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页/28条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回复:28 阅读:4100
胃肠的上皮内瘤变

fangg 离线

帖子:1426
粉蓝豆:44
经验:1863
注册时间:2007-01-22
加关注  |  发消息
楼主 发表于 2007-08-07 13:29|举报|关注(0)
浏览排序[ 顺序 逆序 楼主 支持 精彩 ]  快捷回复
长期以来日本和欧美学者之间对异型增生及有无癌变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日本学者主张根据腺体的异型程度即可确定是否为癌, 而欧美学者则主张必需见到明确的浸润证据方能确定为癌。尽管在2000 年出版的WHO 肿瘤分类中已明确将胃黏膜的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和结构的紊乱程度分为低级别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两级,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出现诊断的不统一, 因此有关专家又先后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 专门探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最后在第二次的维也纳国际会议上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 即把胃黏膜从反应性增生→浸润性癌的系列变化分为反应性增生、不能确定的上皮内瘤变(即难以区分是反应性增生还是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癌五大类, 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性质均属非浸润性癌, 将过去在诊断中最易出现分歧的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甚至可疑浸润性癌均明确地归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统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根据这一分类原则, 与会者再对一组胃黏膜分别进行诊断, 符合率达到90% 以上(19ö21 例) , 远远高于过去的符合率(30%~ 40% )。在制订病理诊断分类标准的同时, 与会者还根据大量随访资料中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发展为浸润性癌的概率分别为0%~ 15% 及25%~ 85% 这一事实,对不同的病变提出了原则性的治疗建议, 即对低级别病人应进行随访, 必要时作内镜下切除; 对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人则应结合胃镜所见确定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这一分类较好地解决了诊断标准的可行性、重复性和临床相关性, 应该能被病理和临床医师所接受。

大肠癌和癌前病变概念的确定与胃有所不同,因为大肠黏膜固有层内不存在淋巴管, 发生于黏膜层内的肿瘤不会出现转移, 因此确诊大肠癌必须见到肿瘤侵入黏膜下层, 即使肿瘤穿透腺体基底膜侵入固有层; 也只能称为黏膜内瘤变( in t ram uco salneap lasia) , 而不宜称为黏膜内癌。这一观点最早在上世纪70 年代就为英国学者Mo rson 所提出, 直到2000 年的WHO 分类中才明确将上述大肠癌的定义正式列入。但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活检标本常常难以钳取至黏膜下层组织, 如按上述标准岂非绝大多数活检标本均无法诊断为癌? 笔者与有关病理专家反复研讨后认为,WHO 分类中对大肠癌的定义是有科学依据的, 但在实际工作中, 应根据组织学和肠镜检查所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作出诊断。如果形态学所见腺体异型十分明显, 结构十分紊乱,或出现浸润迹象, 而肠镜所见亦具有恶性肿瘤的特征, 仍可作出大肠癌的诊断; 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应限用于重度异型增生、原位癌变而无明确浸润证据的病例, 不宜将难以确诊为腺癌的病例均冠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为了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需要病理和临床医师间增强沟通, 临床医师在送取活检标本时应尽量做到取材恰当, 并填写详细的病史及检查所见, 以提供病理医师作诊断的参考。

摘自余心如教授

标签:
0
signature
境随心转
添加参考诊断
×参考诊断
  

liguoxia71 离线

帖子:4174
粉蓝豆:3122
经验:4677
注册时间:2007-04-01
加关注  |  发消息
1 楼    发表于2007-08-07 19:29: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是呀,按照wHO新标准,要确诊大肠癌必须有粘膜下层浸润。而小活检取材表浅,根本看不到深层病变,诊断大肠癌困难,尤其是那些向腔内隆起生长、分化较好的肿瘤。实际工作中,结合镜下和肠镜所见,我们也诊断一部分见不到粘膜下浸润的大肠癌。
0
回复
signature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淡茶 离线

帖子:221
粉蓝豆:2
经验:221
注册时间:2007-07-10
加关注  |  发消息
2 楼    发表于2007-08-08 22:31: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明白了.
0
回复

三楼 离线

帖子:433
粉蓝豆:4
经验:750
注册时间:2006-12-19
加关注  |  发消息
3 楼    发表于2007-08-12 17:1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学习,谢谢。
0
回复

longnanj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2
经验:76
注册时间:2007-08-09
加关注  |  发消息
4 楼    发表于2007-08-19 23:5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有些polyp粘膜筋板因肿瘤的间质浸润而变的错综复杂,此时如何判断粘膜下层浸润?请老师们介绍经验。
0
回复

sslm 离线

帖子:168
粉蓝豆:4
经验:168
注册时间:2007-04-06
加关注  |  发消息
5 楼    发表于2007-08-20 09:4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fangg 老师:

   文章内容极好.但:"摘自余心如教授"不知是讲课稿还是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著述.特别是胃黏膜的诊断.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可能面对病人或消化科医生的咨询.甚至也可能面对发生医疗纠纷时的咨询.所以希望知道准确出处.

0
回复

yoyo751102 离线

帖子:303
粉蓝豆:72
经验:489
注册时间:2007-08-20
加关注  |  发消息
6 楼    发表于2007-08-20 10:59: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学习了,谢谢
0
回复

longnanj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2
经验:76
注册时间:2007-08-09
加关注  |  发消息
7 楼    发表于2007-08-24 12:11: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以下是引用sslm在2007-8-20 9:42:00的发言:

 fangg 老师:

   文章内容极好.但:"摘自余心如教授"不知是讲课稿还是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著述.特别是胃黏膜的诊断.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可能面对病人或消化科医生的咨询.甚至也可能面对发生医疗纠纷时的咨询.所以希望知道准确出处.

我是个初学者,国内难道消化道癌的诊断标准还没统一?
0
回复

byq 离线

帖子:845
粉蓝豆:129
经验:3229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8 楼    发表于2007-08-25 07:00: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我是个初学者,国内难道消化道癌的诊断标准还没统一?
是学病理的吗?多学习,多读书,你会明白的。.
0
回复

longnanj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2
经验:76
注册时间:2007-08-09
加关注  |  发消息
9 楼    发表于2007-08-25 07:4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以下是引用byq在2007-8-25 7:00:00的发言:

 我是个初学者,国内难道消化道癌的诊断标准还没统一?
是学病理的吗?

我是刚开始学病理诊断的,希望成为病理医师,对各种诊断标准和病理医师生活都感兴趣,对国家目前有无统一的诊断标准,还需要[多学习,多读书]吗?
0
回复

唐伯虎学病理 离线

帖子:364
粉蓝豆:8
经验:364
注册时间:2006-10-02
加关注  |  发消息
10 楼    发表于2007-08-25 09:5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关于标准,大部分还是统一的,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大肠癌的全国协作会议,  是时间的关系,大家淡忘了.我国是胃肠癌的高发国家, 标本多、资料多,不用管别人的,我们的经验足够了。
0
回复
signature
天天哇哈哈,下班了回家做菜,不要想到取材,那是切菜刀和猪肉,不是标本和取材刀.

byq 离线

帖子:845
粉蓝豆:129
经验:3229
注册时间:2006-09-25
加关注  |  发消息
11 楼    发表于2007-08-25 10:4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学习永无止境!标准是人为制定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知识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不学习、不读书行吗?
0
回复

longnanj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2
经验:76
注册时间:2007-08-09
加关注  |  发消息
12 楼    发表于2007-08-25 14:4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我们的经验足够了。]请多多指教经验。 我的问题就是目前国内关于大肠癌的诊断有无统一的标准的问题,不是学习是不是永无止境的问题,标准制定实行一段时间后,随着认识的深化和知识的更新,必要的话可以修改嘛。  
0
回复

fangg 离线

帖子:1426
粉蓝豆:44
经验:1863
注册时间:2007-01-22
加关注  |  发消息
13 楼    发表于2007-08-26 12:28: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以下是引用sslm在2007-8-20 9:42:00的发言:

 fangg 老师:

   文章内容极好.但:"摘自余心如教授"不知是讲课稿还是公开发表的文章或著述.特别是胃黏膜的诊断.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因为可能面对病人或消化科医生的咨询.甚至也可能面对发生医疗纠纷时的咨询.所以希望知道准确出处.

实用肿瘤杂志,2004年19卷2期:91-94

没条件检索全文的可留EMAIL地址,我可以传给大家。
0
回复
signature
境随心转

bobol 离线

帖子:494
粉蓝豆:4572
经验:669
注册时间:2006-11-14
加关注  |  发消息
14 楼    发表于2007-08-26 13:23: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留个Email,学习。

 

gdwsx@21cn.com

0
回复

longnanj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2
经验:76
注册时间:2007-08-09
加关注  |  发消息
15 楼    发表于2007-08-26 14:11: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本帖最后由 于 2007-08-26 14:21:00 编辑  longnanj@ipathology.cn, 谢谢!
0
回复

百合 离线

帖子:93
粉蓝豆:1
经验:99
注册时间:2007-08-28
加关注  |  发消息
16 楼    发表于2007-08-28 21:40: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谢谢!
0
回复

longnanj 离线

帖子:76
粉蓝豆:2
经验:76
注册时间:2007-08-09
加关注  |  发消息
17 楼    发表于2007-08-29 14:2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Fangg: 邮件已收到,谢谢。Ipathology的e-mail发不去,在此表示感谢!
0
回复

fangg 离线

帖子:1426
粉蓝豆:44
经验:1863
注册时间:2007-01-22
加关注  |  发消息
18 楼    发表于2007-08-30 14:32: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以下是引用longnanj在2007-8-29 14:27:00的发言:

Fangg: 邮件已收到,谢谢。Ipathology的e-mail发不去,在此表示感谢!

0
回复
signature
境随心转

小荷 离线

帖子:8546
粉蓝豆:97
经验:12725
注册时间:2006-09-11
加关注  |  发消息
19 楼    发表于2007-08-30 19:2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以下是引用longnanj在2007-8-29 14:27:00的发言:

Fangg: 邮件已收到,谢谢。Ipathology的e-mail发不去,在此表示感谢!

您好!我发了测试邮件给您,请您接收,看看如何,谢谢!
0
回复
signature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zhoubingjuan 离线

帖子:261
粉蓝豆:357
经验:590
注册时间:2007-05-30
加关注  |  发消息
20 楼    发表于2007-08-30 21:47:00举报|引用
返回顶部 | 快捷回复
 期望得到学习机会zhoubingjuan2003@126.com
0
回复
回复:28 阅读:4100
共2页/28条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讨论内容仅作学术交流之用,不作为诊疗依据,由此而引起的法律问题作者及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快速回复
进入高级回复
您最多可输入10000个汉字,按 "Ctrl" + "Enter" 直接发送
搜索回复/乘电梯 ×
按内容
按会员
乘电梯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