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 |
---|---|
名称: | |
描述: | |
3、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急,病程短,病变严重,死亡率高
肉眼观:肝体积明显缩小,重量减轻至600-800g,被膜皱缩,质软,切面呈黄争或红褐色,又称为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肝萎缩。如图1、2
镜下观:肝细胞坏死广泛,弥漫性大片坏死。肝细胞坏死从小叶中央开始向四周扩展,仅小叶周边部残留少许变性的肝细胞,肝窦扩张,Kupffer细胞增生,残留肝细胞无明显再生
临床病理联系:大量肝细胞溶解坏死,肝细胞性黄疸;肝功能衰竭
4、亚急性重型肝炎
起病比急性重型要慢,病程长
肉眼观:肝体积缩小,表面皱缩,部分区域见有大小不一的小结节,切面坏死区呈红褐色或黄色,胆汁淤积可呈绿色。如图3
镜下观:肝细胞大片坏死,结节状肝细胞再生并存,再生结节间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分隔,肝小叶内外可见明显的炎细胞浸润,肝小叶周边部有小胆管增生.如图4
(三)临床病理类型
1、急性普通型肝炎(分黄疸型和无黄疸型)
肉眼观:肝脏肿大,质较软,表面光滑
镜下观:肝细胞出现广泛变性,以细胞水肿为主,表现为肝细胞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肝细胞坏死轻微,可见点状坏死和嗜酸性小体,小叶内与汇管区可见轻度炎细胞浸润,黄疸型常有淤胆和胆栓形成。(如图1)
临床病理联系:肝体积变双,包膜紧张,引起肝区疼痛;肝细胞坏死,释放酶入血,肝转氨酸升高;肝功能异常。
2、慢性肝炎
病程持续半年以上的为慢性肝炎,根据炎症,坏死,纤维化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1)轻度慢性肝炎:点状坏死,偶见碎片状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周围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肝小叶界板无破坏,小叶结构清楚.如图2
(2)中度慢性肝炎:肝细胞变性,坏死较明显,中度碎片状坏死,出现特征性的桥接坏死,小叶内有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保存。
(3)重度慢性肝炎:重度的碎片状坏死与大范围的桥接坏死。坏死区出现肝细胞不规则再生,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如图3
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常有纤维组织增生修复,逐步转变为肝硬化。
毛玻璃样肝细胞:肝细胞胞质内有细胞颗粒状不透明似毛玻璃样物质,嗜酸性红染,为HBsAg颗粒,见于HBsAg携带者和慢性肝炎患者。如图4
二、病毒性肝炎
(一)、病因:肝炎病毒引起,共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及庚型六种。
(二)、病理变化: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1、肝细胞变性、坏死
(1)细胞水肿--最常见的病变,光镜下见肝细胞明显肿大,胞质疏松化,甚至气球样变。如图1
(2)嗜酸性变--累及单个或数个肝细胞,光镜下见病变肝细胞体积变小,胞质嗜酸性增强,红染,细胞核染色深。(如图2)嗜酸性变进一步发展,胞质进一步浓缩,核也浓缩形成嗜酸性小体,为嗜酸性坏死,属于细胞凋亡。
(3)点状坏死--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如图3
(4)碎片状坏死--肝小叶周边部界板肝细胞的灶性坏死,常见于慢性肝炎,如图4
(5)桥接坏死--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两个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出现的互相连接的坏死带,常见于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如图5
2、炎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散在或局灶性浸润于肝小叶或汇管区
3、肝细胞再生
周围肝细胞分裂再生,肝小叶网状支架塌陷呈结节性再生
4、间质反应性增生和小胆管增生
Kupffer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增生,小胆管增生
肝脏疾病
本内容主要是从病理方面讲述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酒精性肝病
一、正常肝脏
大体:肝脏呈灰红色,重1200-1600g,分左右叶,与肺、心,胆,肠等器官邻近,它是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如下图1、2
镜下:肝脏由许多肝小叶组成,肝细胞索呈放射状排列,中央静脉位于中央,肝小叶周边为界板,几个肝小叶交界为汇管区,汇管区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动脉和小叶间胆管。肝细胞索间为丰富的血窦。如图3、4