济,是此谓也。据我所知,卫生局领导是一心要把”中心“建设好,以后会成为全国第一或者国内病理中心的样板。而院领导大概是奉命行事吧,建“中心”必然会扰乱本院建设和规划,以妇儿医院为例,原计划2009年底或2010初启用新住院大楼内的新病理科,卫生局要建“中心”,该院原计划只能流产。但是院长在新大楼装修保留了病理科规划,也就是留了一手,万一“中心”搞不好,本院病理科不受影响。几位(目前五家医院大概只有两家有科主任,岂不怪哉?)科主任想法很可能也不同,强势者倒也愿意合并,可以继续做主任(如果上海专家做主任,自己至少是副主任)。普通员工想法消极,目前大环境所定,反正到哪里都一样。
粗略估算一下,天时=100分,地利=50分,人和=62.5,平均分>70,尽可做得。
那么,祝福“中心”,期盼它早日运营,早日走上正轨,为宁波病理界争光,也为国内病理机构改革开路。
老大的意思是不管怎么讲都错了吧?!
“想你想不到的观念,做你做不出的产品”,这就是乔布斯能够成为科技界风云人物的关键。这正是我们中国人缺少的,也是需要学习的。
又是一个政府强制干预的改革,又是一个不懂医疗、不懂病理的改革,政治作秀的成分要远远大于医疗改革实际情况。中国医疗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政府医疗体制不改革,比如说,政府是医院的老板,他能让医疗精英去多点执业吗?医务人员是事业单位编制人员,怎么去多点执业赚取外快呢,这和公务员经商有什么区别?同样的,病理员工是各个医院编制人员,难道都起义凑到一起,进行垄断经营,为政府控制医院多一个砝码吗?如果一旦政府想法有所改变或者经营不善,这些反水的病理义士将何去何从?
现在,多年来的国家医疗运行模式中对病理学的漠视导致了病理尴尬、无奈、营养不良、衰退的现状,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的合并几家病理就能行的,我认为,合并病理科作为进行探索改革一种实践是好的,但是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的简单粗暴。
首先,病理诊断和临床息息相关,实际上是临床病理学诊断,是临床诊疗的重要部分。如果把病理和临床硬硬的割开,那将使医院失去了自己的标准。临床冰冻诊断、病理科自己做细针穿刺活检、大体标本临床资料沟通等等不都需要临床知识吗?
其次,病理科不是检验科,检验科主要以机器在对血制品等加工,对临床依从性小。病理科是确定性诊断,时刻离不开临床。
第三,病理应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府可以做大某家医院病理科托管设立会诊中心,相互扶持。也可以扶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市场病理科让其成为对公立病理科进行有力的补充。
国有企业改革开放时,邓小平的话:抓大放小。如果一味用政治手段强行干预病理发展,必将加重病理的瓶颈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