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圣诞节收到的礼物——歪门邪道,姑且听之~
回应你关于今天中午有关于邓文迪的讨论。
亚洲的文化,至少中国的文化,就是一种功利性的文化,书中自有黄金屋,一向以名利金钱为上。我承认在美国也是有钱人有更多的资源。但是一个美国父母,是绝对不会教育他们的子女:“像邓文迪这么做,踩在了多少人的头上。”这是一个很可悲的想法,因为无论你踩在多少人头上,总有人在你的头上,而且即便她踩在我头上,我也不在乎,因为邓文迪再有钱,也不在我的生活里面,她自我感觉良好,也是自己用来聊以自慰的想法。如果邓文迪在我面前,我倒要反问她,她有没有用自己的时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身份,金钱,和欺骗玩弄人们的感情结婚再离婚。邓文迪老了有什么呢?有一大堆铜板和一段传奇,但她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或许一点也没有得到。
她读广州医学院就是上天配给她的东西,如果她要挑战这个现实,她就要舍弃一些本来属于她的东西,并非所有女人都会这么做,也并非只有这样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才是幸福。
对于男人来说,钱或许相对重要,因为要承担相当部分的责任。但是同样的道理也使用在男人身上,只不过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找到一个自己生活的平衡点。
其实我觉得留学这个东西好就好在能打破自己原来的生活圈子,像人一样,在一个位置上呆久了,思维就会僵化,看问题的角度越来越狭隘。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collapse>,讲述未来石油危机和美国政府的盲目性。在70年代末期中东内战的时候,美国遭受了石油短缺带来的切肤之痛,美国下定决心减少对石油的依赖性,石油的消耗一路下降直至1984年,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建立特殊关系,美金和原油挂钩,等一系列原因,美国又获取石油贸易的大份额蛋糕。
从伊至此,美国都是以4%的人口在享受25%的汽油,排出No.1的二氧化碳。书中说明,然而石油不是无止境索取的,因为往后发现的油田将会品质越来越差,含量越来越少,钻探越来越难:这个在经济学上叫做diminishing return,好比摘苹果,人们总会先摘掉最容易摘最大的,后来留下来的都是又干瘪挂得又高的。书中进一步阐述了集体的盲目性,因为作者是一位心理学PHD,他从心理学上阐述了美国政府在新替代能源开发的不作为。因为观察最近100年的大事,无论是30年代的金融危机,还是最近的次贷危机,都是危机挤压到某一点而爆发的,这个和人类社会学有干系,此处按下不表。而这些危机在发生前都是有预兆,不是没有人看不到,而是集体的意见太强大,蚍蜉无法撼动大树。
所以这就牵扯出一个问题,集体的盲目性。我记得高中谁谁谁跟我说,考试考不好就没有好学校上,没有好学校上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赚不到钱,生活就会很惨。现在在我看来这一连串逻辑貌似成立的推论实在是一大笑话。因为如果是那样,我也只是白耗青春,根本无法窥生活之全豹。
希望每个人都能跳出中国人的怪圈,因为有很多美国人收入还没有在美华裔好,但是生活照样有说有笑乐遥遥。我认为生活的质量不在于到底是在开科罗拉还是开法拉利,而更多是在于如何perceive the life.我希望人们能在自己的哲学基础和人生观的基础上,吸收一些西方优秀的思想,毕竟吃了那么多年的cheese,内心还hardcore损失的也还是自己。学到手的技术也或许随着时间而过时,但是哲学却不一样。
对于孩子要在维持原则的基础上多点开放,因为有一个理论阐述每个人都有一个id,这个id在潜意识里面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东西。所以某种程度上孩子自己作出的选择才能按照孩子自己独立的个体最优化其自身。或许十年后,你会感叹,我的孩子是一个多么优秀而独立的(个体)存在,你的思想观念,哲学体系未必适用于他(她),也未必适用于今天这个多变的世界。更何况你也无法100%肯定你的哲学,你做的选择能为让你的孩子变得富裕。
歪门邪道,姑妄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